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分享。沟通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以下是一些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1. 多用“我们”——自己人效应。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他是自己人,而不是教师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和学生是自己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 要把师生平等的观念落到实处。

- 要善于寻找和学生的共同语言。

- 要学会对学生的事“感兴趣”。

- 试着使用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的小技巧。

2. 没有白说的废话——调味品效应。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不要说一些无意义或者无关紧要的话,这些话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育效果。

仔细观察我们的生活,我们会发现每个人在每天的交流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废话”。然而,如果去掉这些“废话”,只谈论必须说的话题,那么生活可能就会失去很多乐趣。适量的“废话”实际上是人际交往中很好的润滑剂,有人甚至称它为“调味品”。

班主任巧妙地运用这种调味品效应,可以让谈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在谈话开始时,不必板着脸直接进入主题,而是可以先说几句“废话”,如谈论最近的新鲜事、身体和心情等,然后再逐渐引入主题。

调味品效应在师生对话和家校沟通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缓解紧张气氛,打破谈话僵局;二是“调味品”本身蕴含了教育素材,看似与谈话主题关系不大,但可以由此及彼巧妙地实现迁移,最终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弦外之音。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智慧,即“看似随意,其实刻意”,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导到设定的教育情境中。

“数学老师说你很棒!”——第三人效应

心理学上将通过第三者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意见或者创造条件让对方间接听到你的评价和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为“第三人效应”。这种迂回战术在师生交往中非常有效。一般来说,第三人效应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说话者(第一人)转述第三人的话,以增强说服力。

第二种做法:自己(第一人)不出面,而让第三人和第二人谈话,由第三人转述第一人对第二人的看法,或者创设条件假借第三人的话表达第一人的意思。这种做法在师生间有一些敏感问题或处理师生矛盾时最能发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人效应并非万能的,影响其发挥的因素有很多,并非只要第三人说话,效果就一定好。在使用第三人效应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慎选第三人:学生(第二人)和第三人的关系要良好,否则,第三人说话的可信度就会降低。

2. 考虑学生的个性:如果学生性格独立、个性较强,平时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第三人的作用就会受到很大限制。

3. 注意沟通方式的多样性:不要在一个学生身上反复使用第三人效应。如果听多了第三人的话,学生可能会变得敏感、警觉,从而加重对第三人信息的过滤,导致第三人效应作用降低甚至丧失。

4. 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如果第三人的话是无中生有,一旦“穿帮”,无论是第一人还是第三人,学生对他的信任度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边吃边聊——“可口可乐”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试图通过一些广告信息来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一部分被试者被附加了一瓶可口可乐,而另一部分则没有。尽管可口可乐与广告信息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结果却是得到可乐的被试者往往受到了更大的影响。这便是著名的“可口可乐效应”。

那么,究竟什么可以充当“可口可乐”呢?

首先,在劝说或教育学生时,我们可以给予学生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手势等肢体语言。这些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其次,在办公室或其他场合与学生交流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一次性水杯和小点心。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适时地给学生倒杯水或者拿出一块糖果,给他们一份惊喜。这样的举动既能缓解谈话的紧张气氛,也能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

在使用“可口可乐”效应时,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1. “可口可乐”一定要适合学生的需求。只有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的“可口可乐”,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效果。

2. “可口可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措施。在谈话的过程中,主题和内容依然是最重要的,不能因为使用“可口可乐”而忽略了这一点。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避免让学生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只要谈话就一定有“可口可乐”。偶尔使用“可口可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效果,但过度使用则可能导致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