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入职初期,常常遇到困惑和发展难题。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我们指导新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落实发展规划,以此作为他们自主成长的指路明灯。
随着国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加入到幼儿园教师队伍中来。这一变化直接给幼儿园教师队伍带来结构性变化。
经过对全园教师情况的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园教师逐渐呈现如下特点:年龄层次——以“90后”为主,平均年龄为25岁;队伍状态——有精力、有干劲、有个性,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不喜欢墨守成规,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历层次——显著提升,本科大专学历占比73%;持证上岗情况——教师资格证持证率达到93%,其他人员则持有保育员证书,全部做到持证上岗。
然而,不容乐观的问题也存在。一是,这些新教师学历中非学前教育专业比例高,占比60%,他们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方面缺少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岗位适应慢;二是,教师资格证书持证率虽然较高,但是由于入职年限短,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停留于表面,不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摸清新教师职业发展难题,我们通过组织新教师座谈、设计需求调查问卷、日常谈话沟通等多种途径,了解和掌握了新教师在工作中的困惑和专业发展的难题:一是职业认同方面,新教师集体归属感较低;二是群体文化方面,新教师不易融入大集体;三是工资待遇方面,临时聘用教师的工资待遇过低;四是职业发展方面,新教师普遍存在个人发展方向模糊,外部环境缺乏对个人发展的激励机制;五是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班级管理是新教师普遍比较焦虑的问题。例如,如何建立班级良好的常规,如何与家长相处等对于新教师来说也是非常有难度且复杂的问题。
为了情感上贴近、关注和指导新教师,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新入职的教师通常非常关注自己的职业状态,问卷中反映出新教师们非常关心孩子们是否喜欢自己,同事们如何看待自己,领导对自己的评价如何。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期待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能力得到认可,希望自己能够被团队接受。结合新教师的这些心理需求,我们采取了一些策略:
一是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例如,“如何做幸福教师”“从教育影片中体会教育”等主题活动,引导新教师逐渐学会调节心态,掌握释放压力的方法,转变思维的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
二是注重与新教师的沟通交流并建立相关制度。这种沟通和交流内容涉及新教师的生活、思想和专业成长。例如,党支部委员和行政干部落实每学期谈心谈话制度,做到新教师全覆盖。园长和业务干部落实进班指导制度,专业指导做到新教师全覆盖。通过这种日常和有针对性的沟通,了解新教师工作上和生活上的需求,以便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让新教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团队的支持,让他们产生归属感。
三是及时肯定和鼓励。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类的最高层次需求,新教师在入职初期的这几年,得到团队的接纳和认可,有助于建立自尊自信,有利于产生职业认同。因此我们对新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点滴进步和成长,及时肯定和鼓励,例如,在全园大会上提出正式的表扬和肯定,为教师举行颁奖仪式或者现场展示活动等,让新教师感受到自己无论是什么专业背景、什么身份,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可以发光发亮。同时也营造了团队中互相欣赏、互相支持的良好氛围。
在新教师的职业选择问题上,有些人是因为喜爱这份职业而作出的选择,有些仅仅是人生中的“偶然”选择。无论是哪一种,入职初期忙乱地适应岗位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去思考“我要做什么样的老师”。因为没有方向,经常会走弯路;因为没有目标,常常会满足现状。
在新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指导新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落实发展规划,以此作为他们自主成长的指路明灯。首先,我们通过组织新教师听骨干教师讲成长故事,理解成长的路上没有捷径,唯有目标明确、风雨兼程才能收获成长。
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下是一些新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方法:
1. 制定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目标、时间表和资源等。
2. 学习和培训: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3. 寻找导师: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向他们请教并获得指导。
4. 反思和评估:定期反思自己的工作,并评估自己的进展。
5. 建立联系: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建立联系,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6. 持续学习:保持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兴趣,并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