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观宇宙与人有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观宇宙与人有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和谐;文化;地域;精神
中华文明发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氏族农耕社会中。而这一社会形态也决定了当时人民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体的混沌理论起源于此。由此诞生了以《周易》为代表的宇宙观世界观。在与万物天地相“和”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和”思想的起因。而后在经过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受到古代帝王统治的需要,并不断发展演变,“和”这一思想不断完善,由此形成了以农耕自然经济为基础而为之相适应的宗法制。“和”思想是古代小农社会的血缘关系的精髓,它追求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观念。中国人民以直观综合的方式统一把握生命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注重整体性,这一万物之”和”的思想。
中华民族是善于联想,善于发现并回归事物的本质的民族,注重使用物在解决工具这一功能后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可以理解为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一种中庸思想。这种中庸思想强调自然至上的天道,这种思想从本质上就区别于西方那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一种法度,这种法度的核心在于遵循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而不是一味的满足一己私欲。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满足自身的需求,或者是为了顺应自然,有时刻意给自己找麻烦,这种麻烦所体现的精神便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理。对于上升到理和法度的物,所传达的精神代表使用者的追求,其经超脱具体形态。这是“和”中庸思想的体现,不过分拘泥于具象化的形式,在似与非中游离。把造型向单纯靠拢,给人以更多想象的空间,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使用中的便利。
人对于物的追求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而这种对于“和”思想的需求同样是根植于我们的思维中,这取决于我们所共有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信仰。西方的设计思维也在追求物的可用性。而我们究其根本不单纯停留于物的可用性,还包扩精神层面的需求,“我”这一主体对物的理解后所产生的共鸣。
您好,儒家思想中的“和”是一种美的形式,它强调人格的塑造,以宇宙万物来论证人格的本性,以感性的自我去迎合客观事物,在与物的互动中不断实现人格的提高与升华。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情境之美就是所指。《美学散步》中指出:一切的美来自于心灵的映射,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这里就强调了“我”这一审美主体的存在,这种心灵的映射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把主体的道德附加于客体之上。山与水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欣赏着是有感情的,更愿意把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外物中,把自己的品行与之相符合,由此对外物产生了情感。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山与水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但是欣赏者在驻足的同时赋予外物以个人的情感,使观赏的主体与客体产生联系。而这种联系是欣赏者主观赋予的感情,并认定这种感情是所共同拥有或者是欣赏者所向往的。在欣赏者的选择过程中,客体也就产生了分化。
“和”追求一种精神境界的安详、平静;在“和”思想中体现为比例尺寸适度性的把控;慢慢感受“和”的思想也是“和”思想所追求的境界。这种境界在于人对“和”的渐进性领悟,在与物的交流中感受“和”文化,从而受到启示。
气质是指一个人或物品所散发出来的特殊感觉,它展现的是一个人或物品由内到外的特质。要体现物品的气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物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
- 物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
- 物品的使用方式和互动体验
中国的诗歌大多以抒情为主,强调感性表达。诗人通过描述自然万物和自身感受,将世间万物相互通感的共通点传达给读者。这种诗歌虽然文字简练,但能够引人深思,开阔心胸,让人沉醉于自然万物之中。
二、诗意与产品语意学的关系
1. 产品语意学
产品语意学是研究人造物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其应用于设计中的理论。它突破了传统设计理论的局限,将设计因素深入到人的心理、精神因素,使产品在视觉形式和外在形态上呈现出语意化的特质。50年代德国乌尔姆学院提出产品语意学后,这一理念对当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学者和设计师结合符号论、传播学等观点,认为产品形态应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的意义,即与使用目的、操作、功能和人机因素等相关的外延性语意,以及与产品感性的认知相关的内涵性语意。
2. 诗意与产品语意的领悟阶段
从诗意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了解到诗意正是产品语意内涵性的一个体现。产品的内涵性关注人类感受、感觉、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反应,而诗意则是蕴藏在人们心中最质朴纯真的理想和意念,是一种感情的触动,正体现出产品语意的内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类情感的关注将成为设计的重点。许多学者和设计师从各自产品的语意认知角度出发,提出了观点和方法,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启示。
领会一种诗意与领会一件产品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无意的直感,感情的领悟与理智的欣赏。
直感的阶段又可以叫做官能感受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往往不作任何方式的思考,也没有去注意自己是否有感受了,只是朦胧地感受到一点什么。当然,这样的感受我们没必要用语言去表达出来。只需要有自己的一种直感,感觉这诗朗读起来好,这件产品看起来不错,或者说我们是处于一种无意识的被吸引的心境当中。
感情领悟阶段,乃是表达阶段。这个时候,你朗读的诗,观看的产品的形象、意境、结构会使你感染并产生一些联想或者想象。直感让你感受到它们的魅力,而领悟阶段则让你想到了自己的生活阅历、直接或间接的其他方面的知识。
最后的阶段是理智的欣赏,也可以称为完全理解阶段。通过第一个阶段的感受与第二个阶段的联想,这个时候的你就可以对你所念的诗、所观看的产品有一个大致了解了。诗要对作者背景、所处时代有一个了解;产品要对产品造型要素、设计风格有一个了解。这样,你就可以在原有感情框架内用自己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去了解、想象。诚然,这理智欣赏也是为了进一步唤起你丰富联想与想象即更深层次联想与更广阔想象让你觉得欲罢不能回味无穷发出源自内心赞赏。
三、诗意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
1. 诗意体现与产品造型设计体现融合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惊叹于这个世界造物奇妙诗歌这个文学题材与造型设计技术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它们当中却有许多惊人相似之处诗意体现依靠文字造型设计内涵依靠形体要素(点线面体)色彩和材料表达两者表现正有一美丽融合点吗?2. 诗意空间在不同类型产品中表现(1)交通类产品:交通产品体积大形体复杂保证运输功能同时传达出诗意空间德国设计大师colanyi作品汽车前面大大嘴“它是不是也很想说话”?(2)家具类产品:家具产品与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造型热情大方温暖让人随兴亲切即咏诗之情colanyi同样作品你可以对它倾注无限遐想
生命教育自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首次提出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曾与韩愈发起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唐宋四大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著称,代表作有《江雪》、《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的散文也有很多经典之作,如《桃花源记》、《捕蛇者说》等。柳宗元的个人经历也是不幸的,他一生受尽排挤、长期遭贬、穷困潦倒。但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柳宗元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愈磨砺愈光芒四射。
在一次材料作文课上,我向同学们介绍了美国畅销童书作家陆可铎的作品《你很特别》。故事讲述了一群叫做微美克的小木头人,他们每天都在为人贴上金星贴纸或是灰点贴纸。漂亮的、漆色好的木头人会被贴星星,有才能的也会被贴星星。然而,那些什么都不会做的或是褪了色的,就会被贴上丑丑的灰点贴纸,就像胖哥一样。因为自卑,胖哥不敢出门,他只和那些身上也贴满灰点点的微美克人在一起。当他看见露西亚——那个身上既没有金星,又没有灰点点的微美克人的时候,他对自己说:“这就是我想要的。”在露西亚的建议下,胖哥找到了木匠伊莱,得到了那个秘方,伊莱对他说:“你很特别,因为人就是很特别,不需要任何条件。”当胖哥相信自己就是很特别的时候,一个灰点点就从他身上掉下来了。
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故事,我们一起探讨了胖哥的自卑和他为了改变现状而做出的努力。大家甚至找到了隐藏在自身的“胖哥”的影子。在后来的作文里,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从小到大,我只知道读书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我的成绩不是很好,就像故事里被贴满灰点点的胖哥一样,我感到自卑和不快乐。但是,胖哥在伊莱的帮助下找回了自己的信心。我呢?我决定记住伊莱的那句话:你很特别,因为人就是很特别,不需要任何条件。”
是的,还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能体现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珍惜呢——你很特别,因为人就是很特别,不需要任何条件。漫画《话说教育》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思考: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语文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内在生命,拓展其精神空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我们要把专制的课堂民主化,封闭的课堂开放化,死板的学科内容生活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好、处理好突发的生成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思想”的语文、“有情感”的语文和“有生活”的语文。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欣赏与享受生命的快乐。钱穆谈中国文学时说,中国文学亦可称之为心学。“心统性情,人之性情,实即人之生命。生命接触不止人与人,乃有宇宙万物,禽兽虫鱼草木,山水土石”。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的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生活本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短暂却又最精彩的。多一分欣赏,生命就会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让你的生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意象,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斑羚、小女孩等。这些形象无不体现了生命力量的无穷和坚韧。脆弱与坚韧是一对矛盾,但它们却在生命上得到统一。启发学生要认识生命本质,敬仰生命,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学会坚韧地生存。
古诗中也有很多关于自然的描绘。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花视为有情之物,鸟视为有感之物;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诗人颠沛流离的情感;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则将浮云视为游子,落日视为故人。这些诗人将人类作为自然的一分子,而非主宰者,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古人早在2500年前就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意味着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道归于自然,起于自然。这种把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非主宰者的态度正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的新文明形态。其核心是通过可持续发展途径解决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作为后发展国家,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曾以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标准为目标,但这种杀鸡取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状态,最终受害的是人本身。因此,我们需要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你好,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义以为上”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意思是以道德规范为最高准则,而不是以个人利益为最高准则。在儒家思想中,道德规范是一种超越个体利益的价值标准,它是人们行为的指南和约束,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动力和源泉。
很抱歉,我不太明白您的问题。您能否再提供一些信息,以便我更好地回答您的问题呢?
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的形式做出了新的界定,修正了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二分法。他们认为审美活动中不能完全将内容与形式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将内容融入到表达具体形式的过程中。什克洛夫斯基曾指出:“形式方法并不排斥思想和艺术内容,而是将所谓的‘内容’视为形式的一个方面。”诗歌通过音韵、节律、语法、结构、意象等独特形式来表达内容和思想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穆旦在1942年2月创作了《春》,这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他的诗歌独创性和艺术魅力。全诗分为两小节,第一节描绘大自然的春天,第二节则描述生命的青春时期。既表现了自然春天的美丽迷人,又流露出人生春天的焦虑和迷茫,是一首天人合一的“春之歌”。这首诗不仅意蕴深刻,而且在形式上也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
一、光、影、声、色的完美融合
受现代派的影响,穆旦在诗歌创作中常常刻意摒弃传统的因素,但他的古典文学传统仍然影响着他。他对于形式的关注就体现了古典文学品质,如诗段结构的完整性、格律的严谨性以及语言的精炼性。[1]在穆旦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充满象征意义且极具画面感的诗句:“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赞美》);“在荒山里有一条公路/....../在谷外的小平原上,有树/有树荫下的茶摊。”(《小镇一日》);“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这些诗句视野开阔,意境悠远,隐隐透露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神韵,同时又以色彩搭配展现出与传统画面截然不同的特点。在《春》中,“绿色的火焰”、“花朵”、“满园的欲望”、“蓝天”等春天景象隐含着丰富而鲜明的色彩,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通过语言堆砌出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突显了现代艺术的张扬而非古典艺术的含蓄。
《春》这首诗突破了二维平面艺术的局限,不仅如此,还在画面的有机构成上运用了动词“推开”,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较之平面的呆板更具生动与活泼。
此外,诗歌的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春》共分二节,上一节共六行,每二行为一句,结构整齐均匀。诗人满怀热情地歌颂了满园美丽的春色,情绪饱满,略带欣喜。在诗歌的节奏上表现和谐的音乐美,犹如一首流畅的行板,一气呵成。第一行和第六行相对应,中间每一行分别有一次停顿,好比音乐中的强拍和弱拍的交替和循环往复。
下节也是六行,从整体上看与上节无异,但却由整齐的二行一句变换为四行一句和二行一句。苦于年轻的生命体的欲望之火已燃起,对人生有无限的渴望与冲动,灵魂深处却感到迷惘、痛苦,两者构成了一种不协调的张力和冲突。对应在诗的节律上也是起伏跌宕,迂回曲折,时紧时松,显得不那么顺畅,甚至出现了“光,影,声,色”这样一字一顿的跳跃式节奏,每一拍都伴随一个休止符,如同心脏跳动时的一张一缩,蕴含着情感的波动。结尾处又渐渐趋于平缓。
整首诗就像是一曲精彩的乐章,在一张一弛中配合内心情感的流动。再搭配色泽鲜明的画面,便是光影声色的巧妙融合。
此外,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穆旦的诗歌中现代性的特点逐渐显露。在其众多的作品中,《春》是篇幅较短的,但在这短短十二行诗中,诗人已使用了不少欧化的句式。例如:“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里使用了英语语法中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并将状语部分后置;主句部分采用了倒装句式;最后一行则是独立主格结构。同样属于独立主格结构的还有第五行中的“如果......”。另外,按照汉语的语法习惯,“如果你是醒了”这样的表达是有语病的。但是诗人在其中加了一个“是”字,正好可以直接翻译成英语中最简单的系表结构而不存在语法问题。
穆旦诗歌的词汇有三个特点:一是大量采用非传统诗意的新生词汇创造现代诗意,二是身体词汇的大量使用,三是赋予传统词汇独特内涵。穆旦诗歌词汇充分体现了现代诗人感知世界、感受生命的现代意识与审美现代性特征。
在穆旦的诗歌中,他为许多传统的词汇和意象赋予了新的意义。例如,“春”的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概率之高,数量之多,使其几乎没有任何新意可言。古人用“春”或是来形容万物的生机,或是感慨春光之短暂,或是抒发春闺之怨。人们对春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而穆旦诗中的“春”,虽然作为语言符号和指称没有发生改变,但已拥有了新的面貌和现代性情绪。最明显的就是“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这种手法即将对象从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将不能引起我们新鲜感和美感的东西陌生化为奇异的东西,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没有什么比这更形象地描绘大自然春天蓬勃旺盛生命力。火焰本应是红色,但诗人用火焰燃烧之势和跃动姿态形容春草,恰如其分。花朵破土开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然而,诗人却用“反抗”一词表达花朵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节中,诗人描述了二十岁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蓝天下,为永远的谜所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二十岁本应像春天里的春草一样燃烧,像花朵一样挣脱土地束缚绽放青春光彩。但诗人却将年轻生命写成紧闭的状态,使原本欢快的歌声变得灰暗沉重。这一点需要读者反复阅读和体会才能感悟。
穆旦热衷于对身体的描写,注重身体器官的直观感觉和体验。他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抽象思维和情感,这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细致的体验和巧妙的联系,还需要大胆创新和突破。穆旦诗中有许多描写身体和身体感觉的词句,如“你的怀里”、“少女的热情”、“死的子宫”、“你把我轻轻地打开,一如春天,一瓣一瓣地打开花朵”,以及反复出现的“拥抱”一词。这些在传统诗中极少出现甚至被认为是不文明、粗俗而该禁用或避讳的词,在穆旦的诗中自然而自如地出现。
总之,穆旦诗中的陌生化手法延长了审美时间和难度,挑战了读者常规思维,使陈旧主题历久弥新。他用丰富想象力、细腻体验和巧妙联系表现抽象思维和情感,大胆创新和突破传统诗歌形式,使诗歌更具现代性特征。
在《春》这首诗里,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生命之春在自然之春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苦闷和压抑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植物不仅有生命力,还有感觉,它们渴求着拥抱、被点燃、充满欲望,同时又迷惑、紧闭、痛苦着。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凝练、精妙,意境也更加深远。
首先,我们可以将诗中的生命体分为两类:植物(草和花)和动物(人)。草和花的生长是受限制的,无论长得多茂盛,永远都无法离开泥土,获得自由自主的行为。而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具有主观能动性,其行为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根据诗歌的意思,我们可以制出如下表格:
| 预设相同点 | 相异点 |
| ------ | ------ |
| 草和花不自由 | 人自由 |
| 有生命 | 有生命 |
| 欲望渴求着拥抱推开反抗伸出美丽欢乐 | 谜被点燃紧闭无处归依等待伸入痛苦烦恼 |
诗歌中的花和草显然是已经拟人化了的,那么我们可以假设花草与人具有同等的感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面对春天来临时欣欣向荣的外部世界,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受到春天光影声色的诱惑,都有着年轻而旺盛的生命力,都有一种喷薄欲出的生命冲动。不同的是对于花草而言,这种欲望已经表露无遗;对于人而言,外面的世界却还是一个谜。由于这种不同的感受,两者表现出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草是“渴求着拥抱”花,而肉体却是“被点燃”,一个是主动进取,一个是被动接受。不同的态度催生不同的行为。尽管像花朵经过反抗挣脱土地的束缚而获得自由那样,二十岁的生命在“被点燃”以后,也极度渴望突破紧闭的肉体,却又为灵魂无处归依而犹豫不决。结果自然是“花朵伸出来”,绽放出“美丽”,而人却只能“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因此,当温暖和煦的春风吹来时,对花和草而言是“欢乐”的,对年轻的生命来说却只是千头万绪的“烦恼”。
这样的对比手法在诗中可谓无处不在。为了加强内在的张力,诗人在描绘摇曳的绿草、盛开的鲜花、温暖的春风、醒来的人时,使用的都是“摇曳”、“拥抱”、“反抗”、“伸出”、“推开”这些富有力量与热情的动态词。与此相反,对于年轻的生命体,却使用了“迷惑”、“紧闭”、“归依”、“等待”等这些缺乏活力的静态词。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明显可以发现,在诗人的笔下,花和草这些植物是自由的,而人恰恰是不自由的,这与之前的预设以及人们的日常观念截然相反,这就足以引起人们对于生命的深层反思和重新认识。从这些显性的对照中可以看到,穆旦以及和他同时代的那一群年轻人所向往的理想人生状态是诗歌上一节中的“你”,像“推开窗子”那样融入无限春光之中――他充分肯定身体内激起的蠢蠢欲动的力量并对这种力量感到自豪,而非下一节中的“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空有一具年轻的躯壳而缺乏生气。一组动词“推开”和“紧闭”的强烈反差,也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既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张扬年轻的个性和风采、又对世界的未知感到迷惑甚至恐惧的矛盾心理。
艾略特说:“诗歌在尚未被理解之时就会传达自身意识。”一首优秀的诗,第一次读到时,即使还不能准确理解内中深意、甚至不知其作者、创作背景、想要表现的主题等,但其独特的形式已足以吸引读者。从这一点上看来,《春》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因为借助其独具匠心的形式和结构而显得成功且具有感染力。这也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结合的典型之作。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何庆机等编著:《大学英语语法教程》[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C],方姗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5]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6]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M],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
[7] 毕研韬,周永秀:《解读什克洛夫斯基的批评理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穆旦的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是指通过错位的秩序、词性的转换、隐喻的意象、句式的杂糅等方式,使诗歌语言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话语形式的陌生化语言,从而达到给读者以新鲜的审美感受的目的。
赵志在《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为例》[J]中,以穆旦《诗八首》为个案,从语法和意象运用两方面来分析穆旦的诗是如何做到陌生化的。王佐良在《谈穆旦的诗》[J]中提到了穆旦的诗中有很多陌生化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