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房子是怎样的布局呢?你知道吗,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住上了“三室一厅”。

上文说到,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河南郑州正处于它的中心地带。在这里,黄河的岸边,有一座距今数千年的古村落——“仰韶文化”大河村。今天,我们跟随着时光机,来到大河村帮他们盖房子。话说大河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最近啊,他们需要很多新房子......

这就是他们理想中的房子。还不错,是吧。这样的房子要怎么才能盖起来呢?

第一步:平整地面

选址后,先把地面的泥土整个翻一遍,去除上面的植物、杂物和石块,然后整理平整。

第二步:挖基沟

在平整后的土地上,丈量出房屋的大小,并沿着房屋的轮廓线挖掘出一圈圈的基沟,这里面是要构筑墙体的。墙体构筑于地面之下,方能保持稳固。

第三步:捆木桩

在基沟内,先埋入竖向的木桩,这就是墙体的骨架了。然后,在用一些横向的树枝把墙体整个捆扎起来使其更加稳固。

第四步:糊泥巴

在捆扎好的墙体上涂抹泥巴,最后糊出整体的泥巴墙。这时候这个房子的大框架和大结构就有了。猜猜下一步干嘛?

第五步:夯地面

墙好了,紧接着要把室内的地面继续平整并且用大的石块,不断的砸,一直到砸的非常硬非常紧实,这个过程就叫夯筑。

第六步:堆柴火

???堆柴火,是要干吗!

第七步:烧房子

还没建好就要烧?什么情况?想干嘛?哈,这是大河村村民的智慧结晶哦。你想想看,你小时候用泥巴捏出来的东西是不是遇到水会融掉,房子如果仅仅用泥巴糊起来,下雨之后是不是慢慢会被冲垮呢?继续想,先民们的陶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是不是发现,泥巴在火里烧制后,会变硬而且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呢。所以呢,火烧房子,就是希望墙面和地面能够变得更坚固而耐用。

第八步:搭屋顶

墙体和地面烧制好之后,就开始用长长的木头做屋顶的梁柱,然后铺上草做的屋顶,一间新房子就盖好了,新的生活故事就可以开始啦。

【穿越时空的......】

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件神器的东西,你看,这又是什么?

什么,你说这是我从拆迁工地拿来的水泥块?!

不得不说,是挺像的。但这确确实实是有着几千岁的水泥块的老祖宗。这个呀,是大河村村民的独特发明,他们用黄土、大沙和一些其他物质配成一种三合土,用水搅拌均匀之后呢,就用它制作地面,经过烧制之后就会变成这样。不仅看起来像水泥块,其硬度也和水泥块很类似。超过现代技术几千年的发明,我们的祖先很厉害吧!叹为观止。

【发掘出的三室一厅套间】在现今大河村遗址的发掘过程中,不仅揭示了一种独特且富有智慧的建筑工艺,还在一处距今约五千年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个三室一厅的套间。这可能是大河村的族长或村长的房子。下图展示了大河村遗址的现场情况,请您仔细观察一下,分辨出各个空间并思考您会如何布置和使用这些空间。

【南方与北方民居差异】

我们都知道,南方和北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对住宅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黄河边和长江边孕育了早期文化,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原始建筑形态——“木骨泥墙”和“干栏式建筑”。随着人们的迁徙,这些建筑形式逐渐演变成中国历史上持续存在的十几种不同民居形式,以适应各种环境和气候。

现在请猜猜看:“木骨泥墙”和“干栏式建筑”分别代表了南方和北方的哪种民居风格?

答:木骨泥墙是北方建筑样式。北方民居的墙体以木为骨,草为筋,泥土为主要材料进行砌筑。经过火烧处理使墙体更加坚固。这种建筑工艺被称为“木骨泥墙”,是中国北方标志性的建筑风格之一。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工艺,使得大河村遗址中的房屋在经过5000多年的岁月洗礼后,依然有1米多高的墙体屹立不倒。

在接下来的一期内容中,我们将借助时光机的时光速览功能,回顾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矮小的茅草屋,一步步演化发展成为各地不同的民居形式,最终繁荣昌盛的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