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东民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平民医生”,他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以病人为中心,以真情赢民心,被患者赞誉为“我们的平民医生”。该院乳腺中心副主任医师王东民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就是患者口中一位医术高明的“平民医生”。
来北医一院就诊的肿瘤患者中,患有乳腺肿瘤的女性在数量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王医生介绍说,从世界范围对肿瘤的研究水平来看,对乳腺肿瘤的预防与治疗,目前可以说基础理论研究最多,投资最多,检查手段最多,治疗方法也最多。作为一名从事肿瘤专业的医生,我们每天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患有乳腺肿瘤的患者,从最初的诊断,到术前谈话、手术和术后康复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处处体现出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对患者的真挚关怀。
王医生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就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后又多次访问美国、欧洲等多所医院,对西方的先进医疗理念有较深入的了解。他说,对大部分患者来说,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是关系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患者对用药、手术方案等均应有知情权,因此,对乳腺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有关注意事项必须细致地交待清楚。
这种对患者的关怀在手术过程中表现得更加人情化。许多患者上了手术台后都会情不自禁地紧张,血压波动很大,影响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遇到这种情况,王医生不像一般医生那样要求患者“放松、别紧张”,而是通过聊天和拉家常等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特别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的王医生遇到这种情况时会问患者“有几个小孩?孩子工作了吗?做什么工作?常回家吗?”等非常生活化的问题。患者在回答医生问题时往往需要思考,而在思考的过程中情绪自然放松下来,血压也就不知不觉降下来了。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王医生与同事们一道开展了乳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经过10年以上的随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近年来,他们又将乳癌新辅助化疗与降期后的保乳手术相结合,使得治疗例数和疗效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这个过程中,王医生强调了乳癌综合治疗理念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吸收了当今世界乳癌治疗的最新技术。此外,他们还在国内率先开设了乳癌手术后的心理咨询门诊,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量化治疗,监控每例病人的预后并及时进行指导。这些措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王医生表示,在患者将所有的希望甚至生命都寄托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像对待亲人那样,尽自己所能,在精神上进行鼓励,在治疗上帮助她们解除痛苦,给她们和她们的家庭带来生活的希望。
关于手术方面,王医生认为乳腺肿瘤的治疗理论虽然比较复杂,但由于乳腺是体表器官,手术给病人带来的风险相对较小。对于每天都面对相同手术式的医生来说,手术并无很强的“挑战性”。然而,他仍对自己已经完成的手术感到不满意,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遗憾。王医生解释说,每次手术后都要总结医护之间的配合、操作过程中有无不当、患者出血的多少、组织损伤的程度等。发现问题后,就要在下一次手术中改进。
在当前外科手术普遍采用电刀的情况下,王医生仔细观察发现,虽然电刀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但对组织的损伤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术后的并发症,延长了患者的出院时间。为了既减少术中出血又降低手术创伤,王医生采用了电刀与柳叶刀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此外,在根治肿瘤的同时,王医生还尽可能地保留患者的肋间神经,减少不必要的副损伤,使患者具有良好的上肢功能。王医生形象地把这种手术方法比喻为“在铁丝笼子里”摘除肿瘤,由于手术难度增加,每次手术都要多用时约1小时。他说:“我们在手术台上多花点时间仔细操作,患者就会早一些康复,少一些术后的功能障碍。”据患者反映,这种“在铁丝笼子里做手术”的方法很少有医生这么做,也没有人要求王医生这么做,但王医生自找“麻烦”,完全是出于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患者的大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尽量为患者的后半生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病房里,一位名叫李女士的患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于2009年5月中旬被诊断出患有早期乳腺肿瘤,并在20日接受了左侧乳房切除手术。李女士透露,在手术前,她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虑。然而,正是王医生在术前的一句安慰:“在这里治疗,你不会后悔的”,让她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
事实上,术后康复情况正如王医生所预料的那样。李女士的伤口皮肤愈合良好,刀口平直,没有红肿现象。术后第二天,她就能抬起手臂;三天后,她就能两臂平伸、侧伸;一周后,甚至可以上举、前后摇动了。感觉与术前没有差别。
李女士告诉记者,患者们在病房里经常相互交流就医经验,并对北医一院医生们的“医者父母心”给予高度评价。这种切身的感受和评价无疑是最好的“口碑”。
王东民医生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分会理事、中国乳腺癌基金会专家组专家,同时还是《中华乳腺病杂志》编委、《医师报》肿瘤专刊的执行主编。由于王医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找他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王医生每年要接诊4000多名患者,做300多例手术。尽管工作量非常大,但王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始终坚守一种信念: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认真考虑到每一位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为了患者未来的身心健康,不怕麻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创建于1915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作为国内首批建立的临床医学院,北大一院长期坚持科研为患者服务的好传统。在人才培养方面,该院也是把最好的学生留下来充实医疗服务第一线。目前,该院有1400张床位,1700多名医务工作者。全院共有51个病房,29个临床科室,拥有代表当代先进医学水平的各类设备近7000台。
在当前物质诱惑越来越多的环境下,一个人能否坚定意志、耐住寂寞,是事业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王东民医生牢记医院“厚德尚道”的院训和“继承、创新、和谐、竞争”的院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接待每一位走进医院的患者。这使得医院成为了一个融先进仪器、精湛医术以及对每位就诊患者心灵上的关怀于一体的医疗平台,让患者与医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密切配合的良好关系,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好医生。近现代,吴阶平、韩启德、林巧稚、金显宅、张天泽、范权、吴咸中等前辈的医术和医德,为年轻一代的医务工作者树立了榜样。王东民医生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五士”标准:高尚的道德情操(绅士)、良好的教育背景(身世)、渊博的医学知识(博士)、强壮的身体(壮士)和丰富的人文知识(雅士)。
北医一院成立于1984年,当时已被卫生部评为全国文明医院。1999年,它又被中国科技协会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北医一院,患者很少看到愁眉苦脸的表情,相反,他们多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所既温馨又充满创新、充满活力的“平民医院”,每天都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改进工作,让患者早日康复,重回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