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Volta发现电刺激正常耳可以产生听觉。

1855年

法国的Duchenne使用交流电对耳朵进行刺激,听到类似苍蝇在玻璃和窗帘之间飞舞的声音。

1950年

瑞典医生Lundberg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用正弦脉冲刺激听神经,病人能听到噪声。

1957年

法国Djourno和Eyries首次将电极植入一全聋病人的耳蜗内,使该病人感知环境声获得音感。他们将电线与神经连通,通电后病人说听到了“像赌博轮盘”或者“像蟋蟀鸣叫”一样的声音。

手术于1957年2月25日进行,在术中Djourno 和Eyries检查了残余的听神经的近心端,他们把刺激电极植入残余的听神经断端,刺激器置入颞肌的深面。

Djourno研制的植入装置

Djourno和Eyries植入电极术后的X线片

过了几个月后,患者的植入体突然不工作了。Djourno和Eyries在手术室中发现植入体刺激器和地线的连接部分断开了,于是他们重新为患者植入了一个植入体(最早的人工耳蜗再植入手术)。但是第二个植入体也难逃同样的命运,植入体再次损坏。从那以后,他们拒绝继续给患者植入新的植入体,两个人的合作就此终结。他们的工作被认为是人工耳蜗的雏形。

1961年

人工耳蜗技术真正得到飞速发展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的学者们开始了如火如荼的人工耳蜗研发。

虽然,Eyries和Djourno在巴黎的研究失败了,但他们发表在法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却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看到这个消息的美国耳科医生William F.House更是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1961年,William House和John Doyle设计电极并从圆窗植入2例,患者因此可以感知声音强度和音高的变化。与之前的方法相比,House的新设备可以允许电极通过圆窗膜的开口插入鼓室。但患者因为排斥反应不能忍受植入体的刺激,最终不得不取出植入体。

William House

1964-1965年

Blair Simmons和Robert J. White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病人耳蜗植入了一个六通道电极。Blair Simmons等人把六个电极插入病人蜗轴,发现对不同部位进行刺激时,病人可以感受到不同的音调。

1968年

美国加州大学的Michelson等人发现,使用新型材料制作的耳蜗内电极可以长期并且安全地工作。同时William House等人研制出了单导人工耳蜗。

1969年

William House与Jack Urban协力开发出了第一款可穿戴式的人工耳蜗。William House的这款人工耳蜗仅有一个电极,只为辅助读唇。

1972年

美国House-3M单通道人工耳蜗成为第一代商品化装置。从1972年至80年代中期共有1000多名使用者。但是单通道人工耳蜗由于设计上的局限,其对频率感知和言语识别能力不够理想,因此逐渐被淘汰,到80年代末就很少有人使用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学者Graeme Clark教授以及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Erwin Hochmair教授分别研发出了可电刺激耳蜗的多个部位的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Graeme Clark教授可以说是澳大利亚人工耳蜗的创始人,Erwin Hochmair教授也可以说是奥地利人工耳蜗的创始人:

1967年,由大众捐款提供资金,澳洲墨尔本大学的Graeme Clark教授决定研发一种能让聋人听见声音的植人式产品。1977 年,面临如何将电极牢固地放置在内耳的困难,Clark教授从将草插入贝壳的实验中得到将电极列插入耳蜗的想法。

Graeme Clark 教授

1975年,奥地利的Ingeborg博士和Erwin Hochmair教授在维也纳科技大学开始研发多通道人工耳蜗。同年,Kurt Burian研发出一款单通道人工耳蜗。

1976年,位于法国的 Nuerelec 公司推出了首个人工耳蜗产品。

1977年,全球第一例多通道微电子耳蜗成功在维也纳问世并植入,标志着人工耳蜗正式进入临床。1982年Ingeborg 博士和 Erwin Hochmair教授实现MED-EL人工耳蜗的成功植入。

Ingeborg博士和Erwin Hochmair教授

1977年

维也纳全球首个微电子多通道人工耳蜗。它有8个通道,每通道每秒10000个脉冲的刺激率,8个独立的电流源,以及一个22-25毫米插入耳蜗的柔性电极。世界上第一台多通道人工耳蜗在奥地利维也纳进行了植入。

1978年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Graeme Clark研制出10通道的人工耳蜗,并植入到2个病人体内。

Rod Saunders是其中一位耳蜗植入物接受者,多通道刺激的好处显而易见。在他的声音处理器开启之后,Rod Saunders兴奋地跳起来,表示他可以清晰的听到语言表达声。Rod Saunders的植入体临床成功推动了整个人工耳蜗植入行业的发展。

同年奥地利人工耳蜗制作了6通道和4通道植入物变体。4通道植入物用于同时刺激。

1979年

便携式语音处理器诞生,Rod Saunders使用便携式语音处理器:(PSP)和手持式麦克风。同年Nucleus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体出现,Nucleus和Cochlear(该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正式成立,也就是现在的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的前身),澳大利亚政府将合作开发一种商业化种植体并将其推向市场。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体。

1981年

Cochlear科利耳公司成立,总部位于悉尼,由澳大利亚政府提供资金,将Graeme Clark医生开创的种植体商业化。

1982年

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应用Graeme Clark的成果,开发了Nucleus CI22,世界上第一台商业植入体就此问世,同年一名叫Graham Carrick的患者接受了植入。

1984年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了人工耳蜗在美国在临床中用于成人。

1985年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Nucleus植入体。Nucleus Mini22植入物是第一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市场应用许可的多通道设备。批准后的第一例耳蜗植入手术发生在日本。

1985-1986年

全球最早的儿童植入者出现,同样是由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提供设备,分别为5岁的Bryn Davies和10岁的Scott Smith。

1986年

Erwin Hochmair教授开创了奥地利耳蜗公司MED-EL。

1987年

儿童植入者的年龄被打破,Nucleus被植入到一个叫Holly McDonell的4岁女孩体内。

1990年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将病人年龄下限降低到了2岁。

1991年

亚洲第一位植入者,在日本东京被植入,同样是科利耳公司提供的设备。同年奥地利耳蜗公司MED-EL推出了品牌第一台耳后语音处理器。

1993年

美国人工耳蜗AB于1993年由Alfred E. Mann创立,致力于开发可提高生活质量的植入式病人护理解决方案。

1994年

奥地利植入系统COMBI 40已经上市。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多通道高速率CI,一个8通道系统,高刺激率的CIS语音编码策略。

1995年

曹克利和另外2家医院的医生一起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修人工耳蜗,接受了人工耳蜗发明者Graeme Clark教授的亲自指导。同年5月,中国第一位人工耳蜗植入者陆峰出现,相信很多朋友认识这位中国第一人。

1998年和2002年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将病人年龄下限降低到了18个月和12个月。

现状

截至 2018年,全球植入人工耳蜗总人数超过70万,其中,双侧植入比例约15%(10万余人),儿童55%,成人45%,在中国,成人的植入比例相对较低。这相当于,全球平均每100万人口就有约8名植入者,而这一数据在欧洲国家约为500名植入者(每100万人口),在中国约有 61 名植入者(每100万人口)。每年,全球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数仅占应该得到帮助儿童数的1/4,即有3/4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植入。

在中国,人工耳蜗应用于临床已有24年,现有人工耳蜗植入者近8万人,手术医生近 200 人。中国成人植入耳蜗比例仅占10%。1995年5月首例人工耳蜗手术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由曹克利教授完成,江苏青年陆锋成为中国第一个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用户。1997年6月,中国首例儿童人工耳蜗手术在北京同仁医院完成。

2021年中国重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中患有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听力损失的人数1421万。目前,人工耳蜗植入已经成为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标准治疗方法。因此,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量直线增长。据统计,2021年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量为1.1万例,预计2022年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量超过1.3万例。

自2000年以来,人工耳蜗植入在广大专家的不断探索下引入了新技术与新理念。在植入过程中更加强调残余听力和内耳结构的保护,对于电极的改进,个性化精准植入,人工耳蜗植入机器人等未来技术的引入均代表了植入技术的进展。在双耳聆听以及定位上,提倡双侧干预,有条件的可双侧同期植入。同时,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症也得到了相应拓展,比如对于听障幼儿的超早期干预、SSD 植入、带瘤植入、听神经发育不良植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