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无论是从电影还是话剧角度来看,都是一个难得的好剧本。人物形象刻画得很立体,每一个角色都很巧妙,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然而,在这部作品中,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色——铜匠的老婆。她的戏份虽然少,但作用却非常重要。

铜匠老婆的角色设定是为了更好地刻画铜匠这个人物形象,给铜匠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想象空间。同时,她也是整部剧中唯一具有人性闪光点的角色,与其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整部剧的讽刺效果达到极致。

整个电影都是围绕教师这个角色展开的,就连驴都是一名挂名教师。在这部作品中,唯一与教师没有任何瓜葛的角色就是铜匠的老婆。她真实、不虚伪、很野性,但不够聪明。或者说她无知,没有所谓的大理想,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样的人可能并不是观众都喜欢的角色,但正是这样一个角色在剧中表现出了“知识分子们”所不具备的魅力。

影片中每个人的履历上都有污点,对别人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伤害。而对于这些污点,并没有详细说明,以便观众对这些人后期的变化有无尽合理的想象。唯一一个没有提及过去污点的人就是铜匠老婆,她只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作风,看似泼辣却丝毫不掩饰。从始至终都是这样,一直到最后她打破僵局也是这个样子,从来没有改变过。而且她始终是一个与人无害,却一直被伤害的角色。

铜匠老婆的出场还是很惊人的,当镜头对准她的脸的时候,观众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子。那种丑只能说触目惊心。当她开口说话时,观众真的会笑出声来,那种野蛮无理的劲儿感觉特真实。她这种形象在农村一点不少见。

有一个镜头让很多观众感动:铜匠背叛了她,挡着她不让她打一曼。她之所以很生气,是因为她在乎铜匠。当铜匠脱了裤子撅着时候,是想证明铜匠还是听自己的话的。虽然她一直表现出一种要打人的状态,但在整个影片中,她没有打过铜匠一下。

最后一曼听了老校长的话要顾全“大局”,骂了铜匠是牲口。这个时候铜匠老婆的表现依然是站在了曾经背叛自己的铜匠身边,说了句“你们才是牲口”,然后就随铜匠走了。在背叛的同时,她没有像铜匠和裴魁山一样选择报复,而是选择维护。

铜匠老婆出场开始一直在寻找铜匠,期待可以找回以前那个听话的、自己熟悉的那个铜匠。铜匠老婆第二次出场都不到一分钟,铜匠就走了,找不到了。她跑回到学校来找铜匠,最后在老校长的“指引”下慌忙地跑去找自己的丈夫去了。这说明她真的很在乎铜匠。

《唐人街探案3》中,虽然是一部喜剧,但我特别不理解那些从驴棚着火开始到最后枪声响起都在笑的人是什么心理。如果说开始看见铜匠老婆我笑了,但是最后她出现破坏婚礼的时候我笑不出来了。

我知道最后肯定会有人来破坏婚礼,不可能就这么荒诞继续下去。开始我以为会是老校长为了自己的女儿而终于良心发现站出来,结果他没有;然后我觉得周铁男会为了自己喜欢的女孩站出来,毕竟曾经一直很有魄力,总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暴脾气青年,结果一声枪响把胆子吓碎了,之前那股子刚儿劲全没了;

后来我想到了一曼,这个追求自由主义的人物,其实很多作品归根到底的落脚点都会到自由上,而且一曼已经疯疯癫癫,用一种不正常人的思维去结束一场不正常的闹剧,我觉得很好,结果我还是想错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结束这场荒诞闹剧的居然是铜匠老婆。

铜匠老婆出场依旧是不改一如既往的作风,破口大骂铜匠。面对枪也没有畏惧武力,没有犹豫直接抢下来,在她心中似乎什么都不能阻止她找到他的铜匠,铜匠只属于她。很多人说这部电影中所有人都是欲望的木偶,但是人嘛,怎么可能十全十美,谁还没有点欲望。但是如果在合理的范围内,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最起码铜匠老婆的对铜匠的占有欲是合理的,也是自己作为妻子应该有的。不像那些人处心积虑的就是想得到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

有黑便有白

一部讽刺的影片,不单单有反讽,一旦有了对比,就会显得丰满。我想大家在一部影片中不仅仅是看到老校长的理想主义而卑躬屈膝;铜匠的机会主义而见风使舵;一曼的自由主义却又禁锢自己;刘铁男的刚强主义却有屈服武力;裴魁山的占有主义得不到就毁坏;我更多的是希望可以看见一部电影中闪着人性光辉的一面。

老校长开头和结尾都说了:“不要忘记我们来这里的初衷”而无论剧情怎么发展,真正从始至终都没有变的就是铜匠的老婆。最后说一下铜匠老婆这个形象在现实中的定位,是一个很不讨喜的角色。家里人不喜欢,社会人不喜欢,当局领导不喜欢......总之是不被时代所喜欢的,但是我相信,她一定不会被历史所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