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江西广播电视台报道,南昌青山湖一公园附近发生了一起跑步意外。一位60多岁的跑者在跟一群“破三”(全程马拉松完赛成绩在3小时内的业余高手)的训练队伍跑步时突然晕倒,经过路过的跑友接力进行心肺复苏,待120赶到后仍未苏醒过来,被送医抢救后不幸离世。

根据现场的跑友描述,这位晕倒的跑者并不是初次跑步的新手,之前经常训练,但速度并不快。他晕倒前正跟着一群“破三”的训练队伍跑步,但跑了一段时间后,却突然发生了晕倒的情况。

跑步向来和坚持、拼搏的精神挂钩。但随着近年来在跑步中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我们似乎更应该放下激情,反思一下:如何正确看待跑步?如何理性的认清自己。

我们很多跑者,对于跑步都是抱有出成绩的想法,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即使有时候身体已经觉得吃不消了,也觉得应该坚持一下,轻易不会去调整。但事实上,越是感到难受,越应该悠着点,配速慢一点、心率压着点,更密切关注自己的体能。

业余跑者跑步是为了什么?站在领奖台上?绝大多数人肯定不是这个目的,所以想想:成绩、数据、PB只不过都是天上浮云。作为跑者,正确看待跑步中的数据很重要。作为跑者,在任何情况下保持理性,认清自己很重要。拼来拼去,最后拼出一堆问题,得不偿失。如果明明身体出现了问题感到不适,还要坚持,为什么不放过自己?难道不知道勉强坚持,会危及健康吗?

几个人一起跑,大家都充满激情,每个人都在奋力向前。的确,跑步中坚持不懈和努力拼搏是值得赞美的精神。但从业余跑者来看,安全才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有时候能慢下来、停下来,才是一名成熟跑者理性的选择。坚持是一种精神,但也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再来谈坚持。

全民跑步的时代,身边能跑马拉松的人也越来越多,感觉能跑个全马现在都不算什么事了,完赛百公里越野的也比比皆是。马拉松因此在很多人心中也不算什么,但事实上,就算是半程马拉松都是属于极限运动,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完成的。

心理上的轻视,导致很多报名参赛者其实并没有多少跑步的基础,甚至也不会去认真备赛。因为,越是不了解跑步的人,越是会认为:跑步能有啥?会走就会跑,大不了我跑不动了,我还走不到终点吗?还有人认为:只要速度慢一点,我能跑一天。

没有敬畏之心,不尊重赛道,比赛中频频发生的各种状况也就不奇怪了。所以,还是要搞明白自己,在身体、能力都合适的情况下,再来谈坚持和拼搏。只有健康无伤,才能跑得更长久。

无论您是渴望再次创造辉煌的PB跑者,还是追求健康快乐跑步的佛系跑者,都必须确保在理性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避免盲目失控。在日常生活中跑步时,不妨多思考一下自己的初心:速度和距离真的对您如此重要吗?

曾经的小编(老王)也是热衷于堆跑量、记录数据,出门跑步时总是习惯开启GPS。他曾想过每天跑步,将月跑量堆砌至三五百;逢赛必报,期待中签;甚至计划在杭州、上海、南京、厦门、北京等地一场不落地完成马拉松。他还曾尝试过一周内跑一场马拉松,背靠背跑马,甚至坐飞机去国外参加比赛。

然而,如今他对跑步和马拉松的心态已经越来越平和。受疫情影响,比赛减少了,有人说憋疯了,但作者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在家门口跑个10公里难道不香吗?如果真的想跑马拉松,自己去环城、环湖凑个42.195也并非难事。

最后,作者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个跑者在受伤后都能反省,不断完善和适应,成为真正的成熟和理性的跑步爱好者,而非狂热的追求者。让我们一起享受跑步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确保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