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摘野果、蔬菜以及狩猎野兽为食。虽然餐具在此时已经出现并趋于成熟,并且人们也已经吃上了烤熟的食物,但是从饮食角度来看,基本上遵循了采摘野果、蔬菜以及狩猎野兽的规律。在中国蓝田人、西侯度人、元谋人等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已经有火的使用记录。因此,吃到熟食并不成问题。

如果您想穿越回新石器时代,建议您带好打火机。主食方面,黄河流域及其他北方地区以粟(小米)、黍(大黄米)为主食;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则主要种植水稻即大米。肉方面,除了野外进行狩猎之外,有了更安全简单的方法——从圈里抓。虽然有危险(牛踢人,猪咬人),但是从猪圈里抓猪和从野外抓野猪,难度还是降低了很多。

在猪圈周围没有发现人类的居住遗迹,如灶炕、生活用具等,表明与人类居住区有较好的隔离。此外,坑内的灰土层为粪便,而姜寨一期遗存出土的动物遗骨为猪和狗,说明狗一般不需要圈养,这很可能是猪的房子。

虽然这个猪圈与现代化的猪圈相比简陋得多,但先进的饲养方式已经出现,能解决不少问题。因此,当时的人们每天起床后,只要去猪圈转一转,看看可爱的小猪,幻想一下炖肉的味道,美好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然而,这种想象过于美好。经过研究人员的调查,发现西坡遗址样本的猪至少有244只。再结合该遗址人口密度以及人群占用遗址时间的估算,研究人员得出:西坡先民每人一年消费大约0.5头猪,差不多刚好半扇猪的样子。

此时的你可能哭晕在猪圈边,想吃肉怎么办?拿起武器出去溜达溜达,看看有没有倒霉的动物被你抓住吧。穿越前记得学一学《母猪的产后护理》。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虽然有畜牧业,但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他们开始捕获各种能吃的(或者看起来能吃的)动物,如鹿类动物、野兔、狗、豺、狼、猪、虎、貉、獾、熊、熊猫、象、犀牛、马、野牛、狮、豹、羚羊等各种鼠兔、鼠类、獏、猕猴等等。

这些动物在那个时候也是食物(图片来自原网络)。远古人类逐水而居,因此水中的食物必然成为餐桌上的一员。中国吃鱼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西侯度遗址出土的鲤鱼化石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与中国古人类有关的鱼类化石。河流中的鱼作为食物,既没有陆地生物那么危险,也不太需要剥去皮毛。

新石器时期的鱼镖(图片来源于网络)

吃河龟的习俗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也发现了龟的遗骸,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所发现。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上海地区崧泽文化的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的蟹壳。双堆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蚌壳,有的还有加工过的痕迹。

简单来说,除了一些保护动物和你打不过的动物之外(比如老虎),新石器祖先的肉类食谱和今天的差不多。所以,不用太过担心自己能不能吃的习惯的问题。

蔬菜与水果的种植难度其实远远低于种植粮食。今天我们在田间地头都可以种点白菜和大葱之类的。但是从没听说哪户人家在自己的阳台上种水稻。

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我国史前时代已经有人工种植的蔬菜:白菜、芥菜(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油菜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葫芦 (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蚕豆 (杭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以往认为蚕豆产地是里海南岸或非洲北部。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也是蚕豆的原产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人吃的水果或坚果,大约有甜瓜、花生、桃、梨、枣、橡子、栗子、榛子、松子、桑葚、朴树子、杏、橄榄、核桃、梅等。其中甜瓜、花生、栗子、桃、杏、梅等属人工栽培。

除了食物之外,还有酒的出现,虽然并没有真正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酒,但是数量巨大的陶制酒器也意味着制酒业的发达。这种酒和今天的白酒差别很大,推测其味道有点像醪糟,酒精度没有多高,且保留了相当大的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