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选择让人迷茫,俗话说,长虫爬进酒瓶里——进退两难。28岁的王女士就碰到了一道难题,让她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这个问题从王女士22岁大学毕业时就隐约出现了。大学毕业时,王女士下定决心努力考取研究生。父母朋友都表示支持——***,王女士家境不算差,大家都觉得没必要急于工作,不妨一门心思提升学历。皇天不负有心人,历经三次考研,王女士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硕士研究生。那段时间,全家人着实开心得不得了。

三年寒窗苦读,终于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了。按理说,这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王女士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要说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是否继续读博?让王女士非常痛苦。如果读博,有导师的推荐加持并不是难题;这也是王女士的意愿。问题的关键在于都已经28岁了,按照母亲的说法该考虑个人终身大事了——继续读博固然好,但是万一读书耽搁了谈对象,搞到三十几岁还不能成家岂不麻烦?再说了,女孩子读到博士了,按照门当户对的原理估计也没几个合适的男孩可供挑选了。

家庭会议开了好几次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家里人一致认为是否继续读博谁也不能做主得由当事人自己定夺这下王女士就蒙圈了你们这么多人都讨论不出所以然来我哪知道怎么办其实类似王女士这种两难选择的事情在生活里非常常见我们有必要追问一句这种两难选择究竟难在哪里法国哲学家布里丹曾经养了一头小毛驴每天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喂养它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这下毛驴的草料更加充足了但是让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毛驴站在两堆距离几乎一样的数量、质量差不多的干草之间竟然不知所措它不知道该选择哪一堆草料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瞅瞅这边看看那边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无从选择最后活活地饿死了

多出一堆草料竟然让毛驴活活饿死无疑这样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受此故事启发心理学家将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布里丹毛驴效应之下,毛驴显得很愚蠢。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如此评价,因为很多时候人不见得比毛驴更聪明——在各种选择面前无所适从,白白耽误良机!

选择无处不在,如何正确选择,的确是困扰人们的一道千古难题。针对选择中这种犹豫不决的两难局面,常常有人认为,选择越多越好,因为更多的选择能提供给自己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容易作出正确的决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这是一种误识,因为并不是选择越多越好。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一个是巧克力实验:让一组测试者在6种巧克力中选择自己想买的,另外一组测试者在30种巧克力中选择。结果,后一组中有更多的人感到自己所选的巧克力不大好吃,并对自己的选择有些后悔。显然,更多的巧克力选择导致了更多的负面结果,选择越多,负面结果越大,换句话说,选择越多,越难选择。

为什么选择越多越难选择呢?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难以选择,而在于难以舍弃!哲人早就告诉过我们,得与失、利与弊是一对孪生兄弟,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弊。得到的同时意味着失去,但没有人甘心情愿接受失去的结局,这就造成了潜意识里的难以舍弃。

选择越多,难以舍弃的东西就越多,自**然会患得患失、举棋不定。正如布里丹养的那头毛驴,面临两堆价值相等的草料难以选择,其实根本原因不正在于它难以舍弃其中一堆草料吗?随意联想,生活中的种种两难选择局面不也正是因为难以舍弃这个根本原因吗?

深究难以舍弃的根源,不愿坦然面对失去的心理起了关键作用。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布置了一个捉火鸡的陷阱,他在一个大箱子里面和外面撒了玉米...

当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现时,我们既要学会拿得起——抓住自己的根本需求,也要懂得放得下——与自己的根本需求不一致的“累赘”果断地舍弃,就像园丁毫不犹豫地剪掉旁枝。仔细观察园丁们的工作就不难发现,那些富有经验的园丁往往将树木上许多能开花结果的枝条剪去。这是为什么?富有经验的园丁会解释,这是为了让树木更好地茁壮成长——为了让以后的果实结得更饱满,就必须忍痛将这些旁枝剪去,否则,保留这些枝条后,将来的总收成肯定要减少很多。

其实,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生追求之路就像培植花木一样,当面临两难选择时,一定要分清何为“主枝”,何为“旁枝”,然后果断地剪掉“旁枝”,从而让“主枝”茁壮“成长”。比如,当一些人因为出国深造或留守工作成为两难选择时,你一定要区分“主枝”和“旁枝”——如果你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显然,个人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那么,出国深造是“主枝”;相反,如果你是一个“明哲保身”的人,显然,稳定的工作比四处折腾更妥当,那么,留守工作是“主枝”。这么一分析,如何舍弃不是一目了然吗?

辨证法告诉我们,舍弃和得到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得到需要努力,舍弃却需要勇气。从根本上来说,适当的舍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有多少人明白适当的舍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的道理?当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结果是错失良机、一败涂地。古人讲:“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不正是讲的这个道理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越国人为了捕鼠,特地弄回一只擅于捕老鼠的猫,这只猫擅于捕鼠,也喜欢吃鸡,结果越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光了,但鸡也所剩无几。他的儿子就想把吃鸡的猫弄走,父亲却对儿子说:“祸害我们家中的是老鼠不是鸡,老鼠偷我们的食物咬坏我们的衣物,挖穿我们的墙壁,损害我们的家具,不除掉它们我们必将挨饿受冻,所以必须除掉它们!没有鸡大不了不吃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哩!”当消灭老鼠与保存鸡不可兼得的时候,越国人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宁愿舍弃鸡也要消灭老鼠!

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也是善于舍弃的高手:帕瓦罗蒂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历时写道:“我在家乡跟一位专业歌手学唱歌,同时还在师范学院上学。毕业时,我问父亲,自己今后是‘当教师还是当歌唱家’。父亲说,‘如果你想同时坐两个椅子,你只会掉到两个椅子中间的地上。在生活中,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我选择了唱歌,经过14年奋斗,我终于获得了成功。”

如果帕瓦罗蒂不愿放弃教师职业,世界上将会缺少这么一位才盖寰宇的男高音歌唱家!黑格尔说,一个志在大有成就的人,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否则什么都想干,往往什么都干不成而终归失败。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把一个人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在许多不同的事情上。想想看,世界上无数人之所以没有取得辉煌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才干不够,也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做适当的工作,他们使自己的精力东浪费一点、西消耗一点,而自己竟然还未觉悟到这一问题:如果将心中的杂念一一“剪掉”,使生命力中所有的养料都集中到一个方面,那么将来一定会惊讶于生命中结出的丰硕的果实。

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一群群羚羊在那儿欢快地觅食,悠闲地散着步。就在这时,突然,一只非洲豹向羊群扑去,羚羊受到惊吓,开始拼命地四散奔逃。非洲豹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它只是一个劲地向那只未成年的羚羊拼命地追去。真是奇怪,对于那些和它挨得很近的羚羊它却像未看见一样,一次次放过它们。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中。在追赶的过程中,那只豹子为什么不放弃先前那只羚羊而改追其他离得更近的羚羊呢?原来,豹子已经跑累了,而其他的羚羊并没有跑累。如果在追赶途中改变了目标,其他的羚羊一旦起跑,转瞬之间就会把疲惫不堪的豹子甩到身后。因此豹子始终不丢开已经被自己追累了的羚羊,**的目标是让它成为自己口中的猎物。

其实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每个人都有疲惫的时候。如果你想得到“羚羊”,那么你就必须一直追下去——中途很可能出现各种目标的诱惑。这些诱惑都在分散你的视线。如果你经不住诱惑而为它们停留,那么你很可能会一无所获 。

每个人的体质和睡眠需求都不同,因此,即使有人每天只睡3个小时,也不会被认为是失眠。拿破仑每天睡3个小时,爱迪生每天睡4个小时,而爱因斯坦每天睡11个小时。丘吉尔随倒随睡,歌德能一天睡24个小时......所谓“人上一百,形形**”,拘泥于睡眠时间而认定失眠的说法是不可取的。

***睡眠时间长并不意味着就是失眠。有的人可能会突然感觉睡不醒,比如一觉睡十几个小时还不过瘾。这可能就是一种失眠。看待睡眠,关键是质而不是量。一宿睡十几个小时,但是睡得浅,有点声音就惊醒,或者噩梦不断,醒来头晕眼花,或者睡了起来感觉没睡一样,这些都是睡眠没有质量的体现,都得称为失眠。三个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远甚十几个小时的低质量睡眠。

可见,诊断失眠症的关键有三:是否睡得实(即睡眠质量如何),是否睡得合理(该睡的时候能否睡得着),是否影响工作生活(睡眠状态有否影响脑力)。真正意义上的失眠症是指一段时间内睡眠质量下降、该睡觉时无法入眠、明显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状态等情况。对待失眠症有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非药物方法众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催眠曲、按摩耳穴、听雨声或钟声、香薰法、助眠椅或助眠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