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MACROSS系列的了解,虽然比不上UC机动战士,但就时间线来讲,是我较早接触的VF-1。那大概是一个夏末的傍晚,低年级的小学生习惯性地在老火车站的进站口附近玩耍。对于小孩子来说,那真是个广阔的大广场,玩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看着稍大的孩子们在平整的站前台面溜旱冰,可以在台阶上上下下追逐打闹,也经常从宽面的石扶手自上而下滑个痛快,从不嫌重复和无聊。

在这派对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孩拿着当时还叫不出名字的大型玩具闯进了我们的视线。我们被他手里的玩具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未见过如此美妙的机体,机翼可变角度,像变形金刚一样身上有各种关节和缝隙,最吸睛的还是双尾翼上骷髅旗的标识。那男孩也叫不出这玩具的名字,当然他也没有给我们展示如何变形,我也仅仅是被授权双手捧着端详了片刻,我当时心里肯定想的是这简直是太酷啦,当然那时其实并没有酷这个口头语。同时期大概是看过太空堡垒的动画片段,FC上当然也玩过超时空要塞的游戏,后来还陆续了解到F14的VF-84、VF-103中队,这尾翼上带骷髅旗机体是慢慢连串起来了。

现如今MACROSS的拼装模型玩具还没有完美变形的,成品玩具的价格也是高出同类一大截。但是,童年那一面之缘,是否要永远遗失在记忆的遗憾里,我决定将它补完。没有过度的追求品相和完整度,只是看缘分的闲逛,在某鱼以不到两张收下了这台机体。我有99%,甚至80%的把握,它应该就是那时候的一面之缘。那童年时的小屁孩家里应该不至于巨资买了正品大货让他把玩。

拿在手上体积还是够大的,对于小孩来说肯定是巨型玩具了,遗憾的是尾翼上的骷髅旗贴纸缺失。G形态是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不同于其他机甲设定的最大特点。然而玩具本身的结构设计,加上陈年老翻模,能勉强凑出姿态来已经实属不易。站姿简直是为难,所有关节的松软让维持站立也很难,摆出造型是不可能的事。整个玩具大致有软硬两种材质组成,机头、胸甲、后背和背包外部都是坚硬但不脆的塑料材质,其他部分是柔软的一使劲就能捏形变的材质。这两种材质不易改造、切削、定型,但却保存至今而变质分解,也不失为一种成就。零件基本上是左右合,而且简单粗暴的使用合金自攻丝。

缝隙和对不齐的零件、粗大的水口、翻模溢出的塑料边角,已经不能用爱无视了。思考了有半个月,是打算让它继续沉睡、消亡、还是修复,修复成什么样,这是个痛苦的过程,甚至比真正动手修复起来更难。

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采用修旧如旧的原则,避免进行大规模改造。因此,仅对飞边毛躁的部分进行修理,更换不锈钢内六角自攻丝以增强机械的真实感,并对所有关节进行调整和加强,使其达到可以玩耍的程度。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准备了两种类型的不锈钢自攻丝。平头自攻丝螺帽的横截面为矩形,具有一定的厚重感,但视觉上宽度不足,放在螺丝孔中显得空洞。而倒边自攻丝螺帽的横截面为扁梯形,放在螺丝孔中不会凸出太多,且正好满圆。实际上,平尾或尖尾对整体螺孔桩位长度的影响不大。

打开小腿后,发现脚部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捏合齿结构,实现了前后脚掌的开合联动;后机轮采用简单折叠收纳设计,并设有有限位器。然而,膝关节的两个软塑胶结构上的简单转轴实在过于松散。

大腿左右合并打开时,过于空洞且缺乏支撑。再加上软性塑胶材质,即使用力固定也无法摆脱关节松弛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内部转轴处增加了环形ABS硬管道,从内部支撑起大腿结构,外部再施力就可以让关节紧固。

在小腿的关节外扣桩上,我们采用多层金属垫片进行支撑。同样的方法也应用于胯部外扣桩,以填充关节内侧圆柱形空洞。此外,我们还在脚掌部分进行了相同的处理,以使活动更加顺畅,消除左右横向位移。

经过修边和对齐,两条腿能很好地支撑起身体,关节灵活度和强度也得到了提高。对于手臂的修复,我们需要使用其他规格的自攻丝和垫片。

上臂与肩甲相连,肩甲再与身体装甲连接。肩甲与身体连接的部位更换了稍大的自攻丝,并增加了不锈钢和尼龙两层垫片。这个结构原本相当脆弱,但幸运的是,所有零件都是软性的,不容易断裂。我们先在肩甲和上臂的关节桩上套了层酸奶吸管,然后紧紧地将十几片金属垫片压上,填补圆柱形空洞并调整了左右合固定桩的缝隙。下臂和肘关节的处理方式与此类似。

小臂伸缩拳的设计简单实用,黑色的拳零件及附带的卡扣都非常结实。虽然限位有些松动,但我们在滑块上加了1.5mm厚度的ABS胶板作为缓冲垫,虽然限位仍然存在问题,但滑动阻尼感良好,收放自如且不易乱甩。我们还对另一只手进行了相同的处理。

头部和颈部采用柔软材质制作,机头和胸甲则非常坚硬。我们对塑料材质的耐用性感到非常佩服,因为没有一个零件容易产生白痕或断裂。前起落架的设计也非常实用且结实。胯部直接横穿过机头固定,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修缮材料来加强这个关节内部结构,暂时只能使用蓝丁胶暂时填补空缺。

翼盒上的4个H型零件是变形的关键所在,它们连接着双臂和胸甲。原始设计中的限位非常松弛,我们也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修缮方案。因此,我们暂时只能使用蓝丁胶进行临时固定。在完成所有毛糙部分的处理后,我们尝试连接变形结构。

增加四肢后的机器人开始变得沉重许多。螺丝空位之多可见一斑。不过,它依然能够轻松地实现站立功能。此外,背面机尾也可以正常收上去了。

形态英气逼人,但机尾似乎仍有所欠缺。看起来和最初一样,原来是修旧如旧。这让我想起了童年的碎片,如今又拾起了一片,实在令人感叹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