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治世和盛世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等,两个指头都能数得过来。个中原因就是,君主专制集权统治下,依赖自身和德行约束,明君是不可能量产的。说到明君,汉朝开国前几代的皇帝绝对是当仁不让的。刘邦吕后传下来的与民休息、轻薄赋的政策,到了汉景帝这儿进一步发扬光大,汉朝国力得以稳中变强,才有后面汉武大帝讨伐匈奴的伟业。不过汉景帝对于汉朝的影响不止于此,因为他无心插柳的缘故,另一位主宰时代风云的明君,才有出生的可能性。这种隔代的缘分,与汉景帝的妃子程姬有关,还间接创造了一个成语。

在历史课本中,汉景帝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强,尽管他是个明君。说到文治,汉景帝只是遵循文帝在位时已经定下来的方针政策,说到武略,汉景帝远不如他的儿子汉武帝那么雄才大略。那么汉景帝真的那么不重要吗?其实不是的,他是汉朝从初期酝酿到中期强盛的连接人物,可谓承上启下,在其间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特别是在启下这一块,汉景帝着实给他儿子铺平了道路。

汉朝初年的皇帝最头疼的莫过于这两件事:一是匈奴的侵扰;二是同姓诸侯王。自从战国后期起,匈奴就不是个善茬。经常趁着中原内乱做着趁火打劫的事。强大起来后更是不把中原王朝当回事。汉高祖刘邦曾经想教训匈奴一下但低估了匈奴的实力。连番小胜让刘邦产生错误的判断于是长兵直驱想要一举打败冒顿单于领衔的匈奴军却不想中了敌方的诱敌之计被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终靠着陈平的奇计谋略刘邦才得以化险为夷从此汉朝与匈奴由攻势转为守势到了汉景帝手里的时候国力经过几代铺陈已经趋于强盛但是汉景帝并没有贸然行动与匈奴决一雌雄而是继续实行与匈奴修好的和亲政策彼时的和亲可不是什么主动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带有屈辱性但是汉景帝都忍了只有隐忍才可以实现最终的政治目的汉景帝从自己眼神锐利的儿子身上看到了希望因此他继续着一件事——攒家当当然攒家当之余对于国内发生的事情汉景帝可是没有闲着一心想着永除后患这个后患就是同姓诸侯王这些同姓王族并没有安分守己而是随着实力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这段文字讲述了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历史背景,以及汉景帝对汉武帝的影响。在晁错的建议下,汉景帝谋定着削藩事宜,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也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叛乱。汉景帝在牺牲晁错之后,以退为进命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为汉武帝的千秋功业铺平了道路。没有汉景帝的苦心经营,运筹帷幄,就没有汉武帝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大业的成就一般都得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汉景帝的时候,时机还没有成熟,自然不如武帝那么光辉耀眼。

此外,这段文字还讲述了程姬与唐儿之间的故事。程姬是汉景帝非常宠爱的妃子。有一次,景帝处理政务劳乏之余,就想和程姬共赴云雨,以缓解心头的压力。但是好巧不巧,程姬月事当头,来例假了,不能和皇帝行云雨之事。因为一旦回绝,就会面临失宠的风险。于是程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让自己的心腹宫女代替她侍寝。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大前提:汉景帝性情仁厚,对程姬的宠爱也是无可比拟。因此程姬才会有恃无恐进行暗箱操作。

汉景帝因为程姬与唐姬姐妹的故事赢得了史家们的赞誉,而隋炀帝却因宫婢的“程姬之疾”更加臭名昭著,同样倒霉的还有那位荒淫无度的金海陵王。

在《史记》中,有详细的记载了这个事件。因为古人比较忌讳月事,后来古人就把月事称为“程姬之疾”了,也是因为这个事件得来的。 汉景帝召幸程姬,适逢程姬有月事,不愿进侍,就把侍女唐儿加以装扮,使她夜晚进侍皇上。皇上醉酒不知内情,以为是程姬,就和她同床了,于是侍女唐儿有了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