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想,这大概是2000年早春的一个礼拜天下午。那天,我去邮局发信。就在快到邮局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和我擦肩而过。突然,她停住脚步,回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很和蔼,也有些不测的诧异,犹如认出了一个熟人而与之意外相遇。那眼神让我觉得真的遇到了认识的人,便也忍不住停住脚步,看了她一眼:年龄不大,也就二十出头,模样清爽,中等身材,瘦瘦的。看她的装束,早春节气还穿着一件肥胖的棉衣,就猜得出是一个外乡人,大体是打工妹。

我认真地想了想,素来没有见过这么个人,她必定是认错了人。于是,我窃笑自己的自作多情,向邮局走去。然而,没走几步,她从后边跑了过来,跑到我眼前,这让我很惊讶,不知遇到了什么人。只听见她用南方人那种软绵的声音认真而谨小慎微地问我:“你是否是肖中兴老师?”我更加惊讶,她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木讷地站在那边,近乎机械地点了点头。她一下子显得很喜悦,接着说:“方才你迎面向我走来,我看着你就像...我读中学时就看过你写的东西,你和书上的照片很像。真没有想到怎么这么巧,今日我在这里遇到了你!”

本来是一位读者,大致她这番热忱的话,很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特别是听她说她喜爱我写的一些东西,特别是说她读中学时读我写的东西对她有帮助,向来忘不了。我就像小学生爱听夸奖似的,马上有些发晕,找不着北了,站在街头和她聊了起来,一任身旁门庭若市,喧哗不已。

从她那话语中,我逐渐地听明白了,她从小在南方乡村长大。中学毕业时没有考上大学,家里生活困难。于是,她就随着同乡到达北京打工。住的地方离我家不算太远,要走半个小时左右。今日礼拜天歇息,她是刚才到邮局给家里寄钱并发了一封安全家书。虽是萍水相遇,但这些家常话却让我感觉她像是在掏心窝子。一下子竟有些感人。没有想到不过写了一些平时的东西,竟然可以让人心生感慨。

“我”在与年青女子交往的过程中,感情经历了多次变化。一开始,对这位年青女子产生了好奇和好感,觉得她是一个有文学素养、有思想深度的人。后来,随着交往的深入,“我”开始怀疑她的动机和真实身份,担心自己会被骗。最后,当“我”发现她并没有恶意时,又对她产生了感激和敬意。

开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在邮局前等待朋友,突然遇到了一位年青女子。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头发扎成一个高高的马尾辫,看起来很有精神。我们在邮局前聊了起来,她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感到十分新鲜和有趣。渐渐地,我对她的好感不断升温。

结尾:

四年过去了,我已经忘记了那位年青女子的名字和面容,但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春天的邮局前的那个下午。每当我切开木瓜时,总会想起她那清新脱俗的笑容和那份真挚的情感。虽然我们没有再次相遇,但她给我留下的那两个木瓜和她的那张小纸条,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当"我"回家后,看到家人的埋怨和不满,"我"感到非常难过。尽管"我"尽力解释了情况,但是家人似乎并不理解"我"的处境。他们对"我"与年轻女子的关系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对家庭产生负面影响。然而,"我"深知自己的选择是出于真心喜欢这个女孩,并且已经为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就在这个时候,"我"收到了一箱木瓜作为礼物。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年轻女子送给"我"木瓜的事情。虽然她没有留下具体的联系方式,但她留给"我"的地址仍然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处理这段感情。

于是,在家人再次开始埋怨的时候,"我"决定向他们讲述自己与那位年轻女子相遇并留下地址的情况。尽管家人可能会对这段感情持怀疑态度,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去沟通,家人最终会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而那箱木瓜也成为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让"我"更加珍惜这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