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由于广西的工业化程度很低,近代工业几乎空白,日用工业产品除了火柴可供需要外,其余几乎都从外省调进。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发展广西工业,党中央做出沿海工业城市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决策。于是,从1956年12月上海大东印刷厂迁往广西南宁开始,之后的14年间,陆续有26家企业约3000名职工,连同家属8000多人,分5批离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远迁广西,无偿支援广西的工业建设。这些人到广西后,为广西带来了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等等,填补了广西工业的许多空白,对广西工业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采写此文,感谢上海支边企业,感谢上海支边职工。

“阿拉家在南宁。”每当别人问起包善美家住哪里时,今年81岁的包善美老人总是这样说道。她曾经是上海大东印刷厂的职工,1956年在上海支援广西建设的浪潮中,当年29岁的包善美毅然乘坐上南下的列车,随厂迁到广西南宁市。 “乡音未改鬓毛衰”,50多年转瞬即逝,如今第一代上海支边工人大都已是花甲老人,谈起支边的往事,他们感慨万分,那些人、那些事犹如发生在昨天。

整厂举家奉命迁到南宁

坟地荒地上建起大工厂

谈到1956年以前南宁的工业,广西民族印刷厂(以下简称民印厂)上海支边老师傅陈云志回忆道:“就以印刷业来说,当时南宁只有一家人民印刷厂,生产效率低,印刷质量不高,只能印一些简单的表格或发票等,连学生的课本都不能印制。”

为支援广西印刷业,当时周恩来总理特别指示上海市将前身为大东书局的大东印刷厂迁往广西南宁。大东书局在当时与商务书局、中华书局、正中书局并称为上海四大书局,可见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视这次迁厂支边的行动。当时的迁厂方针是“先生产再安家”,一到南宁工人们就立即投入到民印厂的筹建工作中。他们自己动手组装从上海运来的机器设备;不到3个月时间民印厂就正式投产了。

在来到南宁之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应对困难的准备。然而,当我们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才发现这里的条件比我们想象的要艰苦得多。

民印厂上海的老师傅孙阿炎回忆起他初次抵达南宁的情况,至今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候,南宁还没有明秀西路这个名字,工厂所在的地区主要是坟地、荒地和果园。工人们都住在木板楼里,一家几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而且,几户人家之间的距离非常近,通常是几户人共享一个厕所和厨房。”

这段话可以重构为:

在来到南宁之前,我们都做好了应对困难的准备。然而,当我们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才发现这里的条件比我们想象的要艰苦得多。

民印厂上海的老师傅孙阿炎回忆起他初次抵达南宁的情况,至今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候,南宁还没有明秀西路这个名字,工厂所在的地区主要是坟地、荒地和果园。工人们都住在木板楼里,一家几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而且,几户人家之间的距离非常近,通常是几户人共用一个厕所和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