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在《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一书中,回顾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择业经历、家人对自己的影响,并总结了自己从家族继承的价值观。可以说这本书是了解巴菲特的家族文化和教养哲学的一个珍贵窗口。
彼得认为,出生之时,是随机性主导了一切,因此不存在“理应拥有”的说法,出生之后,我们才有了自主行动的机会,到这时,才会有“努力配得上”的东西。他区分了“理应拥有”和“努力配得上”两个概念,前者的意思是天生就配得上,后者的意思是经过后天努力而配得上。
此外,在书中彼得还提到了父母精心的引导与过度的干涉之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他认为,明确告诉孩子们应该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是他父母的教育风格。
富裕家庭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30%~40%的青少年在富裕家庭中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其中,十几岁的女孩子中有22%临床诊断得了抑郁症,这一数据是全美国平均水平的3倍。在这些抑郁症患者中,10%~15%最后选择了自杀。
巴菲特家族的教育理念:出身富裕的人“出生时含在嘴里的金汤匙成了插入后背的金匕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巴菲特家族从小就教育孩子认识到自力更生的重要性。彼得小时候也能从家里拿到零花钱,但这是通过做家务自己挣来的;彼得的哥哥喜欢种地,巴菲特送给他一个农场,但他要向巴菲特上交租金。关于给孩子多少钱,巴菲特说:“要给他们足够的钱做他们喜欢的事,但不能给他们太多钱让他们可以无所事事。”
不为金钱工作的原则:这是一个与巴菲特家族职业操守相关的原则,也是彼得从家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价值观。在巴菲特家族中,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岗位上每周工作七八十个小时,“纯粹的努力、自我的克制、奉献出的工时”并非美好的品质,而是一种自我虐待。在巴菲特看来,就职业操守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探索自我、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更重要的了,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成为一件即使困难,“也能让人心生欢喜甚至感受到些许神圣的事”。
彼得的音乐之路:彼得6岁开始学琴,回忆学习钢琴的过程,他“从入门到放弃”一共发生过三次。他中途甚至想放弃高中最后一年的学业,去全职做摄影,虽然被自己的母亲略施小计给阻拦了下来,但是在斯坦福大学就读三个学期后,他还是选择辍学,去全职从事音乐工作。巴菲特得知彼得的决定后也没有明确的反应,因为他习惯倾听,而不是给出评判。直到有一天,巴菲特在走向门口的时候顺便说道:“如果你真的热爱某件事,那么你就应该去做。但是记住,不要期望别人为你的梦想买单。”
彼得,你知道吗?其实我们做的都是相似的事情。音乐是你的艺术画布,而伯克希尔是我的艺术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添加几笔。这句话对于彼得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遵循父亲的理念,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热情选择职业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金钱并不是评估工作价值的标准,而是工作的附带产品,当你把工作做好时,金钱就自然而然地跟着来了。同样地,当你全身心投入学习知识和技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的同时,幸福也会随之而来。
(3)相信教育的力量
这里的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彼得认为学校教育更接近于职业培训,目的是帮助人们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这只是对教育极其狭隘的方面。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涉猎谋生之外的知识。儿童最宝贵的天赋之一就是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彼得认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点燃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
彼得的家人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从外祖父那里学到了阅读的习惯,因为外祖父喜欢通过阅读来学习一些暂时看似用不上的知识。彼得写道:
我看到安静地坐下来读一本书能给人带来多大的平静与喜悦。我仍然能想象得出他放松地蜷缩在自己的懒人沙发中,裤子恨不得提到下巴,而假牙多半会放在手边的玻璃杯里的画面!
彼得的父母也经常建议他自己去寻找资料,寻找答案,这培养了彼得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他的自力更生非常有益,因为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速度和能力。
彼得的母亲苏珊尤其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彼得回忆道,母亲苏珊在他童年时期就尽可能地让他接触到各种背景不同的人、听很多故事,比如作为寄宿家庭接待来自非洲和捷克的交换生,家里也经常有远道而来的客人。她想知道这些与自己不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会做出怎样的努力,有什么样的抱负和信仰。苏珊所做的一切让彼得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倾听的故事。”正如中国古代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彼得的母亲,苏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4)信任世界,相信他人总的来说是好的
彼得珍视的价值观之一就是信任。他认为,信任是一种相信世界美好的信仰。尽管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存在许多不公和不善良的人,但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世界的美好。起初,我怀疑彼得是否在自欺欺人,因为他生活在一个相对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没有经历过太多困难。然而,彼得的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
彼得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游刃有余地生活,甚至保持身心愉悦,那么信任是非常必要的。关键是要有面向世界的安全感,而不是回避困难。因为回避困难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而安全感是乐观、自在和敢于尝试的前提。一个乐观的孩子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心理能量,去应对人生中无数的挑战。
彼得的这种信念并非来自于金钱和物质条件,而是源于家庭之爱和邻里之爱。他认为,这些爱是通过拥抱、冰激凌筒和功课辅导等方式传递的。他的家庭在社会流动性极大的今天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状态,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幢平平无奇的房子里,距离外祖父母家只有两条街的距离。这个家庭充满了爱的氛围,无论走到哪一端,都有大大的拥抱等待着他。这种家庭之爱和邻里之爱为他提供了情绪上的安全感,也让他对他人和世界充满信任。
为了培养彼得的宗教包容理念,他的母亲在他十几岁时带他去体验不同教堂的礼拜仪式。她还在家里给他准备了关于东方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书籍。目的是让彼得明白,每一种信仰都应该让人在追求人生意义和精神超越的过程中结成同盟,而不是造成割裂。彼得的父母非常重视思想的开明,他们认为人应当永远对别人、对不同的观点表示尊重;永远要试着去理解争论中的对立观点。这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也是思想上的需要:理解反对观点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方式。
为了让彼得更好地理解与自己出身不同、机遇不同的人的生活,苏珊有时会带着彼得去物质条件不好的地方拜访友人。在这些居民区中,彼得看到了与他一样流着同样的血、胸中有爱、心中有梦的人。他们只是生于不同的境遇,想要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会更不容易。这种经历让彼得学会了用包容的心态面对现实中的差异与冲突。
总之,彼得珍视的家庭之爱、邻里之爱以及宗教包容的理念为他的信任和乐观心态奠定了基础。这些价值观让他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也让他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彼得后来关注印第安人的生存境况,并通过创作展现印第安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的音乐以及自己的慈善基金会来帮助印第安人和世界各地的女性。而这一切显然都离不开他母亲苏珊的苦心孤诣。
据巴菲特在给一本书的推荐语中所言:彼得和我持相同观点,即这个世界并不亏欠于你,而你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来为这个世界做些事情,尤其是为受苦的人们做些事情。巴菲特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他在2006年6月宣布将会把大部分资产(370亿美元)全部捐给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而他的三个孩子则每人负责管理一个10亿美元的基金会。他们的任务是学习如何用这笔钱去帮助别人。
当彼得思考如何用这笔钱去帮助没有自己幸运的人时,他想到了父亲“投资价值被低估资产”的原则,于是开始思考哪些人在全球范围内被低估了,他看到了女性;当霍华德思考如何使用这笔钱帮助别人时,他看到了非洲受苦受难的人;苏茜则用这笔钱去援助家乡奥马哈的学校和教育系统。
2024年6月28日,巴菲特修改了自己的遗嘱,他表示随着孩子们变得更加成熟,他制定了现在的计划:当自己去世时将停止向盖茨基金会捐款,而是用所有财富成立另外一家慈善信托基金会,由自己的三个孩子管理,他们必须一致决定如何使用这笔钱。
据统计,截至2023年,巴菲特已累计为盖茨基金会捐款393亿美元,超过2006年的370亿美元,而对其捐赠会持续到他去世。巴菲特的剩余资产绝大部分是他持有的伯克希尔的股票,按该公司的目前市值估算,这些股票的价值超过1 300亿美元。没错,18年间他虽然捐了超过2006年自己身价的393亿美元,但同时又通过伯克希尔公司挣了1 300多亿美元......
可以看出,巴菲特家族一直致力于将慈善事业发扬光大,并将其视为家族的一部分。他们的顶级教养就是留给世界一个“慈善永动机”,这个永动机的一部分是拥有源源不断赚钱能力的伯克希尔公司,另一部分则是继承了家族价值观、知道如何用这些钱做慈善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