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本文为大家提供了11篇学校交流汇报材料范文,内容涵盖了校园安全、教育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希望这些范文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帮助您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篇(1)

2019年2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和盐窝镇教办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校园安全为目的,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学校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营造了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从而维护了学校正常的的教育教学秩序。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我校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是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校园内安全隐患,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为确保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制定了《安全工作实施细则》,落实了层层负责、一职双岗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领导与各处室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教职工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强了有关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真正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杜绝了责任事故的发生。并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统一指挥,协调各处室工作的开展,第一时间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任务和要求。

我校各处室具体分工如下:

安保处:负责学校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做好安全隐患排查记录;负责年终的安全教育工作考评;负责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

政教处:负责学校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班级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负责督促检查各班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和安全演练工作。

教导处:配合政教处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督促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多媒体室、各实验室、微机教室等有关人员经常性的检查教学设施、器材、药品的使用安全情况,负责处理与教学有关的其它安全工作。

总务处:负责对教学设备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维修和更换;

负责对师生活动场所的公共设施、器材设备进行经常性检查、维修,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负责制定学校财产安全保护的有关规章制度;负责餐厅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在安保处的直接领导下,班主任与科任教师需全面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他们应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观念,既关注身体安全,也重视心理安全,确保学生身心得到安全健康发展。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点:

1. 利用晨会、两操、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2. 借助板报、专栏、小报等多种渠道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

3. 加强安全纪律考勤,保持与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每日学生的活动情况,并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4. 做好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咨询,及时向学生提供心理安全信息,加强心理安全教育指导;

5. 负责本班学生伤害事件的报告。凡发生重大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事件都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

6. 科任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联系;加强当堂学生的考勤,对于无故缺课的要及时报告班主任。

我校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带队、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将校园安全工作与各处室、班级和教职工评优选先相挂钩,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在实处。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我校始终认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六种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克服四种心理、坚持“四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

1. 树立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

开展“六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动。学校将每学期的第一周定为“安全教育宣传周”,在师生报到之前,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先行到校,对教室、功能室、办公室、餐厅、师生厕所、电教室、实验室等所有师生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为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学校安全管理中,一是多层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管理走在问题前,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不打折扣。在每次学生放假后到校之前,学校的安全自查必须进行,隐患问题必须解决;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滑、防冻、防雷击、防洪水等方面准备工作;在平时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坚持日巡查制度,值班领导和教师每天早上、中午在值班领导带领下,对全校各个部位进行检查,对检查的情况进行记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班主任、教研组长、各室负责人对本部门负责,每天检查安全情况,并及时汇报。每天的值班教师课间分布在楼梯、走廊、操场等部位进行检查,指导学生活动,指挥学生上、下楼梯。通过坚持日巡查制度,及时发现、解决了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杜绝了隐患。

二是找准安全管理工作的突破口,狠抓安全细节管理。细节,就是不经意处。我们认为,安全工作无小事,处处须谨慎,在安全工作中做得再细也不为过。在安全管理中,我们力求做到全、细、实,要脚勤,眼勤,耳勤,嘴勤,手勤,脑勤,心勤,不放过每一个管理的细节问题,善于发现事故苗头,要求教师清醒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项强制性、反复性的工作,有关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使学校的安全工作逐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三是定期举行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教育图片展览等活动,通过学习《中小学生消防安全常识》,观看宣传挂图、教育图片展,学生掌握了防火、防震、逃生等常识。学校为了强化师生的应急自救能力,专门制定了《虎滩中学应急疏散预案及实施细则》,每学期都不定时开展疏散演练活动和消防演练。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寒暑假,我们也不放松学生的安全教育,每学期放假前夕,我们都印发致学生家长公开信,让家长注意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严防学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克服四种心理,即“凑合”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粗疏心理;

坚持“四不放过”,即问题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问题责任不明确不放过、问题处理无结果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甚至提出了对安全工作要小题大做,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敏感性;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通过这些丰富多采的安全教育活动,师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极大提高,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创建“平安校园”,学校认真落实“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坚持“从细微处着眼,从最小处抓起”的原则,加大安全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在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3万多元,加装校园高清摄像头20个,覆盖了学校所有师生活动场所及办公地点。在师生活动重要场所安装应急灯6盏、人员疏散标志9副、新购消防器材10具、维修消防器材5具,更新防盗窗4处,加固护栏1处、维修体育活动器械8处。此外,在以技术防范为主要手段的同时,加强人防安全,严格值班制度和夜间值班巡逻制度,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了学校师生财产和生命安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为加强安全流程管理,学校建立了各种报告制度。1.建立安全工作报告制度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隐患上报与处理程序》,在全校各班级、各处室设立了安全检查员,要求每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班主任和各部门责任人汇报,最后上报校长;然后由校长签署处理意见,限期整改;在校园各区域配备、完善消防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

学校还详细制订了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对重大突发事件、火灾事故、食物中毒事件的报警程序、处置措施、注意事项等细节做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2.严格值勤值班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检查制度》,实行了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对学生入校、放学、在校安全,实行全方位、无间隙监控。严格校规校纪,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严肃帮教、处理,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总之,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严明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学校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五、加强学生常规管理,抓好学生安全教育。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 严格门卫制度:加强值勤值班,严格校规校纪,要求学生进入校园必须佩戴学生证,不能骑车。每天早中晚学生进出校门时均有值班教师在校门口进行检查,确保校园的安全。

2. 加强课间管理:课间、中午及晚自习前安排一名值日教师到各班巡视,杜绝学生在课余时间滋生事端,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

3. 加强交通安全法规教育:经常性的进行交通安全常识讲座,教育全体师生注意交通安全,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4.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经常进行检查,杜绝食物中毒的事故发生。学校饮食卫生安全方面,学校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饮食工作的法规、政策,主动聘请卫生防疫部门专业监督,建立防控机制,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5. 学生食堂具体要求:(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具体要求)

篇三:新课程改革可谓是教育上的一股清流,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育观念、管理方式和教学行为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当今教育,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适应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学的多样性、动态性、生成性在课堂中日益彰显,教师的个性与教学独特性得以彰显。

然而,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促使素质教育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一些设想与做法加以赘述,供同仁商榷。

一、转变管理理念,创设成长环境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程式化的,它只注重教师机械的模仿和无条件的执行,忽视教师个体的思考与创新。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转变旧的管理理念与方式,注重引导教师的个体自主成长。

1.营造氛围,转变观念。

新课改是需要每一位教师实实在在地参与的课程改革,所有的改革首先都是思想的改革,教师思想的转变应该是新课改首先必须面对的。营造浓郁的课改氛围,让教师亲近课改、熟悉课改,而后才能落实新课改。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改,除了传统的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还应该成立课改中心教研组,集合权威论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等内容集中编成学习材料,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研讨。此外,学校还应该利用身边的案例进行现场解剖,观摩研讨,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激发广大教师自发地进行课改实践。

2.淡化督导,强化研讨。

在旧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环境的局限下,教师一直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修筑的围城里打转,只要“照本宣科”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传统的督导检点在于督促而非指导,更不敢奢谈检查者与被查者的互动交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淡化督导,强化研讨,着力推动新课程环境下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促使教师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创造。

一、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成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强调教育理论的学习,促使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强调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不断反省教育教学实践,引导教师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强调教师间的合作,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此外,学校还应该淡化量化评价,突出自主创新。在教师评价方面,建立多样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努力令教师自觉追求新课程赋予的课程权利。转变量化考核的评价形式,引导教师从规范走向自主,从执行走向创造。当然,学校更应该修订课堂评价标准,去除对课堂程式的一些硬性规定,增加一些蕴含新课程理念的思路与方法,打破传统的细节评价模式,给课堂以主动性,鼓励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

二、创新管理环境,促成个性成长

共性让所有个体有了交融的基础,个性闪耀着独特的智慧。教师的成长既要求共性能力的提高,更要求在深层上培养教学个性,这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学校更应该以培养教师个性为轴线,架起教师成长的桥梁。

1.营造学术氛围,陶冶教师个性。

(1)开展读书活动,滋养教师学术内涵。教师虽然每天都要投入很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揣摩教法,研究学生,力争上好每一节课,但单纯阅读教材乃至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阅读教育研究书籍、知识学问书籍、学生热衷的时尚书籍等,只有这样,才会在日益时尚化的学生面前不显得知识匮乏,才会从深层次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渴求,进而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人生成长做出科学合理的引导。另外,做研究型教师的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它已经是一种社会对教师的深层要求,教师若要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更快适应这一教学趋势,就必须多读书,通过不断读书深厚内涵,张扬个性。

为了激励教师的成长,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与专家对话。为了消除因周而复始的教学而导致的职业倦怠,我们可以邀请名特优教师来校讲学,组织教师去一些名校学习取经,听取专家讲座,观摩名师授课。通过这些研讨与交流活动,教师的课改热情将会大大提高。

2. 构建研究组织,发挥骨干教师的垂范作用。我们可以将学术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集中起来,成立诸如“学术委员会”“督导处”等机构,并定期实行成员选举制,让每一位学术上有影响力且受到同事拥戴的教师享有这一荣誉,并起到学术垂范作用。同时,学术组织活动的不断开展,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让教师能够得到骨干教师的督导与帮助。通过这些学术化的管理,激发教师的潜能与创造欲望,焕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巨大活力。

3. 搭建专业舞台,张扬教师个性。为了促使每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引导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学校应该有目的地搭建各种专业舞台,让教师一展身手。例如开办课堂教学沙龙,鼓励教师解放思想,以宽容的心态听取各种课堂模式的教学课,激励教师进行课改模式的探索,成长自我的课堂教学个性,让教学充满灵动的色彩。

此外,我们还需要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和落实,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本学期历史组强调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本组老师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反映良好,没有不规范的行为。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写详案和教学后记,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对新教师注重思想的沟通交流,对他们的教学行为提出严格规范要求。

本学期,历史教研组严格按照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进行教学工作。每两周,我们会对本组5位老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备课组按照要求进行了集体备课,并做好了记录。每位老师都能够在提前一周备课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特色。作业批改和听课次数均达到了学校的要求。

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历史组教师注重知识体系及问题的设计与处理,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一备课组还集体命制了七套供会考复习使用的练习卷。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历史组在常规教学工作中的规范与扎实。

为了深化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本学期历史教研组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全体教师围绕校本研修课题提供研究课。通过听课、评课、业务理论学习等方式,重点落实学校提出的“科研兴校”指导思想,逐步摸索出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六月份教务处组织的校本研究汇报会上,历史教研组认真总结汇报,并展示了一节公开课,以展示本组在校本研修方面取得的成果。此外,还认真组织了对新教师的听课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备课组和教研组都精心组织准备,讨论教材、教法、学情,授课教师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全组老师畅所欲言,评出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家普遍认为,在这样的活动中,备课组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组织教学的最基层中坚力量。备课组长各尽其责,组内形成了一种较浓的教学研究氛围。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今后要坚持这一做法,让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历史教研组在省、市教研活动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扩大了教研组的影响。在本学期召开的尚志市新课程引导会上,初一历史教师代表我校历史组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并对历史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张。这得到了与会教师和教研员的认可。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研工作,历史教研组在我校网站开通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网站建设。现已将本学期开展教研活动的相关材料传至后台,等候管理员审批。内容包括: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记录、校本研修相关材料、业务理论学习相关材料、研讨课、汇报课的教案和四评材料、科研工作计划、科研工作记录、科研工作阶段总结、历史课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课件等。今后,历史组全体成员将继续努力丰富和完善我校网站,使之成为我校教育教学交流的前沿平台。

尊敬的用户,您好!根据您的要求,我已经为您重构了内容,并保持了段落结构。以下是重构后的内容:

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回顾总结已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是全教研组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把教研组的工作做得更好,下学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

一、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备课组各推出一堂示范课进行研究。

二、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每个备课组负责教研组网站的一个栏目,把网站建设得更好。

三、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博采众长。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

四、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工作的热情,使之成为各学年历史学科教学的排头兵。

五、在做好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强化备课创新,准备实施结构教案,加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而2005年对学校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历史教研组一定会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尽职尽责,为学校的兴旺发达添砖加瓦。

刘老师用宋祖英的一首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作为情景,问学生这首歌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导入自然、切题。一开场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自如的课堂环境,也给学生思想意识里输入一种正能量的精神粮食,符合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不过,歌曲播放时间过长,没必要整首歌曲播放,影响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独立学习,汇报交流。

刘老师能认真领会学校生命课堂的理念,用生命课堂的理念来设计教学过程,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安排上动了一些脑筋。独学部分,放手让学生自学教材,给足时间,给足空间,让学生静心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学习过程真实,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汇报交流环节,刘老师设计了小组交流和全班集体交流两种形式,学生能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有效地思考、表达。刘老师布置学生课前查找了一些资料,在小组内与同学做分享交流,拓展了学生视野,延伸了教学的内涵。在汇报环节中,老师不要过于心急打断学生的发言或者接学生的话,有时候耐心的等待,所产生的课堂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

希望这次回答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者需要我为您解答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是立足本校实际,追求实际效果和注重实际应用。我们正在营造“教育教学工作科研化”和“教育科研工作化”的科研氛围,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整个学校的综合教学质量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二、课题的确定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我们把科研课题分为三级:学校总课题、教研组分课题以及教师个人子课题。其中,学校课题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一项课题,如《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同时我们还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教研组课题则是每学期针对本学科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的研究课题,围绕课题进行研究,重点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教师课题则是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某个值得追究和设计的关键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题要取熟避生,宁小勿大,不能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也不能设立过于抽象的课题。

三、本学期将要开展的教研活动

(一)、学校

1、传递各种科研信息,为教育教学服务。

2、观看光碟《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教师的内在人格魅力和教育艺术。

3、组织青年教师认真研究新教材,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在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汇报表演课,以此促进青年教师尽快走向成熟。

4、组织初一、初二学年教师“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课”,出课的教师在第一轮“教研组轮听课”中选出。

5、近期末时学校将组织一次校级研讨课,采用说课、讲课、反思、互动交流、小组研讨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提问、讨论,组织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实际教育行为、教育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讨,将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6、组织全体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分析、优秀教案,把新课改的经验以文字资料的形式积累起来。并且进行评比和交流。

7、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在教研组内要求新老教师结对子,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目的,使我校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大起来,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

8、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学院和片的教研活动,通过开放的教研网络经常与校外同事沟通和联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二)、教研组

本学期每个教研组利用教研日开展以下教研活动: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轮听课及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们将组织一次“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轮听课”,并将此轮听课上升到课题的高度。本次探索的研究方向包括: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及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学习的探索性,探寻具体帮助学生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及联系生活实际活学活用书本知识的能力;体现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尝试进行研讨式学习的课堂操作。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汇报课与教研组内交流

初一、初二年级将组织一次“新课程课堂教学汇报课”,每位教师出课一节,课后需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然后教研组内的教师进行分析、研讨、交流。

三、教研组隔周教研日总结与交流

每个教研组隔周教研日都要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和课题进展情况,教师之间互相沟通,共同研讨,使教师的困惑能得到及时回应,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

四、教师个人教学反思

教师每节课都要进行教学反思,体现在教学记事中,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发挥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作用。在研究和反思的状态下实践,把教研的主战场放在课堂上,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五、基本措施

1. 建立课题立项审批制度:课题必须是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教师自主确定、自愿申报,并报教研领导小组备案。课题进展和落实情况要定期做出总结,教务处要及时掌握并提供积极支持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教研组内新老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业务,促进老教师转变观念,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3. 注重各种原始资料的积累整理:进一步统计分类,有专人保管,为今后教研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确保教研工作有效、深入、持久。

4. 注重理论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及时征集、评选论文、经验总结和科研成果,并向上一级推荐。

5. 深入教研组检查指导教研活动:进入课堂跟踪指导教师的课题进展情况。

六、校本教研月工作安排(2005年下学期)

九月份:

1. 组织初一初二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轮听课

2. 观看光碟《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十月份:

1. 三学年课堂教学轮听课

2. 青年教师汇报课

3. 教研组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4. 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十一月份:

1. 教研组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2. 教研组轮听课

3. 教师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

十二月份:

1. 组织全员参加的“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课”

2. 论文交流、案例分析、优秀教案评比交流

以下是重构后的内容: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进行了总结。2006年上学期,我们在三月份至六月份期间,开展了多项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探索轮听课、优秀教案评比交流、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论文交流等。这些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在三月份,我们组织了初一初二学生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轮听课,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在四月份,我们开展了课堂教学听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在五月份,我们继续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和轮听课,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六月份,我们组织了全员参加的“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研讨课”,并进行了论文交流和积累整理校本教研原始材料。

此外,我们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推广教科研成果的有效应用。例如,召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每学期开一次。研讨会上,获得课题或论文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科研成果,其他教师进行分组研讨和交流学习体会。同时,我们还借助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推广成果,如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方法。此外,我们还实施“蓝青工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通过新老教师结对仪式、听课、学习、交流、指导等方式,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期末时,学校组织首席教师对新任教师进行全面考核。

总之,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措施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各项工作,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实践

我校高度重视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实践,每年定期召开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这次会议由教科室直接负责,旨在加强学校内部教科研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在推广会上,学校会对交流、推广的课题成果和获奖发表的论文进行认真筛选,确保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为了充分展示教师的教科研成效,学校还举行课题成果汇报课,让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其成果实践课(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成果),以提高教科研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校刊、宣传栏推广教科研成果

作为推广学校教科研成果的主阵地,校刊和宣传栏是学校教科研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校正着手创办校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教科研活动信息报道;(2)教师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论文选登;(3)教师在报刊上发表或在上一级论文评比中获奖的论文选登;(4)本校师生作品选。此外,校刊还设有一些不固定栏目,如(1)外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科研成果选登;(2)上级教育政策法规或学校规章制度选登;(3)教育教学热点问题探讨等。

三、加强对外合作交流,让教科研成果走出校门

为了将学校的教科研成果推向更广泛的领域,我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首先,与西苑中学实行连锁办学,规定两校各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交流,公开课互听互评,新教师汇报课由评委一起听课、打分、评课。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实现了名校带新校、两校优势互补、携手共进的发展目标,开创了金华教育领域的先河。近两年的连锁办学使南苑中学的教育教学稳步朝着“更高、更快、更强、更实”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西苑中学快速步入正轨,校园环境建设、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取得了本质性的变化。其次,我校经常与上级教科研部门保持联系,争取教科研工作的指导。积极参加教研片区活动,认真承担活动任务。通过这些活动,我校从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开展、优质课展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我校通过举办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创办校刊、宣传栏以及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推广和实践学校的教科研成果,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学校教科研事业的发展。

一、存在问题: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建设的优先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需进一步加强落实;学生占有的教学资源部分不足;课程教学和教材资源数量不足;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及规范管理有待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整体上的特色和亮点还需进一步升华和凝炼。

二、总体时间安排:初步以11年11月专家进校评估设计。

1. 7月-9月

(1)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细化、分解指标体系,形成本校的本科教学评估任务分解表、建设任务书、院级评估工作指南、院级评估指标体系和总体;

(2)成立学校评估领导机构及学院一级评建办公机构;

(3)开始启动专业教学评估工作;

(4)学校相关的主要职能部门开展学习动员、调查研究、资料整理、查漏补缺和校内外经验交流工作;

(5)加强常规教学检查,软硬件补充和指导工作。

2. 10月-12月

(1)初步完成专业教学评估的自评自建工作;

(2)组织校内外专家分步骤开展对专业评估的检查和验收;

(3)为院级评估初评汇集资料,并开展整改、促建工作;

(4)相关职能部门完成材料的初步收集工作。

3. 11年1月-3月

(1)各学院开展院级评估,形成院级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初稿;

(2)加强交叉巡回检查和整改,完善各类软硬件设施;

(3)再次校内外组织专家检查和验收,针对问题进一步整改。

4. 11年4月-5月

(1)根据当年学校基本状态数据,核实、修订、补充、完善各类材料数据;

(2)完成院级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全部材料;

(3)完成机关职能部门全部相关材料;

(4)提炼学校的本科教学特色鲜明项目和亮点建设项目。

5. 11年6月-8月

(1)汇总各单位自评报告及材料,初步形成学校的自评依据和自评报告;

(2)完成校长汇报提纲(包括文字、光盘材料)和特色报告;

(3)进一步完善向专家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备查资料;

(4)配合教育部开展进校前的调研工作。

6. 11年9月-11月

(1)进入倒计时阶段,学校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对本次教学评估工作的意义、指标体系进行一次广泛的再学习和宣传;

(2)完成学校的自评报告、自评依据、校长汇报提纲并向教育部、省教育厅和中国科学院汇报。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我校教师将具备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其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其具备综合教育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个性特长,形成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拓宽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成为学科骨干。培训将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二、工作要点:

1. 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学校将组织教师阅读《教师的师德修养》《陶行知生活教育丛书》、《陶行知论著百篇》等,使全体教师深刻了解“师爱”的真谛和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开展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征文撰写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师德风范,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2. 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和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 继续进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4. 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学科教研员、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五、工作计划:

1. 深入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围绕不同主题,包括青年教师汇报课(寻找教育的遗憾)、骨干教师示范课(抓住教育的契机)和全员参与提高课(享受教育的幸福),着重进行案例研究,使教师从中获得启迪,开拓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

2. 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交流日”活动,通过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3. 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大赛等活动,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六、工作目标:

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通过培训力争使我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七、工作要点:

1. 树立师表形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我们将以“教育生活化”为核心理念,抓师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教师的师德修养》陶行知生活教育丛书》陶行知论著百篇》等,使全体教师深刻了解“师爱”真谛和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开展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征文撰写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精神,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师德风范,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2. 择本校之能人,内部挖潜。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和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在现代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这些培训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拓宽知识面,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培训活动中实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目标。

首先,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要继续进行“一人学习”。这意味着骨干教师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还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其他教师。这样一来,一个骨干教师的学习和成长,就可以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

其次,骨干教师需要将自己的学习和心得写成报告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这样可以确保所有教师都能够了解骨干教师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整个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以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果。

此外,学校还应尽可能地邀请学科教研员、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全员参与提高课等活动,让教师们围绕不同主题深入开展“同研一节课”。这样的活动可以使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获得启迪,开拓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大赛等活动。这样可以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最后,农村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小学生过程中,学校和家庭要适当进行监控和引导。当孩子出现违背常规的行为或情绪时,班主任、老师和家长要及时纠正和教育。家长会给家校合作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会,但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出现给家长会的顺利召开带来了多重阻力。因此,作为一名农村班主任,如何才能开好家长会呢?以下是个人的观点:

1. 家长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以便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2. 制定合理的家长会议程:家长会议程要有条理、明确,确保每个议题都能得到充分的讨论和解决。同时,要关注家长的需求和意见,使家长会成为家校合作的良好平台。

3. 营造轻松的氛围:班主任要在家长会上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家长们敢于提问、发表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注意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答疑虑,消除顾虑。

4. 做好后续工作的跟进:家长会结束后,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情况,对家长提出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定期开展家访、座谈会等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在召开家长会前,精心的准备工作对于家长会召开的成功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老师应组织班委会成员对教室进行精心布置,包括摆放整齐的课堂作业本、板报、墙报和课桌的摆放等。同时,班主任要准备好汇报材料,包括教育教学、班级日常管理、学生在校表现、自己的不足和将来的打算等。老师能够充分利用机会,实施教育目的,达到教育效果。班主任还要提前邀请本班各科代课老师实事求是地向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对问题学生要与家长个别交换意见,针对所教学科的特点谈成地引导家长如何教育学生。

二、家长会初对情况合理汇报

在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情况向家长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尽量做到客观公正,适当“放大”学生的优点,“缩小”学生的缺点,不随意给家长“告状”,适度保护学生在学校的“隐私”。防止降低家长参加家长会的热情,防止打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班主任要做的是为家长提供有效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客观分析,给予肯定的评价。特别应注意多鼓励孩子,让其有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若过多指责孩子,这样只会让他们产生反感心理,表现将会越来越差。对于表现表现极差和不服从管理的学生,班主任不但要在家长会对和家长交流,而且在会后对孩子进行追踪和家访,彻底找出引导让孩子变化的原因和因素,班主任要指导家长共同努力,将孩子引导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三、 家长会中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对学生情况进行交流

首先,班主任和家长彼此之间进行沟通,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射出来,而家庭教育的一点一滴也在孩子身上有所体现。因此,要教育好农村小学生仅凭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把家庭、学校结合起来,形成相互协作的局面。其次,通过班主任和家长的交流,班主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的教育方式等等,为班主任对不同个体差异的引导和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最后,家长会也要听听孩子们的声音,孩子们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部分缺陷,相信每位家长看了孩子们的展示,听了孩子们的汇报后都会有所思索。同时家长在阅读有关培养教育孩子方面的好文章和好书的过程中,也会有更深层次的思索。

四、家长会后认真反思

家长会结束后,班主任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会议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认真研究并采纳,以便改进今后的工作。同时,班主任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家长会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家长会不能仅仅在开完后就结束,而应该及时收集家长在会后反馈的信息。对本次家长会进行反思,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和家长会的召开做好充分准备,提出明确方向。这有助于更好地与家长沟通、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班主任要对家长反馈回来的信息采取整改措施:比如涉及到学校的意见及时向学校反映;涉及到班级和老师方面的意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采纳;对有关赞扬肯定老师的话,则应把它作为前进的动力;对家长提出学生哪些方面需要改正的,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于因故未到会的家长,要利用其他时间分别与其取得联系,可以通过邀请家长抽空到校谈;或电话联系;或登门拜访,将有关情况及时沟通。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要召开一次成功圆满的家长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年轻班主任平时要向老班主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可以通过网络培训等多种途径学习充实自己,丰富班主任管理经验以便更好地组织家长会。总之,家长会应该是“连心会”,它为班主任和家长之间架起桥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优势;家长会还应该是“感恩会”,为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提供平台,让孩子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让孩子从关心父母做起,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让我们大胆创新,巧妙设计,发挥家长会最大的育人功能,把家长会开成利于协调家庭、老师和学生三者之间关系的“促进会”。

语文学习是一个发展性过程,许多隐性的知识和能力在应试中体现不够突出,但这些能力却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人生影响重大。最主要的是,学习活动中,能让一部分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这是影响他们一生的财富。因此,作为教师,切不可盯着一份试卷,应该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学生一起投入到精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文本材料与课外收集相结合,课外实践与课堂汇报相结合,班级交流与园地展示相结合,这当中形式不一,内容丰富。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如果把这些学习活动资源整合、共享,教师、学生都会受益匪浅。那么如何做好班级资源统筹工作呢?首先,可以进行小组分工,软硬兼顾。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合作性的学习方式,通常会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在分组时,教师需要兼顾软硬因素,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素质、性格和特长等。一般来说,一个小组由4-6人组成,以确保学生的志趣相投和关系融洽。当然,班级中也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在分组中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各小组的情况进行调整,将这些学生分配到合适的组中。

除了软硬因素之外,硬件设备也是综合性学习所必需的条件之一。例如,学生们可能需要家中的电脑、采访对象、运输工具以及家庭带队成员等。为了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满足活动条件,教师需要在制定活动计划之前先检查这些设备是否完备。

二、班级汇报和展示交流

在班级汇报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经验。有时候,一些特别优秀的校外资源也可以被纳入班级共享,让全班同学共同受益。例如,在《我爱汉字》这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一位学生的爷爷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汉字和中国书法艺术,我邀请这位学生的爷爷到班上讲解自己练习书法的过程以及对汉字的认识。此外,在《热爱乡村生活》这一实践活动中,一位学生家里开了一个农庄,邀请全班同学到他家农庄亲自体验摘果子、种菜的快乐。这种对乡村生活的亲身体验是在课堂上无法提供的。在活动后的汇报交流中,学生们的发言精彩纷呈,这也是资源共享的结果。

然而,班级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教师之间和班级之间的资源能够进一步统筹利用,那么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学生,同时教师也能从中学到不少知识。那么,我们有哪些资源可以共享呢?

1. 教师个人资源

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指导至关重要。除了文本中提供的资源外,教师还需要自己收集一些资料,并与其他年级的教师分享这些资源。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不仅可以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还可以让同年级的学生受益匪浅。例如,在我准备五年级综合性学习《猜字谜》课件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并进行了修改。之后,其他班级在使用这个课件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后,效果更加显著。这种共享资源的做法不仅让我感到一种成就感,同时也让其他教师受益于我的经验。

2. 学科资源共享

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到许多其他学科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整合这些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年级或学校与另一科目的教师协商合作来完成任务。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不仅了解到“自然之道”的相关知识,还能够理解其中的原理和应用。例如,在我与科学老师合作开展《自然之道》综合性学习时,学生们在活动中既学到了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又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3. 班级成果共享

最后,我们还可以将班级的成果进行共享。这包括学生的创作、实践成果以及其他相关的表现形式。通过展示和交流这些成果,可以让其他班级的学生了解到我们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总之,通过软硬因素的合理搭配、教师个人资源、学科资源共享以及班级成果共享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