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意大利导演朱塞佩·多纳托雷的成名作,也是欧洲当代艺术电影中最为中国观众熟悉和感动的一部。影片有一种温暖人心的酸甜,让电影的无穷魅力得到释放。本片是为热爱电影的电影工作者、电影观众而精心制作的一部关于电影的礼赞,荣获戛纳影展特别评委奖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对于生活在俗世中的人们来说,电影院或许正是一座尘世的天堂。在《天堂电影院》中出现的人物,无论是著名的电影导演、放映员还是观众,都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与电影的联系远远超过了日常生活。他们活动的中心场景是电影院。与此相关,似乎他们生命中的主题也是电影。动人心弦的是,电影中的爱情镜头被一一剪断,当人们把它重新连接在一起时,这个令人怀想、沉思、感慨的主题显得更加悠远而有力。

回忆构成了影片的基本构造。缅怀之情自然而然地倾泻于回忆之中,成为一种绵长的格调。天堂影院的兴衰与一种文化的兴起与衰落相对应,极为确定而又充满情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不断的闪回镜头与现在时空镜头交叠映现,小托托成长为大导演,当年的放映员已辞别人世,昔日爆满的影院在一瞬之间化为灰烬。这种极为强烈的对比手法使影片中的时空变化获得了展露时空本身的强大魅力。

从童年的多多开始回忆,然后是青年的多多,直到多多离开小镇,回忆结束,闪回到现实,多多坐飞机回到了小镇。这就是影片叙事结构的骨干。需要说明的是,回忆部分一直如流水般发展,没有一次闪回到现实。影片选择简单自然的叙事结构目的很明确。回忆往事时,人们往往选择一个安静之处不希望被打扰;记忆最深处的碎片需要慢慢梳理。影片各个环节处理得自然流畅。比如中年多多躺在床上回忆时海风吹到屋内屋内的风铃叮当作响这时镜头一转闪回到童年多多他在教堂里睡觉手里拿着祭司用的摇铃阿尔夫莱多的手抚在童年多多的脸上再展开时多多已经长大

在叙事的主干上,电影《天堂电影院》还生了几个生动的枝条,与主干相映成趣。比如阿尔夫莱多仿佛象征着电影的发展历程,他从默片时代就开始在电影院放片子,当他和多多相处最快乐的时候,恰恰也是人们最热爱电影的时光。当他在大火中失明,多多替代了他,继续为人们制造快乐。穿插期间的电影也在向我们展示着电影在技术、形势和内容方面的发展(比如胶片的发展,比如吻戏被删到色情片,比如从黑白片到彩色片等等)。当多多陷入情网,电视诞生了,开始对电影院悄然发起进攻。阿尔夫莱多离世后,天堂电影院被炸毁,那似乎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电影不再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朱塞佩·多纳托雷是意大利写实电影流派的新贵导演,1956年出生于西西里岛靠近巴勒莫(Palermo)的巴格里亚镇(Bagheria)。朱塞佩·多纳托雷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工作,最初的职业是当摄影师。他拍的照片被刊登在不同的摄影杂志上。16岁时他参与了皮兰德娄(Pirandello Luigi)和菲利波(De Filippo)的两出戏剧,这以后他开始涉足电影,初期主要是拍一些纪录片。应该说这段工作经历对他以后的电影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从1979年起朱塞佩·多纳托雷和意大利国家电视台RAI电视台开始了紧密的合作。他为RAI制作了大量的节目,同时他还参与剧本的编写和导演助理。无疑这也是为以后亲身上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86年托纳多雷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剧情片:《被称为教授的男人》。这部让他一鸣惊人的影片使他获得意大利电影记者协会最佳导演的银带奖以及金球奖的最值期待新导演奖。真正让朱塞佩·多纳托雷名震江湖的是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这部温馨感人的影片不但让人们见证了电影的魔力,也使得我们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省视各人儿时的梦想。影片推出只能用空前成功来形容。不仅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同样也屡获殊荣。朱塞佩·多纳托雷的影片数量不多,大多以家乡西西里岛为背景,题材也偏好少年憧憬和老年回忆,但几乎每部都是精心锤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