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听取相关课程】关注下方公众号
家长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大家好,我是“好家长家庭教育“个案导师双娜。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对电子游戏的依赖?
众所周知,电子游戏对孩子时间的占用已经超过了他的休息、学习、现实交往的空间,而且电子游戏消耗孩子的精力、消耗金钱,浪费时间,还影响我们的健康。更重要的是,电子游戏对孩子甚至还有更深层的影响,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比如视力的影响、多动症、抽动症等。尤其是在成年之前,越早接触电子游戏,越容易对大脑产生更深刻的伤害。
然而,我们也要理解到,孩子天生对动感的声、光、电是很迷恋的。这种绚丽多彩的画面、靓瞎眼的炫酷装备、加上对抗的刺激场面、死掉又复活的故事情节、配上震撼立体的音效,通过得分、等级、掉落等等一系列的设计,清晰地捕捉着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赋予了它价值和影响力,孩子天生是喜欢的,上了这个贼船之后就欲罢不能了。
但是由于电子游戏它完全是虚拟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会影响什么呢?孩子在9岁左右之前,他的大脑处在具像思维阶段,这时候他是通过实物去接触,比如草地和森林,然后来认识什么叫森林,而不是看电视画面来认识森林。在25岁左右之前,他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成,自觉性、自控能力还没有建立好。所以我们在了解孩子大脑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尽量不做或少做对大脑及身体有伤害的行为,那家长要有意识地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
首先,家长要规定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是无限定的随心所欲地玩。同时,也不要把电子产品带到卧室里去,特别是床边不要放手机、电脑、pad等电子产品。一个原因是辐射,另一个原因是如果睡前看电子产品,屏幕发出的蓝光会使人持续兴奋,导致入睡难或入睡后很少深度睡眠。家长是不是也体验过晚上刷手机,哪怕时间睡够了第二天也会产生没休息好的疲惫感,影响学习或工作的情况呢?
其次,家长要增加孩子户外大自然的活动时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还能让孩子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地游玩,或者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和亲子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远离电子游戏的诱惑。
总之,作为家长,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帮助孩子摆脱对电子游戏的依赖。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做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我们观察到一些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由于长时间待在室内,他们的眼睛显得无神,脸色苍白,营养不良。有些孩子过于肥胖,有些则过于瘦弱,身体呈现出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这与青少年应有的朝气蓬勃形象相去甚远。
有一个大学生,从小就喜欢玩游戏,成为了电脑高手。后来,他如愿考上一所著名大学的电子工程系。他的学业和未来工作基本上都是与电脑打交道的,前景看起来还不错。然而,在大一的时候,他在睡梦中去世了,年仅19岁。家长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申请在医院进行实体解剖。原因是他的大脑过于疲劳,导致在睡梦中时出现缺氧或高度紧张,类似于短路。大脑短路意味着中枢神经短路、罢工,整个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
因此,在孩子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尚未培养好之前,以及在他难以把握合适时间让大脑休息的时候,家长应该尽早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当孩子脱离家长影响时,也能够自我约束和管理。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初二的孩子,他玩游戏玩得日夜颠倒:白天在学校趴在课桌上睡觉,晚上打通宵游戏。但是在学校里受老师和班干部的约束也无法入睡。度日如年的他求父母让他天天在家好好玩游戏,不管怎么样都行,总之就是不回学校。
孩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父母经营着一家著名的电子公司,忙于公司事务,较少关注孩子。家里不仅请了保姆,奶奶从小也照顾得无微不至,疼得几乎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上学以后,孩子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吃饭、睡觉和玩游戏。一日三餐还得端到他跟前,目标、追求和责任心都不存在。我们称之为“四无青年”。这些“四无青年”每天在家过得浑浑噩噩,但他们自己却觉得有滋有味、爽极了。这个时候哪里有自觉性,也不用自控能力,环境已经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了。
了解完情况后,我问父母眼下是否有恒心、决心把孩子掰回到正常轨道?夫妻俩犹豫了半天,意识到孩子当下的状态即使再努力赚钱也无济于事,于是狠下心找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接着,我建议把奶奶先请回老家,家里的佣人也辞掉。将过去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公子哥的生活环境彻底改变,并与孩子达成约定:办一年休学期,孩子可以在家里好好玩游戏,但要负责自己的生活起居,如做一日三餐、自己洗衣服等。否则就要回校念书。孩子满怀欢喜地同意了这个条件,还额外承诺打扫自己的房间。
在这个故事中,父母曾经沉迷于工作,忽略了与孩子的关系。当孩子休学后,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共同度过更多的时间。然而,这也让父母和孩子都陷入了一种新的生活状态。
以前,父母经常与孩子发生争吵,但自从休学后,父母变得越来越少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也不再责怪或骂孩子。有时,他们还会向孩子请教游戏技巧。孩子为此感到得意。
然而,很快孩子就发现在家里的生活变得非常辛苦。虽然他可以尽情玩游戏,但还需要承担起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家务责任。有时候,他还要照顾父母。这让他觉得生活变得无聊、乏味。而且,他已经玩遍了所有游戏,失去了兴趣。
不到一年,孩子坚决要求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他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将来可能一辈子都要过这样的生活。他认为,人本来就有这样的天性:当我富有时,我可能会想要消遣、寻找乐趣。但是当我们贫穷时,我们可能会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努力奋斗。
因此,这个家庭采取了一个名为“苦肉计”的方法。他们并不限制孩子的游戏时间,但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贫困的环境和条件。这个方法虽然有些极端,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家庭,特别是那些父母必须工作的情景。但它确实帮助解决了许多孩子对游戏的成瘾问题。背后的原理值得我们借鉴。
当孩子发现他可以自由地玩游戏,还有人伺候他吃喝的时候,他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反,当他在玩游戏时不那么愉快,而且需要承担家庭责任时,他逐渐意识到不能一辈子过这样的生活。他们通过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来唤起孩子对未来、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心。
一个有明确目标的孩子,他在玩游戏时不会沉迷,也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如果孩子没有目标,家庭物质条件优越,家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满足他的一切需求,当他没有精神追求时,他就容易陷入困境、堕落,受到不良行为的诱惑。有些孩子可能会酗酒、赌博、嗑药甚至吸毒,还有些人可能会走向抑郁。现在的游戏或网络成瘾简直就像是精神鸦片一样。
因此,首先要解决孩子的目标感,让他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接下来,要培养他的自觉性。通过各种方法,如苦肉计、共情、欲擒故纵、运动、劳动等,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养成一个身心健康、有良好自觉性和自控能力的良好品质。
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培养孩子健康的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当孩子参加劳动和户外运动后,他们体内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生物物质。内啡肽具有镇痛、心血管和呼吸功能,与吗啡和鸦片一样具有止痛和欣快感,还能减轻烦恼。然而,这种生物物质会让人上瘾。实际上,玩游戏和运动都能让人上瘾,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多激发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内心充实的正向刺激源,以替代不良行为的刺激源。了解这些原理后,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在青春期时养成对身心健康、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这样,你将收获一个上进、健康、阳光且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孩子。
我是好家长家庭教育个案导师双娜,期待在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