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大泉村,胡志东与父母一起经营着一家名为“胡大泉”的豆腐坊。他是家族豆腐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村里做豆腐的人家每天都要到这里取水。
淮南作为中国豆腐发源地,相传做豆腐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2008年,“八公山豆腐”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由淮南申报的“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常吃豆腐的淮南人一口就能分辨出“非遗豆腐”的味道,有种淡淡的柴火味。这来源于传统豆腐制作工序中的“煮浆”。在加水磨豆子之后,把生豆浆倒入一口大铁锅中煮,用柴草把火烧旺。大约20分钟后,豆香越发浓郁,成为“熟浆”。
在“胡大泉”豆腐坊内,胡志东与他的父亲胡学兵迅速配合起来,一人把石膏粉兑水搅匀,倒入小桶内,另一人紧接着把熟浆倒入。然后赶紧趁热倒入旁边已经准备好的正方体模具内。这一环节必须动作要快,仅仅两三分钟后,模具内的液体就已经凝固。
在“胡大泉”豆腐坊内,胡志东把煮熟的豆浆倒入模具。新华社记者贾稀荃 摄 “点石膏这步特别讲究剂量,点多了或是少了,都会影响豆腐的细腻度,”胡志东告诉记者,豆腐初步成形后,还需再“养”十多分钟,并堆叠起来,“豆腐压豆腐”,使得其内部结构更加紧实,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才不易碎。
到这还不算结束,切豆腐也是技术活儿。胡志东家里有一把长方形的黄铜刀,年纪比他还大,已经在多年的反复使用中变得特别光亮。“豆腐是食材,要切得四四方方的,切口光滑,这样才好看,让人有食欲。”他说。
到了第二天一早,胡志东就会开车将头一天做好的豆腐送到订货的各大饭店。 在“胡大泉”豆腐坊内,胡志东(左)与父亲胡学兵用豆腐布将豆腐包裹好。新华社记者贾稀荃 摄
在成为豆腐坊的新掌柜之前,胡志东已在外务工多年。但眼看着老一辈的手艺人们精力远不如前,如果年轻一代再不接手,那大泉村门口那座写着“中国豆腐村”的牌坊就将名不副实。 “既然回到家乡,拿起非遗传承的交接棒就要做好。”胡志东说.
近年来,八公山豆腐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前来品尝。甚至还有一些人特意来学习制作八公山豆腐的方法,以及进行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他们都成为了八公山豆腐走得更远的推荐人。
胡志东是八公山豆腐的传承人,他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创新推出了“黑豆腐”,即用黑皮绿芯的大黑豆制作的豆腐。这种豆腐的价格比普通豆腐高出一倍。为了提高自己的制作技巧,胡志东还去外地学习了新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出了更多新产品。
在胡志东的努力下,八公山豆腐成功地实现了从小作坊到大产业的转变。近年来,淮南生产的豆制品已经从最初的单一品种发展到了包括豆腐、豆饼、腐皮、千张、豆干、豆腐乳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还在国外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推动淮南豆制品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发展产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出台惠企奖补政策、开展技能培训等。根据淮南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2023年淮南市豆制品产业年产能约为35万吨,年产值超过2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5亿元。预计到2027年,淮南豆制品产业的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百亿元。
面对未来的发展,胡志东计划继续扩大八公山豆腐的生产规模,使自家的豆腐坊变得更加庞大。然而,他强调无论生意做得多大,都不能降低产品质量,这是八公山豆腐传承千年的原则,也是他们新一代手艺人应该坚守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