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唐多令·柳絮》是一首充满了“缠绵悲感”的词。她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

薛宝琴的《西江月·柳絮》则被人赞誉为“声壮”,就源于她行万里路的胸怀与众不同。

薛宝琴的《西江月》和林黛玉的《桃花行》都讲述了梦醒后的惆怅和哀婉。不同之处是,林黛玉梦醒则命终,是人生绝笔;而薛宝琴的梦醒则是失落和遗憾,代表了贾宝玉离去之后的薛宝钗。这首词中提到了“汉苑”和“隋堤”,分别对应当下大观园姐妹相聚的“乐趣无穷”和往日美好与快乐。只可惜随着三春过后,春天终究随东风而逝。如今梦醒后,只仿佛在梅花树下睡了一觉,只见明月星汉,怅然若失。若是看“明月梅花一梦”,仿佛说的是薛宝琴自己的故事。是她对未来嫁给梅翰林之子的忐忑,与史湘云说得“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是一个意思。但薛宝琴终究是薛宝钗的影,当她提到“三春”时,就暴露了这首词写薛宝钗的本质。

“三春事业付东风”,实际上指出了对薛宝钗至关重要的两件事:一是贾探春与林黛玉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薛宝钗才等到嫁给贾宝玉的机会;二是金玉良姻距离当初还有三年,幕后推手是王家。就在贾探春和林黛玉离去之后。

刘姥姥讲述了“雪下抽柴”故事后,马棚失火和茗玉小姐的故事,也暗示林黛玉死于十七、八岁。薛宝钗以续弦之礼嫁给贾宝玉,给因黛玉、探春远嫁而病入膏肓的贾母冲喜,不久贾家大祸临头被抄家。

“杏子荫假凤虚凰”,梨香院三官故事指出黛死钗嫁、贾宝玉以续弦之礼娶薛宝钗。

二,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后,贾家先是被抄家,夫妻困难。随后贾宝玉在中秋时节感知到林黛玉去世,践行“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的誓言,不久后离家出家为僧,不知所踪。

薛宝琴的这首《西江月》就是回复贾探春与贾宝玉合作的《南柯子》。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贾宝玉告知将会在林黛玉死后,出家寻到妹妹贾探春和林黛玉的坟墓,再践行第二十三回“驮碑一辈子(守墓余生)”的誓言。

贾宝玉离去后,留下薛宝钗在家苦等丈夫不归,只得“明月梅花一梦”。当日菊花诗的《忆菊》:“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薛宝钗和贾探春“射覆”,“鸡窗”“鸡人”“鸡栖于埘”等,都是她在贾宝玉离开后苦候丈夫归来的写照。

此处还需要注意《西江月》词牌正体,薛宝琴之所以代薛宝钗写了“西江月”,还在于柳永的《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同样是借一个梦,写出渴望觅得如意郎君幸福余生的感情。其中“渴盼丈夫”之离丧苦,分明就是薛宝钗的心路历程。

薛宝钗在“三春去后”得偿所愿嫁给贾宝玉,所以叫“三春事业”。可惜“付东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意思,终究得到后失去,只留下梦醒后的怅然若失。

此处失望的是薛宝钗而不是薛宝琴。宝琴只有待嫁新娘之忐忑。“三春”则点出“丧败”属于薛宝钗。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春尽时多少人家庭院里百花凋谢,谁人家里门帘、窗帘上沾满带着清香如雪一般的柳絮?江南江北的“隋堤路”都是相同的晚春残景,让经历过离愁痛苦的伤心人更添伤情恼恨。

薛宝琴当日在《广陵怀古》中就借了隋堤影射过秦可卿,这里偶提一句。闲言少叙,上半首词提到汉苑和隋堤的柳,却没有写到柳絮,反讲了没有“梅花”的梅树,烘托出形单影只的孤寂。下半首的“几处”“谁家”,借疑问又表明词人自己没有“陪伴”的遗憾。落花坠落庭院,柳絮粘挂帘栊这种事,与她都没有关系。她问“谁家”、“几处”,其实就是羡慕人家拥有。反观薛宝钗没有。岂非就是贾宝玉离去后“雪洞”一般的孤独和寂寞?落花和柳絮都是“重复”得到,奈何薛宝钗已经失去。

薛宝钗的《西江月》是替薛宝钗回应林黛玉的《唐多令》和贾宝玉的半首《南柯子》。他们双宿双飞,她则苦守在家里。

其中“渴盼丈夫”之离丧苦,分明就是薛宝钗的心路历程。 薛宝钗在“三春去后”得偿所愿嫁给贾宝玉,所以叫“三春事业”。 可惜“付东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意思,终究得到后失去,只留下梦醒后的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