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对高晓松这个死胖子有多少了解呢?反正,直到两年前,我还停留在:高晓松是一个让人讨厌的死胖子!

看他那比屏幕小不了多少的脸,看他万年不变的一头脏腻长卷发,看他说话的时候总是把脸不自觉往右上仰起三十度,听他那么尖酸刻薄、肆无忌惮地说话。更过分得是,他居然那么挺绵羊音曾轶可。反正,没一样是我喜欢的。世事难料,自己扇自己巴掌的事情常常发生。所以说,话千万别说得太满。

文艺太久腻了,更喜欢大白话的文人。现在的高晓松,虽然算不上偶像,但至少成了一个我喜欢的人。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张克群。这样的高知识分子家庭居然能培养出这斯,我深觉有趣。虽然他肥头大耳形象不佳,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他酒驾坐牢半年,但有几人敢接拍公益广告=自己骂自己?

他坚持己见,事实证明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他的眼光还是蛮毒辣。比如曾轶可,小姑娘真算是独一无二,词曲都不错,就是唱功太次,现在在高晓松的改造下唱片能听,每张也能出两首好歌。他嬉笑怒骂,什么都敢说,不带一个脏字让你在笑中体味深刻。比如他说北京限行这事,他如斯写到:双拥模范,一辆武警奔驰闪着警灯为一辆民间劳斯莱斯开道,后面跟着两辆民间奔驰。这是什么样的军民鱼水情!并且,车队里一辆日本车都没有,这是什么样的抗日爱国情!我激动地噙着泪花,在副驾驶走起了正步•••。

我现在的口号就是:不高兴的时候看看高老师,高兴时更要看。喜欢高老师,当然要看《如丧》。一本无比真实的书,一个无比真实的高晓松。年轻的时候或许喜欢看酸不拉唧的咬文嚼字,但现在我更愿意看真诚的人写真诚的字。未必有多智慧,但绝对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而不是神仙。

我很高兴有人愿意把年轻时走过的路真诚地铺陈在面前,才让我觉得:哦,我不是变态,大家都是这么傻逼过来的。妥协也并不可耻,只要依然能真诚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变节”,心痛如丧考妣,面目温和无惧。这样,当未来回首往事时,能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