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内容,我为您重构了以下段落结构:
1. 关于水果硬糖中还原糖的测定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学习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并掌握其测定的操作技术。
2.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一、目的要求第二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实验原理 将等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乙液混合时,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立即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此络合物与还原糖共热时,二价铜即被还原糖还原为一价的氧化亚铜沉淀,氧化亚铜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可溶性化合物,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成无色,溶液呈淡黄色而指示滴定终点。根据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还原糖的质量,以及测定样品液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含量。第三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所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酒石酸钾钠铜:COOKCOHHCOHCOONaHCOOKCOHCOCOONaHCu(OH)2+=Cu + 2 H2 O 第四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在加热条件下检测样品中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酒石酸钾钠铜被还原糖还原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还原糖则被氧化和降解。其反应如下:反应生成的氧化亚铜沉淀与费林试剂中的亚铁氰化钾(黄血盐)反应生成可溶性复盐便于观察滴定终点。第五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滴定时以亚甲基蓝为氧化还原指示剂。因为亚甲基蓝氧化能力比二价铜弱待二价铜离子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可使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的亚甲基蓝即达滴定终点。根据样液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第六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主要仪器 1、定糖滴定装置:150mL三角瓶滴定管架 25mL滴定管 2、电炉:500W。第七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四、仪器与试剂 1、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2、碱性酒石酸铜乙液
实验步骤:
1. 样品处理:称取硬糖约1g(精确至0.1m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250mL,摇匀后备用。
2. 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进行三次平行试验,取平均值。按下式计算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
3. 滴定样品溶液:预测、正式滴定样品溶液,记录消耗量。
4. 结果计算:根据公式计算试样中还原糖的含量。
具体操作如下:
a)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葡萄糖标准溶液、硬糖、碱性酒石酸铜溶液、三角锥形瓶、滴定管等。
b) 按照实验要求,准确称取1.000g至962干燥2h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葡萄糖。
c) 称取硬糖约1g左右(精确至0.1m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250mL,摇匀后备用。
d) 进行三次平行试验,取平均值。按下式计算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V = \dfrac{5.0mL}{9} \times A$,其中$A$为每次试验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体积。
e) 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乙液,置于150mL三角锥瓶,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3粒,摇匀,在电炉上加热至沸,趁热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试样溶液,并保持溶液沸腾状态,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两秒1滴的迅速滴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品溶液消耗体积$V_{预}$。
f) 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甲液及5.0mL乙液,置于150mL三角锥瓶,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加入比预备测定体积$V_{预}$少1mL(即$V_{预}-1$)的样品溶液至三角锥瓶,摇匀,使其2min内沸腾,以2S每滴的速度滴定,到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同法平行操作三份。平行试验的样液消耗量相差不应超过0.1ml。
在进行滴定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在沸腾条件下进行滴定,因为这样可以加快还原糖与Cu2+的反应速度,同时避免亚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从而增加消耗量。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亚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
2. 在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电炉上取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进入到反应液中。加热温度应使溶液在2分钟内沸腾,若煮沸的时间过长会导致耗糖量增加。
3. 滴定速度应尽量控制在2秒加1滴,滴定速度快会耗糖增多;滴速慢则会耗糖减少。滴定时间应在1分钟内,滴定时间延长会导致耗糖量减少。
4. 样品溶液应预测,其目的是通过预测可以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预留一定的体积作为空白对照。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5. A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甲、乙液各5mL)相当于某种还原糖的质量(mg);m样品的质量(g);V测定时平均消耗样品溶液的体积(mL)。
6. 第十四张PPT共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根据样品溶液的预测结果,可以更好地控制实验过程中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