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峦天北望接妖氛,谈笑临戎见使君。徽外旧题司马檄,日南新驻伏波军。釜鱼生计须臾得,草木风声远近闻。不独全师能奏凯,还看盟府勒高勋。
火母问道:“前面步行的可是南朝金碧峰长老么?”王神姑仔细看了一看,说道:“正是金碧峰。”火母道:“这个葫芦头有些利害,我也不可轻易于他。”即时收起那三昧中间的一股真火,喷将出来。通天彻地,万里齐明。国师道:“这妖怪他把个真火来会贫僧,贫僧也不可轻易于他。”也收起那丹鼎之中一股真气,微开佛口,吹了一吹。只见那一天的火,不过半会儿,都不见了。火母看见,心上吃了一惊,说道:“这个葫芦头,果真是个出众的。我这三昧真火,等闲人还认不得,他就认得,他就把个真气相迎。料应是个僧家,神通不小。待我叫他一声,看是何如。”高叫道:“来者何人?莫非是个南朝金碧峰长老么?”国师轻轻的应声道:“贫僧便是。”火母道:“你是释门,我是玄教。我和你各行其志,各事其事,你夜来怎么私自掀起我的九天玄女罩了?”国师把个手儿打一起,打个问讯,说道:“这是贫僧不是了。”火母道:“你掀我的宝贝,明明是欺我玄门。”国师道:“善哉,善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只救取那一干道士,怎么说个欺你玄门的话?”火母道:“你既不是欺我玄门,你把个宝贝还我不还我?”国师道:“阿弥善哉!我佛门中人,自来不妄取一物,岂有要你宝贝的道理。”火母道:“既是还我宝贝,这如今宝贝在那里?”国师轻轻的取出宝贝来,拿在手里,说道:“宝贝在这里奉还。只是相烦老母回见国王,劝解他一番,教他收拾兵戈,递上一封降书降表,倒换一张通关牒文,免得终日厮杀,糜烂民肉,花费钱粮,岂不为美!”火母未及开口,国师就把九天玄女罩望空一丢,丢在半空中。火母一见了自家宝贝,连忙的把手一招,招将下来,接在手里。
火母得到了宝贝,准备取他的首级。他说:“不要走!”便把九天玄女罩在半空中。火母也把国师当作天师,将他罩在地上。然而佛爷爷的妙用与火母不同,他不慌不忙地把偏衫袖口张开,迎向九天玄女的罩子。那个罩子落在他袖子上消失了。火母认为佛门欺负他,怒火中烧,将火箭、火枪、火蛇、火鸦四件宝贝一起掀出,期望烧掉狼牙棒张柏一样的样子。虽然是黑烟滚滚,红焰冲天,火片四溅,但这只能烧凡夫子,对付不了佛爷爷。国师老爷不慌不忙,张开口吐了一口唾沫,朝着正北喷去。只见四面八方阴云密布,大雨倾盆,将那天上的火都烧得灰飞烟灭。
火母见无法对付国师,心生愤怒,立刻挥剑朝国师的脸上砍去。国师道:“善哉,善哉!我出家人怎能抵挡这一剑?”他不慌不忙地将手中的钵盂往空中一抛,钵盂顿时翻了下来。火母又被困在钵盂底下无法出来,心慌意乱地喊道:“金碧峰饶了我吧!”呼喊了一会儿没有回应,又喊道:“金碧峰老爷,你是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请饶恕我这一次吧!”国师听到这里,心中十分不忍,说道:“拘禁人的事本不是我出家人该做的。但我看此人还有一百日灾难未满,不如趁此机会让他领悟一番道理,消除他的火性,收起他的野心。”于是国师转身回到中军帐中。
火母被困在钵盂下无法出来,四处呼叫也无济于事。她焦急万分地喊道:“金碧峰老爷饶了我吧!”虽然听起来像是师父的声音,但时有时无。王神姑四处寻找师父的踪迹,却始终找不到。最后她听到一个声音,似乎是师父在呼救。她仔细听了一会儿,确实听到了师父的声音:“金碧峰老爷饶了我吧!”王神姑心想:“明明是我的师父在求饶,可我却看不见他在哪里。”无奈之下,她在草地下寻找,终于发现一个黄铜打的盆子盖在地上,里面似乎有人在哭泣。王神姑走近一看,果然看到有人在里面哼哼唧唧地哭个不停。
王神姑问道:“师父,你怎么会在这里?”只说了“师父”两个字,里面就传来了回应:“徒弟啊,徒弟啊!”王神姑连忙回答:“我在这儿呢,我在这儿!”火母喊道:“快来救我!”王神姑问:“你怎么会被困在这里?”火母说:“都是那金碧峰和尚害的!”王神姑问:“这是个什么东西,能把你困在里面?”火母说:“我在里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你到外面亮光处看看。”王神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黄铜打的小钵盂。她说:“师父没关系!”火母说:“怎么没关系?”王神姑说:“原来只是一个和尚用来吃饭的钵盂嘛!”火母说:“如果只是个钵盂,那就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王神姑说:“你在里面发脾气的话,把头一顶就能顶到一边去,你为什么不走出来呢?”火母果真把头一顶一顶地尝试着顶出去,但每次都当作不知道。直到最后一次顶的时候,才终于成功地逃出了钵盂。
火母道:“徒弟,我头上就像座泰山一样,顶不动啊!”王神姑说:“师父,这不是顶不动的事情,可能是你的颈部太软了。”火母问:“为什么我的颈部这么软?”王神姑回答:“我看到了。”火母问:“你看到了什么?”王神姑说:“我看到你的颈部有足有一尺多长,却总是软绵绵的。”火母说:“你只管叫我顶,你也动手试试看。”王神姑说:“你是师父,我这个做徒弟的怎么敢轻易动手呢!”火母说:“我在里面可是要命的,你在这里啰里啰嗦的干什么!”王神姑问:“你想让我怎么办?”火母说:“你把钵盂抬起来就行。”王神姑说:“知道了。”于是马上伸手去抬,但一点儿也动不了。她试着用两只手一起抬,还是抬不动。王神姑使出浑身解数,两只手一起抬,仍然抬不动。王神姑说:“师父,我已经用尽了全力,但还是抬不动啊!”火母说:“你去多叫些人来帮忙。”王神姑说:“知道了。”立刻派人去叫了一些番兵和番将,一个人抬,抬不动;两个人抬,还是抬不动;三个人都抬,仍然抬不动;四个人一起抬,依然抬不动。王神姑说:“真的抬不动啊!”火母说:“那就多叫点人来搬。”王神姑说:“已经四个人了,还是抬不动。”火母说:“四个人搬不动,你加八个人都搬得动。”王神姑说:“可这么一个小钵盂儿,有地方放人,却没有地方放手啊!”火母说:“你们在外面用力搬,我在里面用力顶,内外夹攻,看还能不能动得了它。”王神姑说:“师父说得有道理。你就在里面顶着,我们在外面搬着吧。”只见里面顶得满头大汗,外面搬的人汗流浃背,那个钵盂却始终没有动一下。火母问:“你外面没有用力搬吗?怎么还顶不动呢?”王神姑回答:“你里面没有用力顶吗?怎么还搬不动呢?”
火母道:“既然抬不动,我有一个妙计。”王神姑好奇地问:“是什么妙计?”火母回答:“你去多叫些番兵来,多带些锹锄,穿个地洞让我出来。”王神姑疑惑地说:“师父要穿个龙门还是狗洞?”火母说:“穿个狗洞就好。”王神姑不解地问:“为什么狗洞好?”火母解释:“你难道没听说过‘临难母狗免’吗?”王神姑恍然大悟:“明白了。”于是立刻叫来一些番兵,带着锹锄,没有锹锄的就用枪、刀或槟榔木削成的标子,一声响后,大家轮流挖。
不久,大家都累得筋疲力尽,火母在里面焦急地叫着:“徒弟,你外面还没挖出洞吗?”王神姑无奈地说:“挖不通啊。”火母追问:“为什么挖不通?”王神姑解释:“这个钵盂有很古怪的地方。从钵盂三尺之外开始挖,就会挖出一个窟窿;但从钵盂三尺之内开始挖,却只能挖到一团气。”火母惊讶地问:“为什么会有一团气?”王神姑继续解释:“因为从钵盂三尺之内开始挖,就是一块铁板,无论怎么挖都无法穿透它;无论怎么穿都与它无关。这不就是一肚子气吗?”火母不耐烦地说:“那你就干脆把我闷死在里面吧?”王神姑急忙解释:“当然不会,我做徒弟的一定会进去替你出来的。”火母质疑:“我为了这个来找你吗?”王神姑表示:“现在我全心全意为师父着想。”火母说:“既然你这么为我着想,那就去请神、卜卦、修福、许愿吧。”王神姑无奈地说:“作为徒弟的我没有去过那些地方,只要师父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你好,骊山老母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一位神仙,被称为治世天尊,火母之师。据古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因她生下盘古,便叫她老母,又因她居住在骊山上,故称其为骊山老母 。而火母道则是她的弟子之一,他曾经告诉王神姑一个捷径的法儿:先到甲龙山飞龙洞,进到他打坐的内殿上。那殿上供养的,就是骊山老祖的神主牌儿。供案上就有一卷超凡脱体的真经,你可跪着祖师的面前,取过经来,朗诵七遍,诵了之后,把经化了,面朝着西,口里叫着祖师在号,拜二十四拜,取过无根水一钟,连经连水,一毂碌吞他到肚子里去。吞了经后,可以权借仙体,驾起祥云,不消一日工夫,就到得骊山之上。这却不是个捷径的法儿?
你好!这是一篇古代的文学作品吗?我可以帮助你重构和编辑这篇文章。请告诉我你想要的内容,或者你可以先提供一些关键词,我会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王神姑在宝山上看不尽的美景,沉醉了一会,突然想起:“我来是为了救师父,怎么会是杜甫游春的故事呢?”于是她立刻拿起一炷信香,口中念着祖师的尊号,三步一拜,向山上走去。日出时开始拜,直到日落,仍未看到任何下落。日落时又继续拜,直到第二天天亮,仍然没有看到任何动静。连续拜了两日两夜,她仍然是个仙体。
这座山有多高?直到第三天清晨,才看到一座红色的门。王神姑心想:“这一定是仙家的气象了。”她抬头一看,只见门上挂着一个小小的匾牌,上面写着“碧云洞”三个字。王神姑知道这是天上无双府,山中第一家,于是跪下来,磕头如捣蒜,一连磕了千百个头。
突然,一个小小的声音响起:“是谁在这里吵闹?”王神姑听到有人讲话,非常高兴,抬起头来一看,只见是一个穿着青色道袍的小道童。王神姑站起来,向他行了一个礼,说:“弟子想请教一下。”道童说:“请问有何事?”王神姑问:“这座山是不是万里骊山?”道童回答:“这座山在天下独一无二,就是骊山。”王神姑又问:“洞里是不是有一位治世的祖师?”道童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这里就只有一位治世祖师,就是他。你问我他的祖师是谁?”王神姑回答:“我是从甲龙山飞龙洞火母元君那里来的。”道童问:“你来干什么?”王神姑说:“请你们祖师下山去一趟。”道童问:“他有什么事需要我祖师亲自去办?”王神姑说:“他如今遭受了灾难,特请祖师去救他一命。”道童说:“他是我祖师什么人?竟敢让我祖师去救他?”王神姑说:“他也是你祖师位下第一位大徒弟。”道童说:“你这话说得不对。我祖师只有两位徒弟,大的叫做金莲道长,小的叫做白莲道长。我并不知道有哪个徒弟叫做火母,住在什么甲龙山火龙洞。你这么说就不对了?”王神姑说:“我从甲龙山来到宝山,有十四五万里的路程,怎么可能错呢?”道童说:“虽然路程没错,但我祖师位下并没有这样的徒弟。”王神姑坚持说:“有的。”道童说:“没有。”
王神姑正在道观与道士们交谈,忽然又走出一个穿着红衣服的道童来。王神姑连忙向他行礼。那道童也向她行了一个礼,问道:“你从哪里来?”王神姑回答说:“我是甲龙山飞龙洞火母元君派来的。”穿青色道袍的道童疑惑地问:“这位道友说他是我们祖师的大徒弟,你能证明吗?”穿红色道袍的道童则说:“我和你又不是他的同门,怎么知道他的事情?”穿青色道袍的道童反驳道:“我们当然知道啊!”穿红色道袍的道童说:“我们到这里才七八百年,怎么会知道他的事呢?”王神姑恳求道:“现在只求你们进去通报一声就可以了。”穿青色道袍的道童却说:“我们不知道你的来历,你怎么敢和他攀谈,让他站在这里。万一他身上有不干净的地方,被我们的祖师知道了,那可怎么办?”穿青色道袍的道童生气了,双手叉腰,一边说一边推着王神姑:“你走吧,你走吧!别在这里捣乱。”王神姑不肯离开。穿红色道袍的道童插话说:“我们这里有个规矩,同辈之间要互送帖子,下一辈之间要用禀贴,再下一辈之间则要当面口头传达。你今天既不是送帖子,也不是口头传达,我们怎么能通知祖师呢?你还是去问问清楚再来吧。”王神姑心里想:“就算我借用了仙体,已经来了这么多天了,还要让我再去,那得等到什么时候?这简直就是要害死我的师父嘛!”她的情绪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当王神姑的哭声传到洞内时,祖师已经得知了消息。他叫来金莲道长,吩咐他去洞门外查看哭泣者的身份。金莲道长来到洞门外,向王神姑询问了详细情况,并向祖师汇报。祖师点了点头表示认可。金莲道长问道:“火母道友是师父何时收下的徒弟?”祖师回答:“我是在炼制炉锤天地的时候,他在我这里帮忙扇炉,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火童儿。因为他偷吃了我一粒仙丹,我责罚了他,于是他便逃跑了。后来有个道长在甲龙山火龙洞里发现了他,修炼成仙,如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惹下如此大的麻烦。”
金莲道长说:“弟子会告诉火母道友,让他离开这里。”祖师却摇了摇头:“不可。他千里迢迢来找我,也希望我能帮助解决问题。何况他曾经也是我的门下弟子,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虽然现在修为不高,但也是个超凡入圣的存在。怎么能让一个和尚的钵盂盖住他的光芒呢?让我算算看,看他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算了一番后,连师祖都感到惊讶。金莲道长问道:“师父为何吃惊?”祖师回答:“原来这个和尚是三千诸佛的领袖,万代禅师的佼佼者,燃灯古佛的转世。他怎么会惹上这样的大对头呢?”金莲道长说:“既然是这样的大对头,师父还是别管他的闲事了。”
祖师却说:“既然他找过我一次,我就吩咐他几句话,解了他的冤屈吧。”金莲道长说:“那好吧,弟子去叫他进来。”祖师说:“叫他进来吧,但他是个凡人,怕身上不干净。我还是亲自出去见他,告诉他几句话吧。”于是祖师说了一声“自己出去”,果然真的:
瑶草迷行径,丹台近赤城。山川遥在望,鸡犬不闻声。谷静桃花落,桥横漳水鸣。移来只鹤影,只听紫云笙。
王神姑看到祖师老爷来到了洞门口,连忙跪下磕头。祖师问:“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姓甚名谁?”王神姑回答:“弟子是西牛贺洲爪哇国总兵官咬海干的妻子王神姑。”祖师问:“火母怎么让你出来的?”王神姑说:“弟子曾受业于火母门下,火母是我的师父,所以才让我出来。”祖师问:“你师父为什么要和南朝的和尚争斗?”王神姑说:“南朝有一个和尚叫做金碧峰,率领百万雄兵,特地来抄没爪哇国。我师父不忍这一国人民无辜遭受灾难,就和他交手。没想到他一个小小的钵盂就把我师父罩住了。我师父命悬一线,无计可施,特意派弟子来拜求老祖师出山相助。一来是为了救活我师父性命;二来是为了拯救我这个国家和百姓的生命。希望祖师大人能发慈悲之心,广施仁义之举,这也是祖师大人的无量功德。”祖师说:“你站起来吧,我会告诉你一些话然后送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