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确认是指在表单提交前,让用户对所填内容能够有一次整体完整的浏览机会,或者以对话框模式呈现的相对轻度的交互形式。常见的需要二次确认的场景有:提交信息或数据的场景,如果不做二次确认,容易导致用户误操作提交错误信息。如果是大批量数据,更好的做法是在提交时校验数据格式或给予预览,确保提交的信息是用户确认过的。另外,某些审核性的表单,所填内容会影响审核结果,此时从业务审核层面会考虑让用户主动去确认输入的内容并对其负责,以减少审核不良率或后续不必要的沟通。

虽然提交表单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表单提交时都需要去二次确认。因为这关乎到效率或者产品转化率,从体验层面和产品层面来讲,应用二次确认往往慎之又慎。通常以下情况可以不考虑二次确认:

1. 表单内容只用于对外展示,并可在本地再次修改或撤回,如社交应用中的个人信息、发表观点看法等;

2. 影响到转化率时,例如各种订单的提交(输入密码除外)等,常见于c端电商交易、打车场景等;

3. 能够完全通过完善的校验去规避错误的表单,而这与输入的内容有关,即输入内容可结构化校验,如字数、图片大小、金额大小等;

4. 后台对提交内容无要求,只要填写即可,如各种问卷类表单等。

以上情况,往往不会在提交表单时进行二次确认。其对应的核心逻辑是用户能即可作出修改或转化率优先。而在某些情况下,提交表单时则需要考虑二次确认,这类表单往往需要用户承担提交后的结果,或规避业务风险(审核和后续沟通成本)。这里结合常见的场景,给出可以考虑采用二次确认的情况(非必须,视实际项目而定):

1. 提交内容需后台审核,并非单一的校验可解决,且内容相对较多,如某些资格申请类表单往往存在预览环节;

2. 某些需要降低后台审核不良率的情况,或以人工审核为主,此时需要减少审核不通过,打回重填或补填的情况。

二次确认的设计形式目前常见的二次确认设计形式按照轻重程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预览模式呈现的重度交互形式;一种是以对话框模式呈现的相对轻度的交互形式。

预览模式:在用户填写完表单提交前,让用户对所填内容能够有一次整体完整的浏览机会。该交互形态在一些招聘网站或者机构的个人履历表单填写流程中往往较为常见。由于涉及到填写内容多,且表单内容关系到用户切实利益,用户对其准确性要求高,因此会让用户能够尽量完美的呈现自己,查漏补缺。同时,预览模式所涉及的表单内容也更多。

对话框模式:相较于预览模式,对话框形式的二次确认要轻量很多。当仍然是以模态出现时,也会对流程造成打断。采用对话框形态的表单场景,相较于预览,内容会相对少很多,但所涉及的内容仍然对用户至关重要,且难以撤销或修改;另一方面,也避免用户误操作。

请注意,从用户主动性的角度来看,预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的主动倾向。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用户的审慎态度,而对话框则显得比较被动,即用户并非期望这种打断的出现。尽管这种方式可以防止误操作,但模态的形式却让用户产生割裂感,对话框无法与页面内容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导致了用户体验的中断。

进一步分析对话框的交互逻辑,我们可以发现用户在对话框上的操作流程如下:当用户放弃第一次直接提交并在检查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提交时,仍然需要做出判断并付出相应的行为。根据实际项目的经验,70%以上的用户在第一次点击提交时就直接确认提交离开了;而那些决定再次检查的用户,90%以上在第二次点击提交时不再进行检查,直接提交。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话框只是简单地进行机械的逻辑判断,认为用户每次点击提交时检查和提交之间的概率是相等的,而忽略了随着检查的进行,用户直接提交的概率在不断增加,即概率是变化的。这种设计逻辑背后缺乏对人的思维和心理的考虑。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该操作流程进行优化,以提高表单提交的整体效率和体验:页面交互如下图所示:

通过优化,用户点击提交后,按钮会向中间收缩,同时在按钮上方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再次检查。这样做可以降低二次确认对话框带来的干扰,同时避免了二次提交导致对话框反复提示的问题。这一设计的优势在于增加了用户的主动权,将反复被动的干扰转化为用户主动的选择,其本质在于能够从人的角度出发,将用户的行为特征纳入考虑。

总结一下,本文主要探讨了表单提交时二次确认的相关问题,以及从效率和体验的角度对二次确认交互形式进行探索和尝试。然而,在实际项目中,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仍需要结合具体的场景和业务特点来进行设计。最后,本文由 @像素先生 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于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