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与野兽》是一部改编自迪士尼经典动画的电影,尽管它可能无法达到1991年动画版的辉煌成就,但毫无疑问已成为2017年的热门电影之一。作为一个对这个特殊童话故事痴迷已久的人,我非常期待这部电影。

这个故事并非一开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童话情节,而是一个源于丘比特和普赛克的经典神话。在这个神话中,普赛克以其美貌激起了维纳斯的嫉妒之情,后者派遣她的儿子丘比特去惩罚普赛克。然而,丘比特却被普赛克的美貌所迷住,无法抗拒她的魅力。在阿波罗的命令下,普赛克被她的父亲,国王献给了一个怪物。她被带到了一个辉煌无比的宫殿里,每天晚上在黑暗中同一个她承诺永不去看的爱人在一起,她以为黑暗中的爱人就是那个怪物。

当她被说服去杀掉怪物的时候,那被偷偷带进房间的烛火揭示了一切:原来她的爱人就是丘比特。丘比特因为普赛克的不守信而勃然大怒,一气之下便离开了。伤心的普赛克必须想办法安抚嫉妒的维纳斯才能赢回爱人。她最终成功了,在丘比特的恳请之下,她也顺利地列入不朽的诸神之位。这对灵与肉的结合,还有了一个孩子——愉悦(Pleasure)。

这一情节被写进了加布里埃尔·苏珊·巴尔博特·德·维伦纽夫于1740年的作品,这是最早版的《美女与野兽》。从挪威的童话故事《东边的太阳,西边的月亮》,到2015年的畅销奇幻小说《荆棘与玫瑰之庭》,同样的情节被冠以不同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讲着。最初由精神分析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所说的这一类“动物新郎”(animal groom)故事,原本是要消除贞洁的新娘对性的担忧,但在《美女与野兽》中这一初衷却被一再改变了。

这一类故事的早期演绎是令人厌恶的,艺术家们趋向于展现一个陷入丘比特的爱情中而神魂颠倒的普塞特,却没有展示普塞特作为一个积极的主人公,凭借自身努力去赢取爱情和神圣地位的一面。然而维伦纽夫夫人的版本,也是众多小说和电影依据的版本,提出了一个观点——“真心结合的婚姻”。她的野兽必须学会表达自己的心意才值得被爱。这样一个模式在塞缪尔·理查森的小说《帕米拉》,甚至在《傲慢与偏见》中都能听到回响:骄傲、富有的达西要想赢得机智、好学的伊丽莎白·班纳特的心,必须先展示他自己那真正善良的一面。

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小说《阿亚拉的天使》(Ayala’s Angel)让他的女主人公——她贫穷却饱含理想主义精神——拒绝了尊贵的斯塔布斯上校,只因他那短而硬的红头发和不好听的姓氏。但是在经历了很多事情后,女主人公才明白斯塔布斯上校就是自己一直在追寻的、真正的光之天使。

类似地,在科克托1946年执导的精巧而梦幻般的电影《美女与野兽》中,故事也聚焦于贝儿唤醒野兽内心深处的善良,而非野兽经历了什么改变。安吉拉·卡特认为必须将《美女与野兽》的故事看作是“一个文学童话”。她在其很具颠覆意义的作品《老虎的新娘》中主张美女需要野兽,正如野兽也需要美女,二者相辅相成。迪士尼卡通因此出乎意料地成为迄今为止最好的版本。

迪士尼中的野兽最开始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富孩子的化身,直到爱将他变成一个勇敢、大方、具有牺牲精神的英雄。甚至当女性主义者、好读书(非常循规蹈矩)的贝儿改变并爱上他时,野兽这一角色的光芒也颇为抢镜。

今年我写了一则中篇小说,借鉴了《美女与野兽》这一题材。《你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You)是关于一个被剥夺了一切、处处躲避谋杀的少年的故事,他认为自己像野兽一样被逐出家园,改变他的是爱和阅读。这个故事是童话的另一个版本。阅读现在变成了童话自身的一部分,这或许反映了故事是怎样塑造我们的。

欢迎你来到界面文化微博找我们,请点击这里【ID:BooksAndFun】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