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之下》是一部讲述记者卧底调查残疾院舍虐待事件的小众电影,尽管如此,它却以16项提名领跑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自去年香港本土上映以来,这部电影更是口碑爆棚。昨天内地首映后,观众的心情无比压抑:瑟瑟发抖,还有深深的无力感。

这部电影从未让人对衰老和失智感到如此恐惧。影片的尺度之大,令人震惊。事实上,全片没有一个血腥镜头,却让人压抑到窒息。影片风格非常写实,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纪录片。电影正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故事发生在记者凌晓琪接到线报的一个残疾院舍“彩桥之家”,这里的护工虐待院友,甚至不需要掩饰。凌晓琪假扮通伯的孙女卧底调查,从而发现隐藏其中的惊天罪恶。从凌晓琪的视线看过去,“彩桥之家”就是一个封闭的监狱。

狭窄逼仄的走廊,昏暗的光线,每扇门背后是一双双对陌生人充满猎奇又麻木惊恐的眼睛。院舍陈旧肮脏,垃圾遍地,地上赫然见到死老鼠,院长却不以为然。院友的伙食寒酸之极:没有荤,甚至连素菜都没有,只有白米饭+过期的烧麦,而且还不管饱。

名叫水哥的老人嫌7个烧麦数字不吉利,央求多给一个被无情拒绝,愤而把碗摔在地上,却被护工警告:要么捡起来吃掉,要么饿肚子。这里的恶是明晃晃的,护工虐待院友甚至不需要掩饰。把病情发作的老人手腕绑起来,还声称是为他好;惩罚做错事的智障男孩明仔,就往他胳膊上钉钉子......死亡在这里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院舍半年内接连死了6个人,却毫无波澜。每死一个人,就拿黑色裹尸袋抬出去,悄无声息。比起死亡,活着才是受罪。电影中最为触目惊心的两个场景:护工给老人洗澡那一幕令人齿冷。大冬天,老人们被全部脱光坐在轮椅上,集体在天台冲冷水澡,附近的居民能够一览无余。护工手拿水枪对着他们,手上戴着橡胶手套在他们身上揉搓,须发斑白的老人们闭眼低垂着头颅,像是毫无招架之力的一群牲口。

另一幕是性侵。貌似老实忠厚的院长章建华以兔子玩偶和雪糕为诱饵,侵犯智力水平只有6岁的智障少女黄小玲。女孩只知道咿咿呀呀地笑和流泪,根本不懂得反抗。磨砂玻璃门外,平素和小玲要好的明仔似乎知道发生了什么,猛烈敲门,被章建华反锁双手禁闭在仓库里。绝望的明仔拼命挣脱束缚,从窗户跳了下去。在他下落之前,电影给了他一个特写镜头:阳光投射到他脸上,他的表情是愉悦的,似乎回忆起了童年的美好,迎接他的不是死亡,而是解脱......

如果说,院友们遭受的非人道待遇只是电影的A面。

凌晓琪作为深度调查记者,深感行业困境和无奈,这是电影的B面。纸质媒体日渐衰落,生存艰难。如果她无法拿出有分量的报道,整个部门都将被裁撤。

表面上,她看似职场老手,面对上司强调的“使命感”,她嗤之以鼻,心中只想着如何提高条件以获得加薪。然而,实际上她对待工作非常拼命,投入了全部业余时间和真情实感。

当看到明仔受到欺负时,她急切地想要帮助,教导明仔还手。当明仔真的对她挥出一拳时,她虽然疼痛,却开心地笑了;上司嫌她的稿子不够吸引眼球,于是她以请吃饭为名,拉上同事冬至晚上去残疾院舍加班蹲守。尽管知道不能报销,她还是买了一大堆食物,表面上是探望通伯,实际上却给所有院友加餐,让他们吃上了烤鸡腿。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拿到了足够的猛料。报道刊发后,全港震动。凌晓琪似乎应该庆功,但罪恶的曝光却对现状没有任何改变。章建华面临第5次性侵指控,却仍因证据不足被当庭释放。虽然有通伯提供的视频,却因磨砂玻璃模糊不足以作为环境指证。关键时刻,律政司主动撤控,是因为被害人小玲患有PDSD(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症),无法出庭指控罪犯。这也解释了为何过去几年来,章建华被3家看护机构调离的原因。全部是因为性侵,也无一不是庭外合解,赔偿了事。

在法庭上,章建华极其猖狂,不仅不认罪,反而有自己的无耻逻辑。他辩称警方在垃圾桶里提取到他的DNA是因为他有梦遗的习惯,而小玲“过于调皮”,喜欢在垃圾桶里翻东西。作为左眼失明的残障人士,他把从小受到的恶意与歧视发展成了偏执与疯狂的报复:在他眼里,那些院友是没人要的可怜虫,是他给了他们一个遮风避雨的家;而他对小玲的侵害则不过是某种“关怀”。法官最后宣判说:“这次是被告的幸运,也是受害人和社会的不幸。”正如凌晓琪的上司所说:“有时候恶未必有恶报。你只是一个记者,你改变不了什么。”

电影的结尾画面是“彩桥之家”被关停,79名院友在雨中无奈撤离,他们重新变得无家可归。晓琪被众人指责多管闲事,有人甚至骂她“八婆”。看到远远坐在一边的通伯,她感到深深的内疚和无力感。

电影开头的画面是在高楼逼仄的间隙,片片白云飘荡。当时不明觉厉,影片尾声时才明白那是隐喻人的孤苦无依。章建华逍遥法外,记者凌晓琪辞职,院友们四散漂泊。看似没有光明的结局却无限接近现实。

新闻正义与社会正义本来就是两码事。无论如何,曝光罪恶就意味着黑暗被撕开了裂缝。阳光终究要照进来,倒逼社会的进步。影片中骨感的现实注定了正义之路的崎岖:在香港,公立看护机构僧多粥少,供不应求,一个残疾人士起码要等上十五年,才能等到一个床位。而这个床位还不及餐厅的卡座大。现状决定了社会福利署为何对私人院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如晓琪采访的福利署官员所说:福利和责任的外包是导致监管不到位的根本原因。

彩桥之家被关停只是开始,政府必定要增加公立看护机构的建设,并加强对私人残疾院舍的监管。值得欣慰的是:就在上个月,院长的原型张建华终于被判刑,受害者家属在历经十年后终于沉冤得雪,电影也迎来了现实的正义。

全片中难得有光的温情场面是:晓琪带通伯参加水哥外孙女的婚礼。他们以新鲜好奇的目光打量街景,看夕阳,感受维多利亚港的海风,年轻时做过水手的通伯更是感慨万千,以调皮的姿势拍下照片。通伯活得通透,他装疯卖傻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他很清楚:院舍虽然条件恶劣,但起码能遮风挡雨,不至于流落街头。对于死亡,他也并不恐惧,他描述死亡就像海浪从脚底往上翻涌包裹全身。令人钦佩的是,他明明知道结局是什么,却依然悄悄帮助晓琪收集证据。唯一的解释是,他在和晓琪的相处中,早已彼此发展出了形同祖孙的情感。所以,看到晓琪抽烟,通伯会掐灭她的烟头,劝她少抽点。他对凌晓琪说的那句话很温暖:不要为做对的事感到愧疚。这句话也是对晓琪的救赎。她交给通伯一个装上电话卡的手机,以便通伯随时可以联络到她。晓琪虽然不做记者了,但她坚持公义与善良的初心还在。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晓琪告别通伯,发动车子。雨停了,阳光照了进来。这个画面意味深长。纸媒的式微虽不可逆转,但融媒体的发展却方兴未艾。无论何时,人们对真相和正义的需求都不会消失。最后,电影最大的意义是引发人的思考:面对深度老年化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办?电影从不从角色口中道出一句台词:人老了就是个包袱。但人人都会面对那一天的到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是个长期的过程。电影给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年轻的时候要努力奋斗,未雨绸缪,锻炼好身体,教育好子女。或许,在将来衰老失去自理能力的时候,能够稍稍活得有尊严一些。这部电影真的值得去看。电影结构、画面与人物都致敬了美国经典电影《飞越疯人院》,音乐与画面都很讲究,难得的是不煽情。

以下是内容重构后的结果:

演员的演技都很在线,而最令人惊叹的是林保怡的整容式演技。主角余香凝演出了调查记者的拼劲儿。姜大卫扮演的通伯是个惊喜。查了查资料,姜大卫是香港导演协会创始人,资深电影人,集导演、编剧、演员、武术指导于一身的全才。更重要的是,年轻时的他还曾经帅过梁朝伟。怪不得电影中的通伯虽然衣衫褴褛,却从骨子里透着儒雅和风趣。这部电影能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16项提名,确实有些东西。总之,去买张电影票捧场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