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五四现场》:重温历史的激流

《重返五四现场》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描绘了一股偶尔漫出河道的激流,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时,学生们高举“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旗帜,走上街头,宣告回归革命时代。这一时期,中国的历史与辛亥革命重新接轨,一度漫出河道的激流,也终于纳入了河道。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变革和改革的运动,如戊戌变法、义和拳之乱、立宪运动、保路运动等。这些运动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是为了振兴中华而进行的努力。辛亥革命颠覆了满清,民国始创,中国的启蒙运动开始迈向新的阶段。

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两位著名的改革家,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国学问底子。康有为曾担心儒学独尊的地位将要垮掉,因此提前安排后路。章太炎则是另一位维新派人士,他的文章用典多而冷僻,用辞古奥难懂。尽管他们在学问上有所不同,但在政治上却相互支持,共同推动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革命运动。

1895年的维新运动虽然短暂,但它为中国后来的革命积累了重要的思想工具。这一年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尚在私塾里念书,属于他们的时代还未到来。然而,随着义和拳、辛亥革命等事件的到来,价值崩溃、人心涣散,他们鼓足勇气,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总之,《重返五四现场》让我们重温了历史的激流,感受到了一代知识分子为振兴中华所付出的努力。这部作品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意义。

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的读后感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一直从各种渠道听到五四的故事,知道一些关于五四的知识,但要我详细地说出前前后后、种种因果关系,我却总是说不上来。思前想后,我只能用“科学”、“民主”4个字来概括,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这本书是我第一本真正了解五四的书籍,所以我无法对比其他作品的质量和真实性。作为一个纯粹的读者,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我非常喜欢作者那种“有一份根据,说一份话”的严谨思路,这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信心,让我相信这是一本值得信赖的书。以前我只知道五四运动涉及到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以为那只是新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独角戏。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胡适、钱玄同、林纾等等一大批人共同参与其中。当然,这里并不是只有一种主义和一种文化的舞台,那个年代百花齐放,各种文化都有它们的舞台。想想都让人感到羡慕,再想想现在,真是感慨万分。

总之,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阅读这本书一定是一个受益匪浅的过程。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某种压力的影响,整本书最不精彩的部分可能就是结尾一章了(至少我个人觉得是这样)。与前面的五章相比,这一章显得逊色不少,草率地下定论符合“主流”思想,是否妥当?或者我只是过于敏感了。最后,还是要老生常谈一句:这本书绝对值得大家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