以下是重构后的内容:
相信很多朋友都应该看过《日本沉没》这部经典电影,尽管这是一部日本电影,但看着日本沉入太平洋总是有种莫名的兴奋,所以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剧中引发日本沉没的原因则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下方一块巨型“兆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一项发布在《Nature Geoscience》的研究则表明,这个剧中的假设可能将在现实中出现,因为日本科学家在南海海沟(日本本州岛南部)的俯冲带上发现了一块规模达到了120千米的“熊野冥王岩”,它的出现究竟会将日本带向何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沉没》中的现实:熊野冥王岩!
“兆岩”究竟是如何让日本沉没的?其实要先了解一下日本的地质结构,全世界除了日本以外也鲜有国家的地质结构像日本那么复杂(印尼也是地质结构超级复杂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板块运动的方向已经标识出来了,那么这些板块是如何运动的呢?
1、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
2、太平洋板块向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下方俯冲;
3、北美板块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
“兆岩”出现的地方是太平洋板块,原本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下方时将会因为高温融化融入地壳,但在《日本沉没》中设定的是这些板块中的岩石质地不一样,融化比较慢,形成了一个数百公里的巨型兆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天文数字般的重量将拉着太平洋板块加速向欧亚板块俯冲,并将日本岛屿带入太平洋海底,而且这个过程将在数年内结束。因此日本向全球发出移民请求,寄予厚望的美国居然给拒绝了,而拯救日本的竟是中国!
现实中的“兆岩”:熊野冥王岩
这个2022年2月3日才发表在《Nature》论文中的“熊野冥王岩”,其实早在2006年日本科学家就发现了。位于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日本边缘下方的位置,也就是日本人最恐惧的未来30年内很有可能发生超级地震的南海海沟。
熊野冥王岩位置:红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这个地质结构被发现以来日本科学家一直在评估这个结构对日本板块的影响,同时对这个结构的详细探测也在同时展开。在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一台超级计算机对这个结构进行了建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发现这个结构的大小在43~78英里(70~125千米)左右,其规模应该是相当大了。详细位置是在本州岛南部的和歌山县地下约5~20千米处。
您好!根据日本政府的地震调查委员会2020年的报告指出,“南海海沟大地震”在今后30年内发生的概率高达70%~80%,最高震级可达里氏9.1级。
这是因为南海海沟是从日本静冈县骏河湾其至九州以东海面约700平方公里、深约4千米的海槽。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处于该海槽沿线的日本东南海地区为地震多发区,专家指出该地区可能会因持续的联动性地震引发超强地震。
据日本气象厅网站,沿海多处地震烈度为7级。镰田教授认为,如果南海海沟发生9级规模的大地震,其影响是难以估量的。首先,本州和四国岛面向南海海沟的区域有着众多的海湾,海湾会放大海啸的破坏力;其次,距离短,海啸到达时间也短,预警时间不够。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日本民众的海啸防范意识并没有提升,因此镰田先生如此评估下来,日本受灾人数可能会超过6000千万,并且受影响区域将能波及到首都圈和太阳带工业中心区域,其影响难以估量!
此外,首都直下型地震也是镰田教授担心的问题之一。2021年10月7日,日本东京都首都圈内的千叶发生地震,规模为5.9级,震源深度为75千米,造成了JR和新干线停驶,影响大约有13万人。镰田教授没有预测首都直下型地震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他表示可能随时会发生:东京地下有19个活动断层区和其他若干隐藏的断层,其中任何一个发生移动,就会发生首都正下方的地震。在东日本大地震影响下日本板块已经向东拉伸,使得首都直下型地震发生概率急剧增加。但由于断层实在复杂,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
富士山喷发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2021年12月3日,富士山附近连续发生5次地震。据日本官方预测,富士山喷发将造成2.5万亿日元损失。镰田教授认为这个预测太乐观了,被严重低估。不过他也没有给出自己对这个预测数据的看法。
地震时储备物资是至关重要的,这将确保您有足够的水、食物、衣物和厕所,以至少维持三天的生活。最好的情况是能够坚持一周。在我(镰田博树)前往东京旅行时,我会随身携带500毫升的备用水,同时在口袋里放上手电筒和巧克力,以防在地铁或地下购物区遭遇地震时需要紧急疏散。
近日,“熊野冥王岩”的确认进一步证实了南海海沟地震的预测。作为旁观者,我们只能为日本民众祈祷好运,希望他们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得到及时的救援和支持。
参考链接:
1. https://www.nippon-foundation.or.jp/journal/2022/67524
2. https://www.space.com/kumano-pluton-japan-earthqua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