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丧葬习俗“拾骨葬”独具特色,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在老家,当老人去世后,不会像其他地方那样挑选好日子下葬。相反,我们会先进行二次安葬,第二天一大早就直接将遗体抬去第一次安葬的地方,不需要看日子,也不立碑,只需要做好记号即可。

前段时间,家里通知八月初一要给公太“捡金”,我们提前一天回家,并叫了几兄弟去墓地。在八月初一早上,几个兄弟拿着锄头和铁锹来到墓地,准备起棺。这个事情只能在早上进行,不能超过中午12点。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请来了一位专门从事“捡金”的大伯,他帮忙把太公的骸骨捡起来,花费了500块钱。初一是他的最忙的时候,因为一个村就他一个是干这行的。那天人特别多,他一天早上赚了5000块,高兴得见牙不见眼。

一般来说,尸体埋3-5年后就会完全腐化。在我们这里,约定俗成的是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进行“捡金”。届时,会请专门从事“捡金”的老人去墓地捡起逝者的骨头,放入坛子中。如果骨头是黄色的,他们会认为这个地方好,老人有福气;如果骨头发黑,则认为地方不好,老人也没福气。捡好之后,这些坛子会被放在山洞或山崖下方,而不是立即安葬。此外,还需要请风水先生重新算日子,再选一块风水宝地进行安葬。

第二次安葬时会立碑,但现在找合适的地方很困难。有时候即使付钱给别人,他们也不愿意出售。因此,很多时候只能先将装有骸骨的坛子寄放在山崖下方。我记得小时候去外婆家时,经过她们村的一座山,看到山崖下一排排的坛子。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有一次,我叔叔比我大一岁,他外婆和我外婆一个村的。当时我还是个小孩子,大声跟他爸爸(我的叔公)说:“爸爸那里好多酸菜坛子啊!”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好笑,真是童言无忌。

除了八月初一的“捡金”之外,八月初二还会进行扫墓活动。这时扫墓是公家的,每户都会派一个人参加。扫墓回来后,大家会在祠堂聚餐,气氛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