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勤川在重庆丰都县仁沙镇永坪寨村流转的土地上查看农作物。他辞去了在浙江绍兴一家五金企业的主管工作,带着妻子回到家乡寻找合适的农产品发展种植产业。

2020年7月,27岁的余勤川决定留在家乡,开始从零开始耕种。尽管从小生活在农村,但读书毕业后便外出务工的他对农业种植的认识仅是基于小时候看父母劳作的记忆。如今的农产品该怎么选种,土地又该如何养护,曾一度让余勤川迈不出创业的第一步。

同年8月,仁沙镇协调县农委、农科院的相关专家到村里开展农产品种植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余勤川夫妻俩迅速决定在村里租下5亩地,一边尝试种植土豆,一边学习农产品的培育技术、机械使用,从零开始,从无到有。

到了年底,土豆有了些收获,余勤川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有了初次尝试的经验,2021年2月,余勤川夫妻俩在家对岸的李家坪村流转土地七十余亩,准备大规模种植土豆。由于春季土豆已过了下种时间,夫妻俩培育的秋季土豆全年产收仅有3万余元,“还不够投入的成本费用,等于白干了一季。”

当时的余勤川并不知道,春秋两季土豆收割后的闲置时间,土地还能再次利用起来种植其他农作物。“红薯和花生都是不错的选择,还能持续养护土壤。”又是在一次农业专家下乡科普的讲座上,余勤川掌握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

2022年6月,新播种的春季土豆全部收成后,成片的红薯叶正吐露新芽。在余勤川的辛勤耕耘下,收成逐季转好,他还将周边一些边角坡地利用起来,种植玉米、西瓜、白菜、辣椒、南瓜等各种蔬菜瓜果。原来这些地方因为地势不平整,种不了土豆就空着,后来听专家支招,地被有效利用起来了,想吃什么都能自己种。

余勤川正在讲述他的农村生活,每天都有繁重的农活要做,比如翻土、堆肥、除虫等。到了晚上,他还要处理农事日记、整理发货订单和财务记账。虽然这些琐碎、繁杂的事情看似不容易,但他说:“幸好土地不会撒谎,只要努力付出,总会有收获。”

余勤川利用边角料坡地种植西瓜。陈骅摄

近年来,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吸引了大量青年返乡创业。仁沙镇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仅仁沙镇就有16名返乡创业青年,带动周边200余人就地就业,人均增收实现3000元以上。

为了支持青年返乡创业,仁沙镇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例如,镇村两级全程协助返乡创业人员流转土地,确保土地经营权流转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协调县农委、农科院、农广校等各类服务和培训机构,为返乡创业者开展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协调多家银行机构积极给返乡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适当降低贷款利息等。

***仁沙镇还向县农业农村委申报了500亩的宜机化改造项目。通过宜机化改造,将全镇丘陵地区的地块“小变大、弯变直、陡变平”,利用归纳整理的方式将高洼不平、大小相间、分散零碎的地块改造成适合农业机械耕、种、管、收的标准化农田,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综合利用率。

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表示:“近年来,丰都县各乡镇通过做好人居环境改善、基层设施配套等公共服务,营造‘心回家、人回乡、力回引’的引才环境,让更多热爱乡村、有见识有能力有资源的人返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有效破解了乡村劳动力不足、产业不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