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论家】
最近,《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的“换爸爸”环节引发了争议。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更多的人对提出异议者表示强烈反对,认为他们的思想龌龊、这只是一个娱乐节目、大家开心就好等等。甚至还有人对专家及其家人进行了恶言相向的攻击。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如果我的孩子不愿意参加这个环节并大哭,我会尊重孩子的意愿,拒绝参加这个环节。
对于我来说,别人是否将这个节目视为娱乐节目、是否有性别因素等并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我更关心的是我的孩子在这个节目中是否能够得到娱乐,如果孩子因为这个环节而哭泣,我觉得这是非常不舒服的。当然,别人是否觉得这是娱乐节目与我无关。我只是选择了不让孩子参与这个环节。
在电视节目中消费未成年人,尤其是儿童,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方式。因此,国内不缺乏受欢迎的儿童类娱乐节目。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看,制作人追求的是收视率,也就是这种节目能否吸引广告商的投资。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些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忽视了儿童的感受,也没有考虑到与儿童相关的法律问题、人文问题和社会反响。
美国刚刚发生了一起类似的事件。在美国广播公司的脱口秀节目《儿童圆桌会议》中,一位小朋友在谈到美国政府如何偿还欠中国的高额债务时表示:“跑到世界的另一头,将所有中国人都杀掉”。尽管主持人吉米·克梅尔没有阻止和引导,但这一言论还是引发了部分华裔美国人和在美中国人的抗议。最终,美国广播公司向亚裔政治组织“80-20 促进会”发表道歉信,并承诺永久取消“儿童圆桌会议”节目环节,清除相关内容,加强审查,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爸爸去哪儿》与《儿童圆桌会议》引发的争议,其性质虽然完全不同,但节目以消费儿童为内容、获得高收视率和娱乐大众的目的却是一致的。两者带来的启示也相似:娱乐节目在消费儿童时应谨慎行事,将儿童视为独立的个体,而非纯粹的道具。事实上,电视台并不缺乏资金,完全可以邀请从事儿童研究的专业人士参与节目制作,对节目进行审查,从而减少引发争议的内容。
然而,如果节目有意为之,那么情况就另当别论了。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很多信息都是片面的,外人很难掌握完整的内情。作为一个父亲,我只是从个人的角度表达我的看法,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对我并无影响。
总之,无论是《爸爸去哪儿》还是《儿童圆桌会议》,节目制作方都应该在追求娱乐效果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权益和需求,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娱乐与教育的双赢,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