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档案

1926年7月,北伐革命军势如破竹地南下。在江西战场,军阀孙传芳部溃败,北洋政府浙江省省长夏超宣布独立自治,支持北伐军。中共上海区委根据这一有利形势,决定在上海举行工人武装起义,配合北伐军占领上海。1926-1927年,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孙津川等吴淞机厂(戚机厂前身)工人和全上海工人一起,写下了中国工人斗争史和铁路工人运动史上的光辉一页。

红色故事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戚机厂”)北厂门前,第三次武装起义纪念碑静静矗立,铁路工人纠察队员的雕像炯炯有神地注视着远方。原戚机厂工具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汉明和老工友们回到这里,深情讲述了这座纪念碑背后的往事。

吴淞风云,两次起义终告失败

在张汉明的讲述中,记者仿佛回到了1925年的上海。戚机厂的前身是上海黄浦江畔的吴淞机厂,“讲戚机厂的历史,首先要讲工人的历史。讲工人的历史,就要讲共产党如何在工人运动中发展的历史,一切都要从当年的吴淞机厂工人运动说起。”张汉明说。

1925年,中共吴淞机厂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由孙津川任党支部书记。1926年10月23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一次武装起义。吴淞机厂工人和吴淞永安二厂、中国铁工厂等工厂工友一起罢工,但很快被吴淞要塞司令部和吴淞镇东、西警察署的反动军警镇压下去。1927年2月,北伐军占领杭州、嘉兴,军阀孙传芳部节节败退。为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中共上海区委决定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2月22日,上海工人统一行动,罢工人数达36万人,但因计划被泄,北伐军停止前进,起义又一次被敌人镇压。

为吸取前两次起义失败教训,夺取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专程去吴淞机厂,找孙津川等工人骨干谈话。此时,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主要领导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简称特委)成立。3月2日,周恩来在特委会上分析了上海地区的军事形势后,提出要注重铁路罢工问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介绍了吴淞机厂工人筹备罢工情况。3月7日,中共上海区委为便于在起义中统一指挥和行动,把全市工会划分为22个产业总工会,铁路为第9产业总工会,由孙津川负责领导。

3月5日,吴淞机厂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率先罢工。在他们的带动下,罢工的铁路工人达1000余人。其间,以吴淞机厂工人为骨干的上海地区铁路工人积极行动起来,投入起义前的战斗准备。

暗夜明灯,齐心协力夺取胜利

在1927年3月21日这一天,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打响,起义军占领了上海近郊的龙华。周恩来、赵世炎担任正副总指挥,全上海共划分为7个作战区域:南市、虹口、浦东、吴淞、沪东、沪西和闸北。其中,南市起义是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重要战斗。

在南市起义中,吴淞机厂工人表现得勇敢顽强。大队长孙津川的礼帽被子弹打了一个洞,中队长周长福左臂负伤,工人纠察队员仇启昌右脚“挂彩”仍坚持战斗。由于各路工人纠察队的英勇作战,4小时内就取得了胜利。战斗胜利后,孙津川立即组织纠察队交通班准备抢修铁路、整修机车。下午4时,吴淞机厂司机赵刚扬等到南站机车房开出一台机车,200多名铁路工人纠察队员在机车上插上红旗,分乘5节客车驶往龙华,欢迎北伐军。22日下午,孙津川亲率交通班成员,由南站乘专车至徐家汇、麦根路等处修路,使北伐军顺利开进上海。

除了孙津川,吴淞机厂还涌现了一批英勇参加工人运动的战士。年仅24岁的王桂荣在敌人溃逃时,追击到宝山路铁路道口旁的一个碉堡前,看到碉堡里伸出一面白旗,他边喊“缴枪不杀”边冲上去夺机枪。这时,碉堡里的机枪突然响了,一排子弹扫过王桂荣的胸部,他误中敌计,壮烈牺牲。“王桂荣牺牲时,才新婚5个月啊!”张汉明感慨道。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最终夺取了胜利,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人武装起义成功的典范。这场战役中,以孙津川为代表的吴淞机厂工人成为上海地区铁路工人中的一支中坚力量。1928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审查委员、中共南京市委书记的孙津川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雕像落成,英雄情怀永记心间。1936年,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为保护吴淞机厂劳动成果,厂址从上海迁入常州戚墅堰,从此便有了戚机厂。张汉明的父亲作为第一代工人,参与了浩大的迁厂工程。在父亲的感染下,张汉明很爱听革命故事,有时候还会用小本子随手记录下来,形成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一个世纪的风雨兼程中,戚机厂工人用执着的信念、不屈的品格,诠释着中国工人吃苦耐劳、心系家国的伟大情怀。1949年2月,戚机厂工人发动了“反饥饿,求生存”的二月大罢工,这是常州历史上重要的工人运动,一度中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交通命脉京沪、京杭两线,鼓舞了人民群众与敌人作斗争的信心。

张汉明告诉记者,现在的戚机厂里有不少当年从上海过来的工人后代,他们都在常州扎了根。1960年,为了号召广大铁路工人不忘历史、艰苦奋斗,戚机厂决定建造一座纪念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纪念碑,塑造当年参加武装起义的铁路工人纠察队员的英勇形象。雕像由浙江美院的学生设计创作,这位工人代表笔直站立,目视远方,挎着一杆长枪。雕像完成后,首先安放在工厂党委老三楼,为了让更多人瞻仰革命烈士的风采,1983年,雕像搬迁到戚机厂北厂门前。“那年正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60周年,戚机厂举办过数次长跑活动,几百人绕着厂区跑步,第三次武装起义纪念碑是必经之地。”张汉明告诉记者。

如今的第三次武装起义纪念碑,已经在风雨中见证了戚墅堰的许多重要活动。行至戚机厂不远处的花溪公园,一座孙津川坐像映入眼帘,张汉明和工友谢建平、郁唯明请记者在革命烈士宣传栏前给他们留下一张合影。“我们一家三代都是戚机厂工人!”张汉明拍着胸脯骄傲地说。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戚机厂人效仿先辈的动人精神,在戚墅堰大地上延续着往昔的情怀与责任。

红色感悟

郑晨 遥观中心小学五(3)班学生、武报小记者

三次武装起义的历程,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昂首瞻仰矗立在戚机厂北厂前的雕像,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惊心动魄的起义。孙津川、王桂荣等人因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无数这样的感人事迹一下子燃起了我心中的热血。没有党的领导,没有革命先烈的英勇献身,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失败不可怕,吸取失败的教训,照样可以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