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的秋千教练员杨玉丹正在训练她的队员们。这里的秋千和我们平时在公园里看到的不一样,它有十二三米高的架子,垂下两根内置钢丝的麻绳,麻绳末端是一块10厘米宽的踏板。揽着绳,踩着板,运动员们努着劲儿,把自己送到最高点。

这个暑假,杨玉丹和她的队员们有一半时间都是在“荡秋千”中度过的。秋千比赛按项目分为双人高度、双人触铃、单人高度、单人触铃四个级别,并按体重分55公斤以上和55公斤以下两个级别进行比赛。高度比赛是在规定的适当次数内看谁荡得更高,触铃比赛规定时间是10分钟,看谁在这10分钟之内触铃的次数更多。

秋千是我国许多民族共有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早期是先民在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嬉戏活动。唐朝诗人杜甫就曾写下“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诗句。1986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也是这个赛事中唯一一个只允许女子参加的项目。2006年,朝鲜族秋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延边大学师范分院附属小学校操场上,一个叫金秀旼的小女孩正躲在秋千架一旁的角落里,偷偷地哭。原来她在训练中碰到了1个铃,本来想要碰到5个的,现在只能重新开始。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着。

记者了解到,小学生阶段的孩子们力气不够,每次在秋千架上训练的时间不能太久。小姑娘们荡不上去,并不是因为她们不够努力。从这个小的秋千架开始,原地练前摆、后摆动作,然后到中型架,都整完了以后,才能上大的秋千。秋千一般小学出成绩很难。

教练金仙女表示,虽然累是累一点,但是每次练一个动作,孩子们从刚开始不会荡,然后突然能荡一次铃,再荡两次铃的时候,比什么都开心。她已经教了13年,依然坚持着。

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内,运动员们正在表演秋千。训练间歇,教练杨玉丹也会带着队员们为游客们表演秋千。民俗园的负责人张晋铭说,在这里架起秋千,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体验它。一个秋千可能反映出很多的一些民俗文化的内容在里面,包括民族的精神。

在延边大学师范分院附属小学校操场上,教练金仙女和孩子们正在努力训练。刚才还在偷偷抹眼泪的金秀旼,见着同学在秋千架上“飞”,也充满了信心。她说:“我刚才也是荡这么高了吗?我想再来一遍,我感觉这次肯定能行。”这种倔强的精神几乎在每一个练秋千的姑娘身上都能看到。

杨玉丹认为,这样的倔强能让孩子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她会跟孩子们说:“把秋千荡起来的时候,你能看到的,是别人看不到的一个风景。”

024年“民体杯”全国秋千比赛正在进行,延边代表队的运动员们正在比赛中展现出强烈的竞技精神。今年11月,杨玉丹将带领队伍前往海南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将是她和队员们赛前的最后冲刺阶段。

杨玉丹表示:“假期是我们训练的最佳时间,阴雨天我们无法进行室外训练时,都是在场馆里进行体能训练。我怎么能对得起他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记者询问她是否希望带领队伍取得好成绩。杨玉丹回答:“当然,这是我们的目标。”

延边代表队的运动员们在杨玉丹的指导下,正为了即将到来的比赛努力训练。他们的教练和领队杨玉丹也在为他们付出着巨大的努力,希望能在全国性的比赛中为延边争光。

监制:冯斌武

编辑:阳林珊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