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去了一趟苏州,欣赏了这座城市的美景和非遗文化。
在这次旅行中,我们走过了苏明玉成长的同德里,参观了著名的三元坊。此外,我们还专程前往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以及久仰已久的苏州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和苏州园林。
在苏州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展品,其中包括苏州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精致美观,代表了苏州手工艺的最高水平。2014年,苏州成为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园林等著名景点都是苏作的代表作品。
最近,一部名为《天工苏作》的电影即将上映,记录了苏州九项绝美的非遗传承。这部电影展示了苏州灯彩、核雕、宋锦、明式家具、船点、苏绣、香山帮营造、缂丝、玉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苏州街头,我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亭台楼榭和粉墙黛瓦。这些建筑风格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气息。我们也看到了人们在观赏苏州灯彩等非遗藏品时驻足良久,感叹不已。
苏州的风总在街头的亭台楼榭和粉墙黛瓦中涌动。我们在河道前驻足,想来说说这部影片里择一事从一生的匠人们的故事。给人看的灯挂在外面,亮了还要灭;给自己看的,挂在心里,永远都亮着。
在苏州街头的九月末,我们遇到了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汪筱文,他正在看自己做的苏州灯彩。75岁的汪筱文是苏州灯彩的传承人,每个月甚至每周都会去平江中学给孩子们讲课。他说,他再不讲多些,那些东风日放花千树的日子恐怕都不复返了。但老人也察觉到了整个社会环境似乎都有点失去了兴趣。
巷子里的工作室,半年开张单,生意寡淡,但要求必须精细。用从事这一行五十多年灯的汪爷爷的话说,「即便只是一单,也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苏州灯彩有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汇集了多种传统手工艺,集「扎、糊、剪、绘、饰」及光处理于一体。
苏州船点是一种因水而生的美食,得月楼是苏州船点的代表之一。72岁的董嘉荣是苏州船点的大师,创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得月楼,就曾经是他的主场。得月楼不仅在苏州,在全国都几乎无人不知,得月楼的船点更是苏州一绝。
随着央视《舌尖2》的播放,苏式小方糕、枣泥拉糕、糯米三角包、苏式船点、蟹黄烧卖等一道道点心唯美登场,看得人垂涎欲滴,同时又心痒难耐,这些堪与艺术品媲美的手工点心,则出自得月楼白案大师之手。
董嘉荣的徒弟吕杰民也因此而名声大噪,不少人来得月楼专为吃吕杰民的船点。而师傅董嘉荣却躲在幕后,低调地当起了全职爷爷。
师傅董嘉荣一直默默地守护在背后,成为了一位全职爷爷。这几年来,照顾孙女成了他最重要也最幸福的工作。他曾因生病导致手抖,从而退居幕后,现在却能亲手打理小孙女的饮食,这让他感到非常满足。然而,随着孙女即将上小学,他们的爷孙天伦之乐也将戛然而止。儿子媳妇打算把孙女接回家,让他们自己陪伴。虽然可以理解,但董爷爷心中还是有些伤感。于是,这位爷爷决定为孙女做一件让她铭记一辈子的事情。
由于手抖的原因,爱惜羽毛的董爷爷自从退休后就再也没有尝试过制作苏州船点。但在一个孙女离家前的晚上,他决定为她做一套最特别的船点,用她最喜欢的绘本角色来打造。这套绘本名为《幸福到了鼻子尖》。从采购食材到策划活动,董爷爷全程独立完成。晚上,当孙女入睡后,他沉浸在了这段时光里,度过了几年中最漫长也最难忘的一夜。
最终呈现在眼前的船点五颜六色,但都采用了天然食物色素。绘本中的角色众多,需要的食物和手工也更加精细。南瓜的橙黄色、胡萝卜的红色、菠菜的绿色等等,都是董爷爷精心挑选的。他希望有一天,孙女会记得这次特制的船点,那是身为船点大师的爷爷为她留下的苏州记忆。
第二天早上,六岁的孙女如期而至,惊喜地发现了这一切。果真如她爷爷所说,当她长大后再次漫步在苏州的河道旁时,一定会永远记得这段美好的回忆。我不想为了绣而绣,推陈出新的才是永不凋零的苏工的极致。实际上,苏绣的精髓归根结底还是苏州的人。
苏州古镇繁多,其中光福古镇低调而充满内涵。对于熟悉苏州的人来说,光福古镇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正如那句山水如画、花果遍地的描述。同时,这里也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光福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距离苏州城西25公里,地处太湖之滨。苏绣传承人姚惠芬就生活在这里。作为苏绣的传承人和大师,她一路走来拒绝了许多拜师者的请求:“不能是一时兴起的,这个关系一辈子。”
姚惠芬出身于苏绣世家,她说:“苏州的一个绣娘一生要分7000000根丝线,所以只能有一个心思。”这个心思就是如何追求更精致的艺术对谈。当我们关注其中的一些细节时,就会发现这里几乎已经成为手工艺的宇宙尽头。以配线为例,配线是绣娘的基本功。单是绣一幅十公分的山峦,因为浓淡、光线不同,就需要同色系丝线几十种。而分线则是考验指尖功夫的关键时刻。我们常见的细细一根蚕丝线,竟然还可以分为两绒,一绒又可以分出八根丝。一根丝又可以分出八毛。也就是说,一根在我们眼里已经极为细微的线,竟然由128根毛组成!绣娘必须快速分辨出来。
举个例子,绣金鱼的尾部,有时候为了突出精细,只能用到一根线中的两毛,甚至一毛。于一根线里分出128分之一,这已然是追求极致的纤维艺术。所以,姚惠芬常说「手要保护好,绣品才能绣好」 。年轻姑娘孙亚楠对自己的手很满意。她只是不知道,这双手还要多久才能得到姚惠芬的神技真传。在姚惠芬的心里,如果单把苏绣当成营生技艺,不难。而若是视为一门艺术,就需要无限的创造力。就像当年清末民初的苏绣大师沈寿,西学东渐,发明了仿真绣,跳出了东方古老的范畴,让大千世界都在其中。两千多年来,苏绣的长盛也是因为此。是在于极致的艺术体现,也是在于对变化对未知、极致的探索和追求。2015年,姚惠芬发明的简针绣也是同样是一个突破。它看起来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作品。可这极简背后的精妙和复杂才是苏绣的核心。
在完成那副达芬奇作品时,姚惠芬在日记里写道:「我觉得这针和线就是活的,有着新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达芬奇大师对话、交流」。看着玄乎,但这就是苏州匠人得以坚持下去的「灵魂」。太湖水面雾霭蒸腾时,姚惠芬和徒弟孙亚楠在天台一边绣着双面绣、一面聊天。「你一定要想好了才决定;决定了就要一辈子坚持下来」。姚惠芬轻言细语地说话;手里的针直直地穿过过去。「双面绣啊;针一定要直」;小孙姑娘把针也定定地直直穿过去。四十年啊;织出了锦绣;花白了头发。她的心声代表了不少现在手艺人的愿望:「我不想像妈妈和奶奶那样为了绣而绣、为了谋生存或做生活;我想当作一门艺术推陈出新、才是永不凋零的」。
在这部纪录电影里我们一路看到了苏州从宋朝的江南文人那里沿袭下来的风骨和韵致;也看到了新一代苏州人在寻求国际大同文化共生方向。前几年热剧《都挺好》里苏明玉穿着校服、踩着单车从小巷子外歪歪扭扭地骑进来;这个家庭的恩怨情仇就从这个叫同德里的小巷子里开始、从苏州开始。苏州故事、苏州手工艺说到底核心都是苏州人;汪老爷子还在用榆树粉和白蜡亲自烧制着垫板;长大后的孙女不知道还记不记得船点的味道;姚惠芬可能对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姑娘说你想好了吗?这里啊就是苏州;我们总在说传承和非遗、说天工苏作;重要的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不是留下某种技艺而是留下愿意延续这极致的苏州人就像《都挺好》里的苏家 。
重要的不是城市里还有多少弄堂,还有多少老房子。而是,在这些弄堂里,还有没有像明玉这样的小学生,摇摇晃晃骑着车出来;还有没有像孙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还记得船点的温暖和希望。苏州人的家乡,中国的极致之城。寒山寺的钟声敲响,姑苏城倷好,天工之城。
【资料参考】
1. 纪录片《天工苏作》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纪录片《天工苏作》,版权归作者所有。
那城本期好物安利▼对了!我们还在店铺里藏了很多好吃的,戳一戳下面的图片就能看到我们精心挑选的美食啦。点击那城市集,马上开启买买买!
商务合作:微信/电话:13392316112 城城
电商合作:微信/电话:13688913816 Mia
别忘了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