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观后感篇一:
《十月围城》以孙中山赴香港与十三省革命代表会谈险遭刺杀的历史事件为故事轴线,讲述来自香港三教九流的小人物如何自发成为保护孙中山的死士,在实现个人梦想、承诺的不经意间共同完成了关乎民族大义的伟大任务。下面是一篇关于《十月围城》的观后感,欢迎参阅。
《十月围城》观后感篇二:
“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这句话道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波澜壮阔。在清朝末年,孙中山先生来香港与13省的革命代表开商讨武装起义的大计,组织一场全国性反清不能运动。清政府派暗杀部队刺杀先生,社会小人物组成的仁人义士浴血奋斗,竭尽一己之能保护孙先生,由此腥风血雨染红了10月天。(实际是8月)
影片中,孙中山先生坚定地表示:“我活了十七年,原来就是在等着一刻......”他毅然用自己十七岁年轻的生命渲染了革命。而在他临终前,还关心地问李玉堂:“先生我们会等到这一天吗?这一天何时到来。”“你们会看到这一天的......我是看不到了。”他坚定的目光仿佛还未叙述完自己对革命的信心,身体却应枪声倒下,鲜血晕开了微红的十月。《十月围城》将那段深埋的历史呈现在我的眼前,触人心魂。
观影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这部影片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激发了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信念。
阿四,一张单薄的卡片上,满载着阿四羞涩的幸福。而,今天,谁又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这样的电影中本来就很难承受这样的爱情,但这也是影片中唯一的一处温暖。阿四和阿纯的爱情没有华丽的诺言,仅有的是他们的纯真和质朴,他们是冰冷中温暖的存在,也都因为身处革命的十月而不得不过早地夭折了。如果说阿四对阿纯的爱是寄居在心灵深处那么他对重光少爷的爱则是蛰伏在表面的。
有人说阿四是奴性的,无我的,但这早已在他抱住阎孝国的腿不放的时候被全盘否定了,他无私的爱,他的感恩之心早已是他人格中的那最为亮丽的一抹。他不是那个时代奴隶的缩影——仿佛看到他穿着脏兮兮白卦子,破旧的布鞋,傻傻的笑着拉着黄包车奔跑着,而他追逐的方向即是幸福。
十月围城电影观后感篇二:
今天观看了《十月围城》,电影讲述了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电影看,本人其实亦是电影俗人,一般情况下,先选择由群星大腕加盟的影片,于是,我无意遇到十月围城这部由众内陆、港台明星加盟演出的佳作,看后,感慨颇多,特向党组织汇报。
谈电影,首先要从剧情上着手,本剧前七十分钟都是文戏,其中大部分时间,用在刻画他们参与保卫孙中山的动机上:有的嗜赌成性,只要有钱什么都肯做;有的耽于儿女私情,沦为鸦片烟鬼;其余几位虽无恶癖,然而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升斗小民,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而由于各自的原因,他们均心甘情愿的加入了这场“二十四小时八壮士对抗五百杀手”的惨烈战争。而从全剧来看,它的高潮无疑是在它六十分钟的武戏部分。片中的奇人异士个个身怀绝技,每一场打斗都设计得各有特色。孙文初登岸的那一场最有奇趣,影片安排以一人坠楼为先声,清廷刺客动用弓弩、洋枪和炸药狙击孙文,而义士们则将人力车改装成“装甲车”,以米包掩护,以西瓜、花盆等武器还击,巴特尔用大掼篮的手法拔掉沿街二楼的一个个岗哨。可谓设计新颖,别出心裁。而当一个个义士因寡不敌众而相继抛头颅洒热血之时,更是撼动人心。
在观看了一部名为《十月围城》的电影后,我深感这部影片不仅具有感人至深的剧情,还展现了制作团队精益求精的诚意。首先,在观看过程中,当八位烈士相继殉职时,屏幕上都会显示他们的真实背景资料,这在许多华语影片中并不常见。其次,通过网络了解到,这部电影在美术、服装和道具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此外,据说影片中的五座足球场大小的旧香港街区都是实景搭建,导演陈德森从各地收集了1000多张旧照片,才复原了上世纪初的香港市容。其中的一桌一椅、摊贩店铺都真实可信,再加上电脑特技制作的全景,为全片营造了一个逼真的历史氛围。
总之,《十月围城》这部以孙中山赴香港与十三省革命代表会谈险遭刺杀的历史事件为故事轴线的影片,无论从剧情还是拍摄细节都堪称一流。让我在激昂的爱国情怀中畅游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电影事业在不断前进、突破和创新。汇报完毕,望党组织给予批评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