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成功,并非业内人士的鼓吹,市场的反馈数据无一不显示着它的受欢迎程度。从问世起,它的总销量逾5亿册,有70多种语言的不同版本,所改编的8部电影的全球总票房也超过了77亿美元。在英国演艺界还有一种这样的说法:演员分两种,演过哈利·波特的和没演过的, 所以从中也可以看出《哈利·波特》在英国的影响力。

除了J·K·罗琳细腻的文笔,鲜活立体的人物,天马行空的想象,埋藏在每一句咒语每一个名字中的设计与心思之外,整部作品的真实感、陪伴感和疗愈作用贯穿始终,与现实生活相交织,并用魔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哈利·波特》为什么长盛不衰?首先,它拥有庞大的世界观。在跨越1600多年历史的魔法世界中,巫师与麻瓜并存,人与家养小精灵、马人、巨人等共生,规则、律令、自然规律所代表的边界,无一不在延展着小说的广度和深度。无论是金庸创造的武侠江湖、刘慈欣笔下的三体宇宙,还是托尔金的中土世界、漫威宇宙的英雄谱系、冰与火之歌的维斯特洛大陆七大王国,在这些巨著抑或成系列的漫画及电影中,都有着新鲜的时空维度、可延伸的故事体系、复杂的人物关系,并遵循一套逻辑自洽的运转规则。

其次,它能激发想象力。有人说成功的儿童文学,第一要素就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而《哈利·波特》已经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在书中可以看到许多西方文学经典的元素,从罗马史诗、希腊神话、狄更斯小说,到东方的民间传奇,某些精彩的故事原型和描写素材,都创造性地“转化”为这部小说的组合件。

第三点,就是亚文化表征,脱离现实的反叛幻想空间。《哈利·波特》的故事虽然是一部儿童文学,但对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群体仍具有极高的吸引力。哈利波特的核心内容是创造了一个空间,一个有英雄、有反派、有神话元素的幻想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内,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现实生活中的重担,加入巫师们的冒险,借此获得愉悦体验,并在基于其上的文化趣缘群体的社交中实现自我建构与认同。简单来说,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技能找到儿童文学版的温馨童话,也能知晓成人世界的残酷物语。在纪录片《J.K.罗琳:生命中的一年》中罗琳本人说法:“《哈利·波特》系列的主题是童年迷惘和冒险,在魔法和奇幻下藏着严肃的道德寓言——善恶爱恨生死” 。

第四部分我要来讲一下价值观。《哈利·波特》系列所提倡的那些品质和它具备故事风格都在塑造这代人的价值观念。比如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邓布利多就有着真实的政治立场。他提倡宽容氛围从支持麻瓜与“纯血”巫师平等即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他也反对暴力与酷刑一直针锋相对伏地魔独裁者代表。超然于现实却又与现实世界有所勾连这或许是人们热爱《哈利·波特》系列另一个缘由之一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作者J.K.罗琳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故事一样,不在乎长度,而在于质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哈利·波特》这部作品所带来的改变。这部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还对电影、游戏、玩具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这部作品还启发了许多人创作自己的魔法世界和奇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