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什么问题......我的谢邀即是题主。
首先,我们来谈谈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之战投入的兵力问题。然后再说“村战”。
桶狭间之战是一场轻装简从的长途奔袭。织田信长在5月19日黎明时分接到丸根、鹫津砦的急报后,根本没来得及进行作战部署,就命令吹螺备甲,率领五名小姓一同骑马冲了出去,一边行军一边收拢军队。但即便反应如此迅速,东方两砦也在辰时便已遭到攻占,此时仅有二百步兵追上织田信长的队伍。
丸根鹫津砦位于尾张东方的大高城周围,是织田信长用来围困大高城敌军而建造的砦,属于进攻性质据点。在前一天晚上的会议中,织田家没有对战略部署作出指示,一部分原因也是敌军尚未进入织田腹地,此时提议出击很难得到所有家臣的支持。
织田信长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边集结军队一边行进,依次经过丹下砦、善照寺砦、中岛砦,并在途中得知今川义元布阵在桶狭间山,因此又继续向桶狭间方向行军。
当时的行军速度大约为每日二三十公里,织田信长从早上出发,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到了中午抵达桶狭间时,竟已经走出了25公里左右,相当于一般军队一整天的路程了。在这种速度上,后续的军队只能陆陆续续加入进来,例如前田利家等人就是快要抵达桶狭间时才追上大部队,想必除了这最后的两千人,一定还有许多织田军直到仗打完了都没有追上。
今川义元和织田信长的领地差距并没有那么悬殊,织田信长的全军也并不是只有两千人,他在桶狭间只出动两千人是有原因的:
1.轻装简从,快速行军,本就不该带全军行动。
2.没有提前发布集结命令,全凭士兵自觉从军,能够集结的人数不够。
3.神出鬼没,行动速度过快,导致还有人没能跟上。
具体过程推荐老等的这两篇回答:不如说,正是因为织田这支小部队都是精锐,所以才更容易打败今川大军的乌合之众。
题主在问题描述里面宣称“据说还是随便拉的农民上的战场,拿起锄头什么想想都觉得好笑”,其实了解一下过程便知,织田信长连常备的武士都没有完全调度,更不用说在地武士甚至农民了。
在战国时代,想要提前召集在地武士也必须提前数日派遣传令官到各地,让他们做好准备并到指定地点集结。而织田信长连前一天的军议都免了,自不必提还怎么去召集农民。
以下是重构后的内容:
反倒是现代一些小说喜欢加入秀吉召集农民用破衣烂衫当旗帜充作军队的桥段,但实际上这非常违背军事常识。织田信长定不会让自己的队伍轻易暴露在今川军面前,而且这种紧急行军的背景下,织田军很可能是没有携带旗帜的。或许这就是今川军无法获悉其踪迹的原因之一。
顺便说一个知识点,之前有个纪录片提到了今川军会带着“黑锹众”,是一种阵夫群体,倒称得上“拿起锄头的农民”。他们在军队中主要负责修建工事,或者埋葬敌人。虽然看起来日本很热衷于斩获敌人的首级,但实际上对尸首非常忌讳,所以要专门雇人处置尸体。
日本还专门产生了一种被称为“两墓制”的习俗,即埋葬墓和祭拜墓分开。就算是家属,埋葬之后也会扔那不管,并在寺庙等场所附近设置另一个祭拜墓进行祭祀。这种习俗正是在十五六世纪开始形成,这也导致了很多埋葬墓由于无人祭祀而成为身份不明的无主墓。到了近代,两墓制已经开始消失,但在近畿的一些农村仍然保留着。像是一些号称是武将战死点的地标,实际上都是明治时期根据当地传说追认的,还有一些寺庙里的所谓武将墓所,也多属于典型的祭拜墓。
这其实是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如果不了解日本的民俗学,两墓制就会对日本历史研究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误导。例如利用所谓名将“墓所”或“战死地”对战况进行的判断等,这种看似十分重要的位置信息其实是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的。
另一个说了很多遍的问题就是,日本战国究竟得到什么程度才能不被说成“村战”?
明朝那些事说日本战国是县长大战,有日本网友也说日本战国像今天县知事之间的战争,两边的观点和认知本该是没有冲突的。究竟为何非要强调“村战”呢?
有关日本村战的故事,实际上我以前就写过文章:谬谬和谋谋:一场日本战国前夕的“村长大战”
菅浦是一个小村,大浦是一个大村,两个村庄为了争夺地盘经常打架。但是到了1445年,两个村庄都发动数个村庄结成同盟互相征讨。1461年日野胜光还发起讨伐军前往平乱。我在想,究竟要战争升级到哪种地步才能脱离“村战”的说法?
如果指挥一个排作战是排长大战、指挥十个排也叫排长大战、一百个排也叫排长大战、把一千个排长调集起来组成一支军队也还叫排长大战,那这位排长究竟怎么才能升到连长呢?
归根结底,菅浦的这种村民冲突根本不会被视为“日本战国”,实际上村民冲突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存在。菅浦的战斗更是发生于战国时代以前,反而因为争端平息的早而没有卷入应仁之乱。
日本战国时期的战役与村民冲突之间存在一些本质的区别。首先,这些战役主要是由统治阶层的军阀之间发起的战争,而这种组织形式与一般村庄的组织完全不同。题主认为村战的标志是“农民拿着锄头上战场”,但实际上日本战国时期并不会征用这种身份的群体担任士兵,反而是现在的网上很容易针对“兵农分离”这个词产生望文生义的理解。
以菅浦村为例,在被浅井氏占领之后,该村成为了为浅井家提供后勤的船队。在自身危难关头,全村一百多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加入战斗。然而,在被战国大名统治之后,他们就会像黑锹众一样成为非战斗人员。这种组织结构之间的差异,题主是否能够理解呢?
另外,2000人的军队在中世纪村民械斗时可能只需要20个村子就能拉起来。但在桶狭间这种统治阶层的战争中,这2000人的军队背后,是尾张几百个村子、几十万人口。如果尾张按照民间械斗级的人员比例出兵,岂不得有几万一揆聚在同一个地方?
事实上,他们的动员力反而比统治阶层要大得多。因此,在评价这些事件时,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人数来判断,而应该关注背后的组织结构和战略目标。
举个例子,如果真有几万一揆的情况发生,你是不是还会说得出“村长大战”这个词呢?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因此,在讨论这类问题时,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避免望文生义和简单地扣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