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钰坤执导的电影《心迷宫》原名为《殡棺》。在影片上映前,忻钰坤为了避免被误认为是恐怖片,决定将片名改为《心迷宫》。这个名字的灵感来自于剧本中的一个概念——“迷宫”,以及电影海报的设计。此外,忻钰坤还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向科恩兄弟的处女作《血迷宫》致敬 。
电影《心迷宫》的导演忻钰坤在接受凤凰娱乐采访时表示,为了让这部电影与观众有更多的接触,他们做了两处改动。首先,在片尾加了一段字幕,交代父子最后要去“自首”。这是第一处改动。第二处改动是将第一章进行了缩减,因为第一章主要讲述的是父子矛盾的建立。
忻钰坤表示,最初他在家自己剪辑时,没有太多专业意见给他,他觉得那样表达是最清楚的。但后来发行公司给他的建议是第一章太拖沓,因为最华彩的地方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如果真的面对大众的时候,可能观众看不完第一章就走了,因为他觉得没有意思。于是他就把第一章父子矛盾的建立稍微浓缩了一点,所以原来可能有三四场戏,现在只留了一两场,而这是唯一缩短时长的部分。
关于结尾,原本电影还有“白虎烧香”的段落,但起初确实也有很多观众在看完后表示:“我觉得‘父子在棺材前对视’时结束整部影片是最好的,因为那个情绪是最棒的。”忻钰坤认可这个建议,他还想既然有机会重新修改,那就把“烧香”剪掉就好。但由于审查原因,他后面必须要加“自首”的字幕,否则所有建构的东西都会被那个字幕毁掉。因此,他选择保留原来那场戏。
此外,忻钰坤表示,其实那场“烧香”的戏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它是把整个主题又拉起来了:关于宿命、关于命运的解读到底是什么样的。最后其实机位是处在一个神像的视角,它看着白虎走出去,又有很多人来烧香,其实是在说这些芸芸众生的命运会是怎样的。
电影《心迷宫》总共花费约200万元人民币,拍摄地在河南平顶山的叶县。前期拍摄仅花费170万元。当时由于预算不足,忻钰坤在家自己剪辑了半年,最后剪出一版成片,并将其送往First影展。后来因为要在影展放映,他又借了一笔钱,总成本大约为200万元。可以说这是一部微成本的影片。
忻钰坤坦承,《心迷宫》的故事来自他和制片人在饭桌上的聊天。他表示:“我被诺兰的处女作《追随》深深吸引。”
他讲完故事后,我觉得五雷轰顶一般。那个故事一直停留在我脑子里,我觉得特别棒。他的故事里有犯罪、悬疑、黑色,还有一些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他说你有没有兴趣把它写成剧本?我说好啊,但我当时想这是块璞玉,我需要想清楚到底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来切它,如果切不好就浪费了。
这个故事原形是这样的:它发生在90年代初,河南以及全国很多农村中的青壮劳力都去外地打工。但因为当时交通、通讯不便利,所以很多家里面的孩子进城之后就跟家里失联了。有一些人是在外面挣了钱不回来,但也有一些人确实是在外面遇到了不幸,就失踪了。然后有一年过年,在这个村子的河里发现一具烧焦的尸体,当时村民是报了警的,但因为那是个深山里的村子,警察在出警的时候又恰巧出了意外,所以当时使那个村子处在了真空状态,因此所有的村民都来认尸,其中有一家人就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包括钱包什么的,断定尸体是我们家的孩子,于是这家人就拉回去了,拉回去准备下葬时,他儿子回来了。家人就问:你怎么回来了?孩子说,我回来过年啊,结果到长途汽车站我钱包被偷了,我没钱坐车,就只能走回来了。当时这家人家由悲转喜,就又把尸体送了回去。这时隔壁村子又有一个人说:尸体有可能是我们家的,他们又给拉回去了。就这样棺材转了三家人,直到警察来了才把这个案子破了。
真实情况是怎么样呢?其实就是一个女孩骑车去她亲戚家送东西,结果路上碰到了一个她以前的小学同学,而那个同学又带着他另外一个朋友来村里玩。那个朋友想对这个女孩非礼,结果她这小学同学不同意,两个人就打起来了。结果她小学同学误把他那个朋友给杀了。杀了之后两个年轻人就私自毁尸灭迹、焚烧尸体。之后两个人就跑到城里了。最后绕了一圈俩人又回来自首。最后就算抓到真凶了。
这个故事最吸引我的就是“一个棺材换了三家人”的概念。因为在我们传统概念里面死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这里会融进多少悲欢离合 。而在我2013年决定开始写这剧本的时候又发现如果故事是发生当代这一个电话就解决了很多问题了我
在改编时只保留了“一个棺材换了三家人”这个核心概念剩下所有的人物关系和人物背景全部重新编并且加入了父子关系留守家庭家庭暴力还有婚姻的问题我觉得这可能都是让观众看上去会觉得有共鸣、有认同感的东西
忻钰坤:谈到《心迷宫》多线叙事的结构,有人说我模仿了昆汀、诺兰、盖-里奇那些欧美名导的作品,你对这一说法怎么看?
忻钰坤:我确实是挺早以前就开始关注多线叙事电影的,因为我相信很多影迷都会同意:当你阅片量上去之后就会发现:今天我们其实有大量人物情感、人物关系都是被反复用的;只有好像在叙事结构上可以做出一些花样来。所以当我很早以前看到诺兰拍完他的处女作《追随》和《记忆碎片》之后,我觉得原来这种方式其实很有意思,而且当你的观影经验多了之后,你可以玩味其中。再后来2006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石头》出来之后,我当时真的是看完就拍了大腿,觉得太好了!我觉得中国导演只要有人做,而且当时观众也是一片叫好。
但当时我也看到一点:叫好的都是观众,但出来说风凉话的都是业内人。我很明白那个心态,包括今天很多观众在去聊说某个影片抄什么像什么的时候,我很明白:他那个心态是用来炫耀自己的阅片量的。你想想,如果是我和我一个朋友去看某部电影,朋友看完说:“哎呀太棒了,这片子太牛逼了,真有意思。”那你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呀,我早看过比这更牛的了,那谁谁早这么拍过了。”这也是一种人性。换句话来讲,你说到今天影史百年以来,有什么东西是从来没有人拍过的?没有了。有的时候你觉得某个电影特别新颖或者特别奇怪,可能还是你看的太少。当年像什么《罗拉快跑》出来之后,大家拍桌子叫好,但你还是知道之前它早就已经有另外一个更早的原形在那儿了。
凤凰娱乐:这部电影的演员都是从哪里找到的?
忻钰坤:我们演员都是在河南找的当地话剧团、歌舞剧团的演员,也找了一些当地有过电视剧表演经验的老师,他们都是职业演员。其实我也想过找素人演员的事。但在剧本完成之后,我觉得这是一个群戏,如果我只需要男女主角两个主演,那我还有时间给素人做一些培训什么的。但是这么多个角色,而且大部分角色都有一些挺重的内心戏和情绪表演。说实话,我作为一个青年导演,第一次拍影片,有太多地方还有很多漏洞,我也不太敢把宝押在素人演员身上。我后来就想,还是要找有些经验的吧,当时就让我的副导演在河南境内找了这些话剧团、歌舞剧团的演员了。
凤凰娱乐:你觉不觉得他们其实还是有很重的表演痕迹吗?是不是换种形式来讲或许会更有真实感?
忻钰坤:是,其实我自己后来重新再去看影片,也会觉得
忻钰坤的新电影是《热搜》,这部作品和他之前的两部作品《心迷宫》和《暴裂无声》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部新作品中,观众甚至能非常明确地感知到导演对很多构成故事的最基本元素的兴趣发生了转变 ——比如新媒体行业的职业状态,比如自媒体公司作为当下大众传媒和新闻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如何介入和影响具体的社会事件的,比如一起看似很简单的校园霸凌事件背后,究竟可以抽丝剥茧出多少复杂错综的犯罪事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