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是一部以喜剧为外衣的彻头彻尾的悲剧,通过诙谐的台词和表演讲述了一个令人悲凉的故事。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电影将所有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在笑着的过程中突然感受到悲凉,让人感到凄凉却又无能为力。

“驴得水”在这里是一头驴的名字。一群怀揣教育梦想的文人从大城市来到偏远山村,设立了名为“三民小学”的学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也能接受教育。然而,梦想总是受到现实困难的阻碍,没有经费的日子里,三民小学的老师们也过得并不好。政府发放的经费是根据老师的人数来制定的,因此,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驴得水”当作一个老师,名字变成了“吕得水”,这样就可以多拿一个人的经费,每个学期可以多拿1800法币。

就在生活平淡无奇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教育部发来的电报,原来因为“吕得水”是英语老师,特派员对这位深山里的英语老师非常感兴趣。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来学校修理铃铛的铜匠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大家都想让铜匠来冒充“吕得水”老师。这个时候电影就开始进入了精彩的阶段。在此之前,故事主要是在叙述整个背景。接下来,让我们来介绍一下故事中的几个主角吧。分别是孙校长、三个教书的教师(张一曼、裴魁山、周铁男)、孙校长的女儿孙佳以及铜匠,六个人物各自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这里,小编要给大家说一下印象最深刻的四个角色。

实际上,看完整部电影后,我想先谈论的是孙校长这个角色。孙校长从一开始就被塑造成一个伟大善良的知识分子形象。然而,当一曼试图用自己的方法来说服铜匠时,其实校长一眼就看穿了一曼的想法,但他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当铜匠要求剪去一曼的头发时,校长丝毫没有心疼一曼的想法;当教师们受到威胁时,身为校长的他也没有站出来保护大家。孙校长这个角色其实是一个非常自私的角色,可以说是伪君子。表面上正直,实际上内心愚昧软弱。他从未真正去解决这个困难,只会在问题中和稀泥,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只要自己没有做什么错事就行,别的受的苦犯的错都跟他没关系。

铜匠是我认为这部影片中最可怕的人物。在影片的前半段,铜匠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代表,没有知识、想法愚昧,甚至连老婆对他也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他愚昧而迷信,自卑而敏感。但是性格的转折来自于一曼,共有两次转变。第一次是在认识一曼并和她发生关系的时候,他发现这个世界和他以前认识的不一样,所以之后他在寻求改变。第二次是一曼辱骂他说他是牲口的时候,这一下子把他又打回现实。

其实他并不爱一曼,他所享受的只是那种指控别人的快感,这是他一直以来想要拥有却从来没有拥有过的。一曼带他进入过美好的梦境,却又亲手毁掉了他的梦,所以他想要毁掉一曼。当铜匠穿一身貂皮衣出场的时候,那个之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暴烈性格开始出现,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其实这里才是真正的铜匠,只不过之前一直被人打压从来没有把这一面展现出来而已。

周铁男这个角色,其实从头到尾他都没有错,甚至在前半段他所表现出来的也是一个挺爷们的角色,虽然可能有点冲动但是心地是善良的。但是在那一声枪响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改变了。其实周铁男并没有他所认为的那么勇敢,那么大无畏。他害怕死亡,他也会屈服,这一声枪响把他所有的伪装都撕碎了。

一曼是本片所有人物中唯一一个在做自己的人,在经历了一系列闹剧悲剧之后,一曼选择用死亡结束一切。一曼是真正自由的人,她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只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在头发被铜匠毁掉之后,她发现所有的自由所有的寄托都是假的,一曼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她疯了。我想在捡起手枪的时候,一曼是清醒的,她最后还是选择放弃了这个世界,去寻找真正的自由。

小编观点: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没有获得一个好结局,虽然最后三民小学还是正常开学,但是再也没有办法回到从前。通过这场闹剧,每个人内心都被展现出来。在所有人物中,校长的女儿孙佳是最“正常”的一个人了,她从来没有被外面的世界迷惑,一直在大家身边做着最清醒的人,但是她的力量是有限的,她只能做好自己没有办法改变别人。但是她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如果过去的就这么让它过去了,那以后只会越来越糟。”不管发生了什么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必须要学会承担而不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