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我与地坛(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有关作者的情况及其主要作品;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学习本文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理清两部分内容要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及母亲的情感,认识生命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及其苦难的感悟,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生命、母爱的思考与感悟

四、教学方法

(一)问答法

(二)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他在地坛经历了什么?又思考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史铁生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请大家翻开课本45页。

板书课题我与地坛

(二)作者简介

下面,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课文讲解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字词的读音记下。

、宿命(sù):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2、坍圮(pǐ):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明确:(1)近。现在的地坛是荒芜的:“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高墙”等;“散落”了“玉砌雕栏”(板书:荒芜)。四百年前的地坛是金碧辉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

3、玉砌雕栏(qì):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明确:(1)近。现在的地坛是荒芜的:“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高墙”等;“散落”了“玉砌雕栏”(板书:荒芜)。四百年前的地坛是金碧辉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

4、亘古不变(gèn):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明确:(1)近。现在的地坛是荒芜的:“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高墙”等;“散落”了“玉砌雕栏”(板书:荒芜)。四百年前的地坛是金碧辉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

5、颓墙(tuí):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明确:(1)近。现在的地坛是荒芜的:“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高墙”等;“散落”了“玉砌雕栏”(板书:荒芜)。四百年前的地坛是金碧辉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

6、肆意(sì):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明确:(1)近。现在的地坛是荒芜的:“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高墙”等;“散落”了“玉砌雕栏”(板书:荒芜)。四百年前的地坛是金碧辉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

7、隽(juàn):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去地坛?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并从文中找出能够代表地坛景物特点的句子。

明确: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那地坛的“不衰败”体现在哪里?请大家结合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1)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读:荒芜的、古旧的,被人遗弃但生命依然顽强。“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最终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窸窸窸窸片刻不息。”

解读:“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清凉”这句话说明它虽然是荒废的故园的园墙,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残躯为过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阴凉。

学生发言时,教师作点评,最后小结:

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里的小生命们却以透明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无论是蜜蜂还是蚂蚁,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现自我的机会,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诉说生命的美丽。(板书:荒芜不衰败)

3、同学们,我们前面说过,作者和地坛有着共通点,有着相似的命运,那面对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个事实,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

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命运抗争。园子虽然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我”虽然残疾,但是不应该颓废!(板书:身残志不残)

4、作者在园中思考,那他首先思考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来看第六自然段,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好,那么,作者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他得出结论了吗?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请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作者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既然已经出生,就要好好活下去;既然死亡是必然的,那么就应该勇敢地面对它。在这十五年的时间里,地坛经历了被人肆意雕琢的过程,但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园中的雨燕、冬天雪地上的孩子脚印、苍黑的古柏等。这些景物虽然大多都有某种不好的境遇,但他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

从这些景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形体改变、精神不变的特点。例如,落日即将隐入地平线,但它仍然集聚浑身力量,向人们展示最后的辉煌;红叶虽落却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生命虽逝,却能换来另一个生命的诞生,因此它安然。这正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气味以及落叶都证明了这院子里还有生命的气息。

面对这样的一个古园,作者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从古园的遭遇中,作者悟出面对苦难要勇敢地活下去。这就是作者在十五年的时间里,逐渐明白的生活真谛。

一、地坛的荒芜与精神不朽地坛虽然荒芜,但并未衰败。在经过人们的雕琢后,它依然保持着精神不朽。作者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对生命进行了思考。然而,关于如何活下去这个问题,在这一节中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并非由作者一个人解决,当他思考生命真谛时,有一个人始终站在他的背后支持着他,那就是他的母亲。那么,关于自己的母亲,作者又是怎样描述和追忆的呢?我们下节课将一起学习,请同学们回去之后预习第二节的内容。下课。

二、板书设计

地坛荒芜不衰败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我与地坛

我身残志不残勇往直前敢于抗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母爱,是天地间一种至真至纯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写母爱、赞颂母爱的作家不胜枚举,作品也层出不穷,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担心。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表现母亲对自己的爱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二节。

板书课题

板书我与母亲

(二)讲解

1、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作者以前的行为到底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自然段,请大家仔细阅读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明确:

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母亲疼爱儿子,担心儿子,但同时她又理解儿子,面对儿子说承受的痛苦,他想问却又怕会触碰到儿子的伤口。

2、那面对这样的苦难,母亲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从中找出答案。

明确:

她思来想去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她自己的,如果他真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

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地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疼爱并理解儿子。

其实,在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作者给自己的母亲做了一个评价,这个评价是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读出来。

学生齐读:“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请大家来说说,为什么史铁生觉得他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一个母亲?

学生回来,教师总结。

明确:在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作者才开始去领悟、去理解母亲对他的爱。因此,他只能通过回忆和设想的方式来体会母亲的爱。

4. 作者如何用回忆和设想来体会母亲的爱?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三个情节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些情节是怎样表现了母亲的爱。

明确:在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作者才开始去领悟、去理解母亲对他的爱,所以,他只能用回忆和设想的方式。

(1)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母亲在儿子走出家门后还在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久久不去做别的事情,证明他对儿子爱得深沉,又害怕儿子这一次出去会不会出事,所以她就一直保持着面对儿子离去的方向的姿式,内心矛盾交织,才会对我的回来“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2)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她始终不放心刚刚经历如此巨大打击的儿子,总害怕他会出事,所以她就去寻找儿子,但是她又理解儿子,她觉得应该给儿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她思考问题,所以在确定儿子没事之后她又悄然离开。

(3)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表明母亲的爱,一个很大的园子,母亲不怕累,在焦灼的心情里一遍又一遍地寻找她的儿子,证明她的爱的深沉。

总结:从这三个情节,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爱的深沉与理解,也就是作者在前文说到的: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的理解儿子的母亲。并且他希望儿子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与疑问作家朋友的谈话中提到了自己的写作动机。他希望通过写作让母亲骄傲,也希望找到一条幸福的生活道路,这正是母亲一直期望的。

7、在这段中,作者谈到了小说第一次获奖时的心情。他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于是再次去地坛思考。这一次,作者思考的是为什么母亲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快要找到生活出路的时候,她却离开了人世。然而,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尽管这个结论让作者得到了一点安慰,但他仍然希望母亲能看到他现在自立自强的模样,分享自己的快乐。

8、在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提到了母亲的爱给他的启示。母亲生前没有给他留下什么隽永的哲言或教诲,但在她去世后,她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印象中变得越来越鲜明深刻。这给作者带来的启示是:对待生活中的苦难,我们要坚强面对。

9、最后一句话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的理解是:母亲的爱伴随着作者在地坛中感悟生命,支持着他走过人生最苦难的阶段,使得他对苦难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书:追忆与痛苦

总结:通过回顾与母亲的点滴往事,作者深感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认识到生活中的苦难需要坚强面对。

一、概括文章内容

本篇文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作者与古园地坛的亲密关系,通过对地坛风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则通过回忆和理解,阐述了作者对母亲的生命价值和命运承受的看法。

二、分析文章思路

1. 地坛的景物描写及特点:第一部分通过对地坛的景物描写,如古树参天、青砖黛瓦等,展现了作者对古园的喜爱之情。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展示了地坛的自然美,还传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 母亲给作者生命的启示:在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对母亲的回忆和理解,揭示了母亲在苦难中度过她自己的生命,以及她在面对命运时的坚韧和勇敢。这使得作者逐渐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的“活法”,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了答案。

3. 作者的心路历程:从最初不理解母亲,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精神阅历的丰富,终于理解了母亲。这一过程表现了作者在思考人生、面对命运和苦难时的逐渐成熟和蜕变。

三、课文研读(一)

1. 提问: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部分共有三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分别是:“古园里,到处是青砖黛瓦”、“高大的槐树遮住了夏日的骄阳”和“绿荫中的小径”。这些景物描写展示了地坛的自然美和宁静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四、课文研读(二)

1. 提问:第二部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理解母亲的生命价值和命运承受的?

答:第二部分的主要观点是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作者通过对母亲的回忆和理解,逐渐明白了母亲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她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这使得作者最终能够读懂母亲的“活法”,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答案。

地坛在我心中

史铁生在二十岁时不幸瘫痪,痛苦万分,他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组成部分,作者在几处景物描写中深情地抒发了这种人与对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诗如歌,专情、美丽、伤感而又带禅意。对四季的不同感受喻含对生命的不同的理解,而这不同的理解又一一与园中的景物相应。

我喜欢并经常去地坛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人口密集的喧嚣的大城市,有这宁静的世外桃源般的地坛,正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二是地坛与我之间有着特殊的缘分,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地坛在我心中是一座破败、荒芜、古旧的地方。但是,它也充满了宁静与生机,体现了这古老的园子生命依然顽强,洋溢着生命的律动。虽然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它仍然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

在这片荒废的古园中,史铁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感到失魂落魄,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生命的珍爱。地坛见证了他的成长和思考,从肆意雕琢到有些东西不能改变,再到残损中有生机。这些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真谛。

地坛————我

荒芜冷落————失魂落魄

并不衰败—————珍爱生命

一座废弃的古园————一个残废的青年

肆意雕琢————双腿残废

有些东西不能改变————精神不便

地坛与我,心理相符————由繁盛到废弃;情景相宜————残损中有生机;气氛适宜———宁静、古老,适于思考。“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中,我与地坛是有缘分的,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十五年来史铁生思考的问题究竟有哪些?

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

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我应当怎样生活?这是作者思考的“心魂”。

作者思考的结果如何?引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第一个问题,作者思考了,终于领悟到“死是一种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对于死,应该顺其自然。

第二个问题的感悟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我为什么出生”,这是一个无须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是文章的核心问题,“我应该怎样去活?”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命运的冷酷、残忍、不公。对于这个问题,第一部分作者没有给我们清晰的解答,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比如,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小生命活跃其间。夕照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等等,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信念。

地坛是作者的人生上的导师。他用自己的历经沧桑,荒芜并不衰败来开导作者,提高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理解。6、作者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说获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变化,与地坛这个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3

【设计思路】

1、本文作为“珍爱生命”下的第一篇文章,教学指导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品味作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言,着重领会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深入、独到的思考。而必须明确的是,教师所教授的对象正是处于“最狂妄的年龄”的高一学生,拥有健壮体格、处于优越环境的他们如何能体味一个残疾人、一个双失意人的生命感悟?为了解决这个最关键的问题,教师需在课前及课上作充分的情感调动工作,力求学生能感同身受。课前通过电视散文《我与地坛》或子午书简《我与地坛》的视频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基调和作者的经历;课上则需要教师适时地作点拨,用好知人论世的方法,将史铁生的经历恰当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见闻经历,以此来帮助理解课文。

2、由于本文语言有较强的哲理性,因此教者采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方法,先从简单问题入手,尽量不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与其将教学指导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抛给学生犯难,还不如从小问题入手,从具体感性的问题入手,让学生慢慢地上台阶,学一点懂一点,懂一点钻研一点。

3、朗读是语文课的特色,而且本文的语言优美深刻,更需要也更值得学生朗读,因此朗读应贯穿教学始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读地坛景物对“我”的启示,领悟史铁生从颓废到奋起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2、简单了解史铁生“生死观”的内容。

3、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怎样活”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以景物描写为载体,分析地坛给“我”的启示,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2、通过自我品读、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等形式,理解作者哲理语言的丰富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观看电视散文《我与地坛》或子午书简《我与地坛》。

2、反复诵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点评,并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舞蹈《千手观音》,请学生谈对邰丽华的了解。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邰丽华的颁奖词。

课件显示:邰丽华,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2、教师优美解说,导入课文。

如果说邰丽华用无声的肢体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蓬勃,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那么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史铁生则用心灵和笔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他的《我与地坛》不仅给存在生理缺陷的人以生的鼓舞,也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带来了生的启迪。

二、文本研习

(一)快速浏览全文,回答:起初,“我”为什么要去地坛?(以简单、具体的问题切入)

明确:只因为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1、作者为什么要逃避?

明确:(文本中可找到解答,可让学生朗读,以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PPT显示作者在轮椅上的照片,附作者遭遇,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2、“一个世界”指什么?“另一个世界”又指什么?

明确:“一个世界”指嘈杂纷乱、充斥着异样眼光、冷嘲热讽的世界,“我”在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找不到。

“另一个世界”指可以躲避残酷现实的世界,地坛正是这样一个世界。

(二)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结合相关句子谈谈作者为何选择地坛,而非“天坛”、“日坛”、“月坛”?

明确:1、近。

请学生谈谈对“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的理解。

解读:很多读者认为这句话有重复啰嗦之感,其实不然。“我家离地坛很近”显示出“我”的主动性,表明“我”对地坛有特殊的情感。

2、缘分、宿命、共同点。

1地坛是荒芜的,(板书:古园荒芜)那么它的荒芜如何体现?请一位同学朗读出相关内容。

明确:“剥蚀”“浮夸”的琉璃;“淡褪”“炫耀”的朱红;“坍圮”“高墙”等。

2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缘分、是一种宿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感情地明确:

生与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在《地坛》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古园“不衰败”的描绘,引发了对自己残疾双腿的反思,从而思考到生命的意义。这让我们不禁要思考:生与死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学习、成长、奋斗,追求着美好的生活。然而,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困难和痛苦。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激发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力量。正如《地坛》中的“我”,虽然双腿残疾,但仍然坚强地生活着,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正是生的力量所在。

死,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面对死亡,有人畏惧、逃避,甚至放弃生活;而有人则坦然接受,勇敢面对。在《地坛》中,作者通过对古园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即使园子荒芜、残破,但园中的小生命们依然顽强地生存着,展示着生命的美丽。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正是死的尊严所在。

那么,如何面对生与死呢?首先,我们要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勇敢地去面对它们。如同“我”一样,虽然双腿残疾,但仍然要坚持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其次,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时光。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宝贵的,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当下。最后,我们要学会坦然面对死亡。生命有限,但我们的精神可以永存。当我们面对死亡时,要保持一颗坦然的心,勇敢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总之,《地坛》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丽。正如古园一样,虽然曾经辉煌,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然而,生命的涌动从未停止,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激荡着力量。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勇敢地去追求梦想,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吧!

一、理解“生死观”

对于史铁生的“生死观”,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生是事实,死是节日”这一观点以及作者能够想透生死的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豁然开朗。在这一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释然感。

过度语:既然死是一件在想透之后便无须再说的事,那便毋庸费神,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珍重,史铁生终于意识到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二、探讨“活”的内涵

1. 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2. 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3.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

4. 苍黑的古柏:忧郁时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欣喜时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从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5. 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

6. 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解读:从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通过这些美好的景象来表现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这些景物虽然遭受了不好的境遇,但它们却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对或勇敢抗争(板书:形体改变、精神不变)。作者也从中找回生存的勇气和决心(简单介绍史铁生的创作及现状板书:直面苦难勇敢抗争)。

三、总结“我”与“地坛”的关系

围绕板书“我”与“地坛”的关系,我们可以引出地坛对“我”的影响及“我”从颓废到奋起的心路历程。

四、思考“直面苦难,勇敢抗争”的实例

研习文本之后,我们可以将思维延伸至课外,结合所见所闻,说说有关“直面苦难,勇敢抗争”的实例。

备1:一位名叫艾米的美国加州模特,在1983年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摔断了她视为最大本钱的两条腿。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绝望,反而充满了信心地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当她开始使用轮椅代步时,发现这个工具并不方便,于是她找到了两位从事工程技术的朋友,希望他们能改良轮椅的功能。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成功地将轮椅改造成了一款非常实用的产品,并将其推向残疾人市场。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艾米的公司已经成为加州业绩最好的企业之一。

备2: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林肯,在21岁时开始尝试经商,但却屡遭失败;22岁时参选州议员,也未能成功;24岁时再次尝试经商,依然失败。到了26岁,他的人生遭受了更大的打击,失去了心爱的妻子。这一连串的挫折让林肯伤心得几乎崩溃。然而,他并没有放弃,直到49岁时,他先后经历了10次竞选失败。终于在52岁时,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五、播放残奥会主题曲视频《每个人都是冠军》,让学生再次立体感受生命的可贵与拼搏的震撼,达到心理共鸣。

结束语: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有了礁石的阻挡,才能激起绚丽的浪花朵朵。史铁生做到了!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勇往直前,书写精彩人生!

【板书设计】

双腿残废同病相怜古园荒芜

残废不能颓废荒芜并不衰败

直面苦难勇敢抗争形体改变精神不变

【课后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不少于600字。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

明确: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学生总结)“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这种感受显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明确: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时的心态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荒芜”是因为当时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击,一下子还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心情极为悲观失落,用作者的话就是“失魂落魄”的状态,“他在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无论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机。正像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思考的深入,同时由于园中景物对他心灵的启发:地坛也有创伤,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问题是怎样活的问题”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这样他于园子中的“荒芜”重新看到了生机。他的生命也重新迎来了新的春天。(补充)他成了20xx年“感动中国”的侯选人。原因在于他在过去一年发表的一组散文《病隙碎笔》。作者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写点文字。”这组散文写于作者在患了肾衰竭后生活于一个又一个的手术之间。而在两个手术间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脑的时段,于是他写下了一些文字,关于生活,关于命运。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敢于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史铁生。

四、课外拓展: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五、精读品味语言:

1、地坛对作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显然已经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对此景,你能感受到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地坛的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1“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

2“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这对作者启发很大,今后他也要去做了。

3“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

一、导入

在中国文坛上,史铁生,可谓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之一。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净的思和深切的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引导。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就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者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教师范读课文,带领学生走进史铁生的心灵世界。(作品第一部分)

四、赏析课文,体悟作者的情感

1、作者“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呢?(用简单词语概括)

明确:颓废、迷惘甚至绝望。“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2、史铁生在绝望中走进了地坛,地坛也自然成了他精神的支柱,在文中作者是怎样抒发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的呢?全班齐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文中有“宿命”一词。作者认为人的生死、贫富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a. 写古园历尽沧桑的四百多年的变化。这时候指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该指“我”失魂落魄时,我似乎与地坛相怜相惜,而地坛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我”。

b. 写如今“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c. 写“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一颗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当初,作者带着三个问题走进地坛,在地坛公园里仍然思考着这三个问题:关于死、关于出生以及怎样活的问题。前两个问题他找到了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终于选择了活。因为死亡是一个自然来到而且必然来到的结局。既然死亡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那就不要急着去死,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事实上,史铁生已经用了一种积极的方式来面对人生,面对苦难。至于怎样活下去,作者也在后文中提到了他写作的最初动机。

、那么,文中的那些读起来似乎让人感到有些神秘、有些宿命的味道,也就不难理解了。如“它等待我......又等待我......”“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你怎么理解的,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

明确:作者并不是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能够以平和而宁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这是一种身陷苦难多年之后的平静的苍凉。对死亡的舍弃意味着对生命的珍惜,对不幸的平静接受意味着对苦难的无条件地承受。

五、读张海迪写给史铁生的信《轮椅间的心灵对话》片段。

六、结束语

人为什么活着?史铁生没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实,离开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轨迹,离开了每个人独具的人生感悟,这样的答案近于废话。他只是说了,园神告诉他,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

而我想说,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仅此而已!史铁生在文章的最后说:“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说:要是有话我没说,史铁生,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话只适合收藏。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史铁生照片及地坛图片导入新课。 二、学生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三、指导自读: 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如何通过参观地坛,走出了自己的困境。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详读、研读、自由轻读和作业。

在详读部分,文章首先介绍了地坛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然后详细描述了地坛的景物描写对作者的影响。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此外,地坛向作者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作者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最后,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在研读部分,作者分析了自己为什么会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这两句话的区别。实际上,这两句话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在自由轻读部分,文章要求读者想象当时的情境,并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最后,在作业部分,文章要求读者抄写文中的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并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本文通过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表达了他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作者通过对地坛的描绘,展示了生死轮回、生命不衰败的主题。在地坛的变化中,作者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从而反思自己的处境,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地坛的变化与作者心情之间的关系,体会生命不衰败的主题。

(2)难点:帮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理解它们如何体现“不衰败”的特点。

3、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

利用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教学课时:一课时

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4、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课前播放音乐,让学生猜测音乐名称及作曲者。然后引入话题,介绍贝多芬的事迹,引出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

2、作者简介(幻灯片)

向学生介绍史铁生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创作成就等。

3、解题

介绍地坛(幻灯片)

展示地坛的相关信息图片,如方泽坛的形象,以及文字介绍,让学生对地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找出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过渡:他有什么见闻?

让学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并进行概括。

4、研习课文

(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

要求学生分别描述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的特点,如建筑风格、植被状况等。明确辉煌→荒芜的变化过程。

(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

引导学生分析“我”失魂落魄的心情以及地坛外形的荒芜与作者心情的契合程度。理解“我”与地坛一见如故的原因。

(3)进入地坛以后,作者发现它除了“荒芜”还有什么特点?(原文回答)

明确指出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点。要求学生分析哪些景物体现了这一特点,并解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过渡:以后15中他常常来,发现地坛对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请学生朗读第七段。

(6)“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有些东西”指的是什么?

明确:与“形体”相对的古园的“神”——永不改变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7)是哪些东西体现了古园的“神”?(朗读有关内容)

明确: 落日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幻灯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

配音朗读相关内容。

教师概括:人们可以改变古园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变;命运可以夺去“我”的双腿,但不能夺去“我”的意志。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的灵魂已皈依地坛,地坛成为一个精神的家园。他说,“所以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幻灯片)

(8)由上述内容整理出作者“对地坛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态度”两条线索:

亲近→喜爱→皈依

颓废→豁达→顽强

(9)在这样的一个古园中,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幻灯片)

明确:为什么生?怎么活?

(10)双腿的残废,使得史铁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这个时候,地坛勃勃的生机冲散了他想死的念头。史铁生说,他还要感谢卓别林大师,“卓别林”在电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个要自杀的少女时说了一句很棒的话:“你着什么急呀?”这句话史铁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灯片出示该材料,请一生模仿卓别林的语气——喜剧大师对死亡的幽默感。史铁生也具有这种幽默感,请学生找出类似的表述并齐声朗读:

“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11)请学生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讨论明确:不必急着死;不必害怕死。

(12)第二个思考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随,原文的二、四、五三部分作者超越自身,写来到地坛的其他人。他发现这世上有许多人在受命运的捉弄,在承受不同的苦难,而不仅仅是他一个,特别是苦难而伟大的母亲,教会了他怎样去面对苦难,怎样去生活。

(13)请学生自读读本中的相关内容,讨论地坛人物及他们对作者的影响。

5、总结:放音乐《命运》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以下是一份《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的示例,供您参考:

- 教材内容: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 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文章中对地坛的景物描写。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母亲深沉的爱,探究母亲与地坛的共性。

- 教学重点:精读文本,描写地坛之景和史铁生回忆与母亲相处的片段。

-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思考由“生”到“死”的复杂情感,传承中华文化中超越自我的顽强精神。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给作者带来了如此丰厚的精神馈赠,使他从不幸中走出来。因此,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他从心底发出感激之情:“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地坛——一个精神家园。

面对残酷的不公平命运,史铁生并非独自完成精神跋涉。他母亲的关爱和理解陪伴着他度过了一个个艰难时刻,帮助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当年,史铁生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他残疾、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悲伤和恐惧。然而,母亲却不知道如何为儿子做些什么。

母亲对“我”的关爱有着默默的爱与痛苦忍耐的特点。她深知儿子的痛苦,却无法摆脱生活的无奈。在第八节中,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的痛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史铁生的倔强和羞涩。

之所以如此感人地描绘母亲的形象,是因为作者设身处地地考虑了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生动地突显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课文中的《懂你》(多媒体播放)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母爱的伟大。联系课文和歌词,我们可以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对母爱的认识。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有:“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充分利用优越条件,用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

2. 通过本教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

3. 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本教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三、教学过程

1. 欣赏影音,创设情境。课前印发满文军的歌曲《懂你》的歌词,课堂上播放影音文件,以创设学习课文的情境。

2. 请学生朗读全文,体会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

3.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如何珍惜生命。

4. 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关爱母亲。

5.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课文,感悟文中所表现的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并学习课文的独特的叙述语言,提高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7.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让他们在感受亲情的过程中得到一次心灵的陶冶。

在这首歌中,歌词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爱意:“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的爱你/花静静的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这首歌的情感和主题与史铁生的文章非常契合。

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观察画面上的母亲形象,特别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并将其与史铁生文章中的母亲形象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母爱的内涵。

接下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史铁生的这篇文章,感受其中对母爱的深刻描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例如:“在史铁生的文章中,母爱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或者“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如此强烈地表达对母爱的怀念?”

在朗读课文之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前两段,以便奠定阅读的感情基调。接着,让四位同学朗读剩下的段落,其他同学则要认真倾听。这部分文字篇幅较长,抒写方式独特,朗读时要求能够充分展现感情。

朗读文章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从而理解史铁生在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情感。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悟母爱。例如:“如果你是文章中的‘我’,你会如何感受母爱?”或者“你认为母爱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这部分文字是以追思的形式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中有很多地方是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写出了在儿子截瘫以后母亲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为了更好地体会母亲的心情,我们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一起找出这些内容,并用心去感受。每个小组都要形成一份学习报告,归纳小组最后的一致感受。

例如,在第一个情节中,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这让我体会到:面对处于青春年华却失去了双腿的儿子,母亲也真够痛苦的了。可是,仅仅痛苦是无补于事的,还必须找出一种方式去让儿子纾解痛苦,于是儿子摇着车子出去“走走”,母亲没有阻止,但又担心儿子心里想不开:这是一种多么矛盾的心情啊!母亲就这么默默地承受着种种矛盾心情的折磨。

在第二个情节中,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中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段描述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第三个情节中,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这个情节让我深刻体会到母亲为了找寻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和坚韧。

五、探究学习

史铁生抒写母爱的方式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需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来研究抒写方式。史铁生对母爱的感受是深沉、独特的,抒写也是别具一格的。他的文本就像是经冬的小溪,虽水面冰封,但在冰层下面,却涌动着冒着温热的水气的溪水,这多像他们的母子感情啊!他的叙写是十分成功的。

《母爱》这篇文章以一种冷处理的笔法,展现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感激。文章中,作者以一个曾经被疾病折磨得几近疯狂的儿子的身份,追忆那些让“我”感到彻心彻肺疼痛的点点滴滴。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没有故作高明地避开矫揉造作,毋庸故弄玄虚,压制流动的笔触,冰封纵恣的情意。相反,他选择用平静的叙述,描绘出母亲艰难的生活处境,以及对母亲心理活动的猜测。在这些平静的叙述之下,母爱的博大深切逐渐显现出来。

虽然作者的情感是伤痛狂热的,但他却偏偏用克制的笔调,叙写了一次次缅怀母亲的场景。这种内敛的情感波涛,虽然没有情感的扑面巨浪那般激烈,但却能让读者经久不息地体验到其中的情感深度。

课后,老师鼓励学生们回想母亲关爱自己的细节,并邀请两三位学生口述这些美好的回忆。这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课后,老师还要求每位同学模仿史铁生的文章,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将帮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母爱的主题,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笔触去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课堂最后,老师播放了满文军的歌曲《懂你》,让学生们在这首歌曲的旋律中结束课程。这首歌歌颂了母亲对孩子无尽的关爱和理解,与《母爱》一文的情感基调相得益彰。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和模仿写作练习,学生们对“母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对史铁生的写作风格有了基本了解。相信他们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珍惜母亲的爱,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 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难点: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与厄运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品读探究

(一)品析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故事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古园的?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地时候。

2、“最狂妄年龄”指什么?明确:“最狂妄年龄”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在《地坛》这篇文章中,作者借助地坛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地坛的沧桑变化以及作者在其中的感悟;第二部分则通过讲述作者与母亲的故事,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珍贵。

3.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

4. “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5. “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三处。(第一处第3段,第二处第5段,第三处第7段)

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6. 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文中的“六个譬如”。语言特点:新鲜、奇崛而别致。

7. 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地坛:“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8. 作者对生与死的新的看法是什么?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过渡衔接:也就是人总归要死的,有生之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诊视生命,顽强生活。生命感悟: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顽强的活着是一种幸福。

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去的例子,在生活中举不胜举。

一、文章内容梳理

1. 第一部分:作者与地坛的故事

a. 作者在青春期时,因病瘫痪在床,对生命产生了悲观的看法。

b. 作者独自跑到地坛,思考生命的意义。

c. 作者在地坛的一次又一次的思索中,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

d. 作者的母亲一直在作者身边陪伴,给予作者无尽的关爱和支持。

2. 第二部分:地坛背景下的作者与母亲的故事

a. 作者在地坛感受到了母爱的深沉,从而理解了母亲对自己的爱。

b. 作者痛彻心肺地悔恨自己曾经对母亲的冷漠与不解。

c. 作者通过自问自思,体会到了母亲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

3. 明确主题思想:地坛使作者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作者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二、段落结构重构

1. 第一段:引出作者与地坛的故事,以及作者在地坛的思考过程。

2. 第二段:详细描述作者在地坛的思考过程,以及逐渐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3. 第三段:阐述地坛背景下的作者与母亲的故事,包括作者对母爱的感悟以及对过去行为的悔恨。

4. 第四段:明确主题思想,即地坛与母亲共同为作者解答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5. 第五段:小结升华,总结全文内容。

三、小结升华

1. 第一段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这两部分从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告诉我们: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了,是融为一体的。从主题思想上看,两部分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2. 从总体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的特点如下:地坛中的人们在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作者则在寻找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母亲则是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她的爱与支持让作者得以勇敢面对生死,找到了生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