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生意中,最好的选择是水站。这是因为买水的交易频率高,而搬水又是利润微薄的重体力劳动,大平台看不上这样的生意。否则,即便是卖菜、开个小超市,这种颗粒度很小的商业业态,都容易被平台颠覆,社区团购就是这样的生意。

以上是我的观点,也是我的体会。最近,我在美团优选当了7天团长,搬运了超过100斤的蔬果,挣的服务费也就33块钱。可是我给平台提供了场地、人工、电费,还有5个新客户,以及超370元的亲友订单。简言之,我用自己的金钱、朋友圈,还有劳动力,给美团优选做了7天的“数据”。

这种劳动的性价比极低,甚至没有性价比。但它胜在简单。团长的门槛很低,提供固定且稳定的提货地点就可以。甚至都不需要一定有门市,居民用户都可以成为团长。卖菜,从一项对接周边用户的小b生意,变成了平台提供的一项劳动流程,团长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工种,就像外卖员负责将食物从餐厅取出,送达顾客一样,团长在物品流通中只起到传输的作用。

服务、选品等菜贩或者小商贩所需要的技能,在平台服务能力下的加持下,变得不重要了。低价成为单一且显性的驱动用户下单的因素。而谁能做到低价——平台。强大的组织能力,让它可以在没有销售场地的情况下,“租”用团长的场地,来进行销售。

平台本就用户规模大,支付的固定成本较小商贩更低,所以它们会赢。像我这样的小个体户,先是失去用户,再是失去定价权,没有办法跟平台较量,只能打不过就加入,成为平台众包大军中的一份子。可众包是什么好生意?大家无非是在平台的要求下,由微薄的奖励驱使,达到平台想要的结果。我们只是一群提供劳动力而赚取服务费用的工具人。

美团优选业务员表示:“一周之前,在提交了个人身份信息、店铺位置、冻品陈列的照片后,我成为了一名美团优选的团长,就是让用户在美团优选上买东西,我提供线下自提点提货服务。核准我入团的是一位区域负责人,我们总共聊过3次,他说的内容概括为以下方面:7天内完成70个订单,客单价1元以上;拉动5位新用户。完成上述绩效,我可以成为一名正式团长,可以享受平台的推广和拉新费用。这两项费用很重要,我在后面的内容详细说。”

在我运营推广的过程中,日常跟我对接较多的是送货的司机,负责核验货物。

在后期,我与区域团长的沟通已经停止。每次他发来的信息都是下达指令,比如一开始是7天70个订单,第二天要求增加到70单之外还要有5名拉新用户。我对这种总是给我下“指令”的聊天方式感到反感:我又不是他的雇员,大早上就给我制定KPI?

一周完成70个订单对我来说并不难,区域团长说买70个白菜和萝卜就行。但问题是,我用不到这些东西,为了做数据去购买就是白花钱,那不成了平台的“数据工人”?

营业7天后,我一共卖出81件产品,成交金额为592元,赚取了33元的服务费用。平均毛利率为5.5%。主要赚钱的是我、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他们贡献了370元的成交金额。然而,平台并没有给我流量,甚至我自己还得发红包给朋友以进行冷启动。

在周一至周五这段时间里,我的自提点每天最多只能有一单生意。基本上是0单。周末会有2到3单的订单。

关于近期收益的截图如下:

我在美团优选上承接的最大一笔非亲友类订单是113元,那位用户买了2桶15L的桶装水、1.5L*7瓶的一提矿泉水以及其他水果。可以说是把我们当京东用了。团长的收入叫服务费,字面意思就是纯服务支撑这项收益。

一单挣个块八毛,一百元的订单,服务费也只有5、6块钱。比如上面买水的用户,我需要搬运6斤重的水果以及40L的水,上下楼,然后跟用户一起送到车后备箱里,也就赚了6.04元的服务费。

以我为例,当团长之后,被动地加强了力量训练。一天至少要拎10来斤蔬菜水果上楼,再按照用户的订单分拣货物,通知和等待用户上门取货。所以,为什么要叫优选团长?我其实就是一个扛货的业务员。原以为自己挣得是提供场地的地租,实际上是要给平台打工的小工。而且还叫不上价。北京马驹桥的劳务市场,日结工作低于200块钱,都没有人愿意接。

别总心疼外卖员,顺带心疼心疼团长。外卖员挣得比团长多。我们出人、出场地、出电费,也就是一单几块的生意。

上周六,我们楼下的物业大爷看到我大周末过来接菜、提货,就问我能挣多少钱。我展示了约5元的服务费,大爷说:“就挣这么点钱?”

我有一位用户,是从其他自提点转过来的。因为离她家近的自提点关了,她反复问我有没有冰箱、冷柜,夏天要到了,买冷饮的用户会多。我心里想,能不能支撑到夏天还不一定呢。这点钱,连电费都不够。

团长的主要任务是推广。这就像骑手的外卖合同一样,不是跟美团签订的,而是跟其他众包公司签合同。团长的合同也是跟第三方签订的。

我的美团优选承揽服务是由《黑龙江众联外包有限公司》签署的,这家公司是美团优选团长端的营运方。根据合同内容,团长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活动,包括创建和壮大微信用户群、提供仓储和分拣服务。从平台制定的奖励机制来看,团长的首要工作就是推广。

每天在平台上,团长都有推广奖励。当完成以下条件时:下单人数满5人、推广额满45元、分享次数满10次,团长可以获得7元的推广奖励。最高推广奖励可达90元。然而,我有两天完成了有效推广,但并未获得这笔奖励。我猜测可能的原因有:一是我没有达到区域团长7天70单的绩效要求,还不是正式团长;另外推广奖励要到3月1号才能入账,目前时间还不到。我的推广奖励就像薛定谔的猫一样,无法确定是否存在。

可以明确的是,如果团长拿不到推广奖励,那他基本上是在“白干”,因为服务费并不高。以90元的最高推广奖励来计算,如果按照服务费的模式走,团长需要完成约1500元的日销售额才可领取奖励。而走推广模式,则需要达到推广额满405元、下单人数满45人的条件。

与骑手相比,他们的每单服务费也不多,但是他们有完成日单量和月单量的奖励。许多骑手每月工资动辄上千、上万不等。我曾认识一位蜂鸟众包的骑手,他是一位优秀的王者骑手,每月工资能达到2万元。当然,他也付出了很多努力,白天和晚上都要跑订单,只能在下午睡几个小时。

资产生钱是过去十余年个人财富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个人通过资本赚钱的速度,高于通过劳动所得的数据。任泽平团队的一项数据显示:2009至2020年,国内财产性收入占比从2.5%提高至8.7%;劳动性收入占比从72.1%下降至55.7%。

然而,在美团优选中,资本的价值并不明显。团长需要提供符合食品、消防、用电等要求的“地租”,还要提供冻品设备和人力服务。结果是,一单挣的钱比骑手跑一单外卖的佣金还少。

说团长挣的是服务费也不准确。因为服务费价格不一致。用户在平台上下单的服务费低于通过团长分享链接的服务费。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客户是平台自有用户,团长能挣到的服务费会更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拉新奖励。根据系统规定,团长每拉到一位新用户可获得35元奖励,拉新3位用户可获得85元奖励,之后逐级递减。拉新用户越多,单个新增用户的奖励越低。

综上所述,在美团优选平台上,团长付出的劳动和时间并不值钱,数据才是平台关注的重点。只有不断推广和拉新,团长才能勉强赚到一些费用。失去用户意味着失去定价权,这对团长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社区团购的生意模式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创新之处。实际上,它的核心仍然是“地点”。在过去,小商家需要选址、进货、摆货、收银等一系列环节。而现在,这些环节都可以由平台来承担。

京东2012年就在北京推出了类似的服务,开通了北京市地铁自提点。用户可以在商城下单,选择快递送货或在最近的地铁站进行自提。然而,由于当时没有赶上众包时代,自提点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服务也不够便捷,用户还需要将商品从地铁拎回家里,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如今,随着平台的发展,社区团购业务变得更加便捷。平台为个人提供服务费,直接将其打通到社区。此外,平台还提供了仓储、配送和订单等服务。团长不再需要担心进货、物流和破损等问题。现在,只需要有固定的货柜陈列商品,就可以成为团长。

以前卖东西还需要有店铺。后来变成了网店,网上销售。但总归还需要模特和拍摄照片。现在直播带货,甚至不需要图片了,主播只需在直播间展示产品。一个人一台手机就可以卖货了。随着技术的进步,卖货的门槛不断降低。

然而,社区团购的生意模式的核心依然是“地点”。虽然产品的差异性已经大大降低,全平台的价格都是一样的,但提货方的便利性成为了重要参考因素。

同样的东西,在线下购买时,不同地区的售价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租金等因素。但在平台购买时,所有居民都享受相同的价格。反正平台也不支付房屋租金。

然而,成为团长的成本却因地区而异。商铺和居民楼的价格不同,三环里和五环外的租金也不同。但在平台的结算体系中,这些服务费却是一样的。你不愿意做团长没关系,总会有人愿意。总之,社区团购的团长就是为平台售卖的商品提供一个可以线下自提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生意链条被不断拆分,更多的个体加入其中。平台降低了大家的溢价能力。以前买菜需要进货、摆货、捡货等繁琐的环节,现在平台负责供应链、仓储、物流配送和低价吸引客户。在平台打造的新分工中,一个能够提供货架场地的人就可以卖生鲜产品了,因为平台把这些服务都准备好了。

正是服务链条的拆解让小商家更难赚钱了。即使他们在自己的店铺基础上加入了自提业务,也很难盈利。

用户购物需求在某个区间上下浮动,这种现象在社区附近店铺购买时代并不明显。如今,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平台上购买商品,并在线下自提。这意味着,原先被小店吸收的购物需求现在被平台所取代,而平台给予的补偿仅仅是一块八毛的服务费。

然而,线下生意的逻辑并非如此简单。过去,小店拥有定价权,可以决定向顾客出售多少商品,甚至不同用户的售价也可能有所不同。如今,平台占据主导地位,可以战略性地选择低价策略。此外,过去小店还可以收取展示费用(如超市的陈列费),而现在这些费用被平台收走,成为平台的营销收入。因为你只是一个自提点而已。

因此,个体与平台之间的合作通常是以个体将自己的顾客群、社交关系链让渡给平台为代价,换取少量服务费作为报酬。在我担任团长的7天时间里,最大的感受是团长的工作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相差无几。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团长需要不断地提交自己的人脉和社交关系链。然而,保险公司的提成要高得多,而平台给团长的奖励仅仅值几百块钱。而且,能否获得这些奖励还不一定(目前尚未正式成为团长)。

没想到,多年来积累的人脉竟然被用来卖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