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重构后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案
课时分配表
章序 | 课程内容 | 课时 | 备注
---|---|---|---
1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6 |
2 | 数据通信基础 | 6 |
3 | 网络体系结构 | 8 |
4 | TCP/IP协议集 | 6 |
5 | 局域网技术 | 10 |
6 | 网络互连技术 | 6 |
7 | Internet基础与应用 | 2 |
8 | 网络安全 | 4 |
合计 | 48 |
上机实训 | 16 |
合计 | 64 |
课题:计算机网络概述(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发展与功能
课时: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思政育人目标:能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价值,体会计算机网络为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并且能够为促进计算机网络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阶段计算机网络的特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新课预热(10 min)→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1 min)→课堂互动(5 min)→评价修正(2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5min)→课堂互动(10 min)→课堂小结(3 min)→任务布置(2 min)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节课: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10 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学生】聆听、互动【教师】简单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相关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作用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纵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产生了计算机网络。【学生】聆听、记录、理解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要求问题导入(5 min)【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这种网络是以单机为中心的通信系统,结构上有三种形式:(1)计算机与终端直接相连;(2)终端共享通信线路;(3)主机前增加CCP或FEP,终端前增加集中器或多路器。缺点是如果主机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而且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主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2.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网络。这种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技术、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构成了用户资源子网。
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这种网络采用ATM技术和IP协议,实现了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4.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智能化网络。这种网络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自动适应用户需求,并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进化的能力。
RPA网络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ARPA) 资助的早期分组交换网络,也是实现协议套件TCP/IP的第一个网络。这两项技术成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