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链条中得以实现,且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但面临的生产力水平问题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以及目前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而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普遍高于社会主义,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死”呢?

列宁的观点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前资本主义和被殖民国家的立场的重大转变。社会主义革命的起点从工业化的西欧转移到了半边缘国家。通过这种方式,列宁将东方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果之上。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列宁论证了在一个被帝国主义国家包围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可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拟定了经济政策的具体办法,把整个国民经济引向社会主义。 但事实上,列宁并没有论证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只是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在列宁看来,“要我们现在就知道完全建成的社会主义将是个什么样子,这我们不知道。 ......因为还没有可以用来论述社会主义的材料。 建设社会主义的砖头现在还没有烧好”。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200年,犹如一个壮年时期的生命。而社会主义则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如同一个崭新的婴儿。尽管在很多年后,壮年会逐渐衰老,婴儿也会成长壮大,但在现在这个阶段,婴儿与成年人展开拳击比赛的成功几率非常小。

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之前,所有的理论都是围绕着革命展开的,即如何夺取政权。然而,在取得政权之后该如何建设?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这个问题在当时还显得遥不可及。由于眼前有诸多迫切的任务需要解决,他们来不及进行深入的思考,也没有足够的现实社会情况作为依据。即使他们进行了思考,也仅仅是一些空想,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因此,他们并没有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只是留下了一些粗糙的设想。

相较之下,资本主义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和成熟。就像中国不会再实行大跃进政策一样,资本主义也会吸取自己的历史教训,从而使前进的步伐更加稳健。因此,资本主义的寿命长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社会基础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点。一个人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如果生活得还算不错,老婆孩子热炕头,晚上还能观赏好莱坞大片,第一时间使用iPhone手机等高科技产品,那么为什么还要去追求革命呢?革命意味着流血,即使革命成功后的生活比现在更好,但代价实在太高。大部分人不愿意为了这样的改变去付出巨大的代价。就像跟一个孩子说:“只要你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你的日子会变得越来越好。”这个孩子可能会回答:“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有吃有穿,还有空闲时间玩电子游戏,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下,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而资本主义也将安稳地继续发展下去。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分析,可能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着这一切。欢迎大家补充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