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ndroid开发中,int型数据32个bit,将前2个bit用于存放测量模式,后面30个bit存放的是尺寸。这三种测量模式分别是:

1. UNSPECIFIED:表示子布局被限制在一个最大值内;

2. EXACTLY:表示设置了精确的值,一般当childView设置其宽、高为精确值(例如layout_width="100dp")、match_parent时,父容器会将其设置为EXACTLY;

3. AT_MOST:表示子布局想要多大就多大。

这些模式对应的二进制位如下:

- 0-unspecified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1-exactly 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2-at_most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使用原码进行减法运算时,符号位参与运算导致错误。例如,$1-1$ $=01+1$ $=2$,但在计算机中,我们使用补码来表示负数。

使用反码时,$0$出现了两种表示:$1-1$ $=01+1$ $=2$,但在计算机中,我们使用补码来表示负数。

使用补码时,我们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1-1$ $=01+1$

抱歉,我可能算错了,我重新考虑一下。

使用原码进行减法运算时,符号位参与运算导致错误。例如,$1 - 1 = 1 + (-1) = [0000 0001]$原+ $[1000 0001]$原= $[1000 0010]$原= $-2$。这是因为在原码表示中,负数的最低位是1,表示这是一个负数。当两个负数相加时,如果符号位相同,则结果为正数;如果符号位不同,则结果为负数。在这个例子中,由于1和-1的符号位相同,所以结果应该是正数,而不是-2。

使用反码进行减法运算时,0出现了两种表示:$1 - 1 = 1 + (-1) = [0000 0001]$原+ $[1000 0001]$原= $[0000 0001]$反+ $[1111 1110]$反= $[1111 1111]$反= $[1000 0000]$原= $-0$。这是因为在反码表示中,负数的最高位是1,其余位是补码。当一个负数与另一个负数相加时,如果最高位的补码相同,则结果为正数;如果最高位的补码不同,则结果为负数。在这个例子中,由于1和-1的最高位的补码都为1,所以结果应该是正数,而不是-2。

使用补码进行减法运算时,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例如,$1 - 1 = 1 + (-1) = [0000 0001]$原+ $[1000 0001]$原= $[0000 0001]$补+ $[1111 1111]$补= $[1 0000 0000]$补=[$[$$]]$,补=[$[$$]]$,补=[$[$$]]$,即$-2$。这是因为在补码表示中,负数的最低位是1,其余位是对应的正数的二进制表示。当两个负数相加时,如果它们的补码相同,则结果为正数;如果它们的补码不同,则结果为负数。在这个例子中,由于$(-4)$和$(-8)$的补码都为$[$$]$,所以它们相等,结果为$-6$,即$-2$。

总结一下,减法运算在计算机中的实现原理如下:

1. 对于有符号整数,使用补码表示法。

2. 当两个有符号整数相减时,首先将它们的补码相加,然后根据最高位的补码是否相同来判断结果的正负性。

3. 如果最高位的补码相同,则直接返回相加后的结果;如果最高位的补码不同,则需要考虑溢出的情况。

根据提供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对于正数,其补码等于本身。

2. 对于负数,其补码等于原码取反后加1。

3. 当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的补码时,如果结果超过了原码所表示的范围,那么会发生溢出,此时需要对结果进行模运算,使其回到原码所表示的范围。

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题目中的等式:

1 + (-1) ≡ 1 + 11 (mod 12)

首先计算 1 + (-1),得到 0。然后计算 1 + 11,得到 12。最后计算 0 + 12,得到 12。由于 12 % 12 = 0,所以等式成立。

接下来验证第二个等式:

1 ≡ 1 (mod 13)

由于 1 % 13 = 1,所以等式成立。

然后验证第三个等式:

(-1) ≡ 12 (mod 13)

由于 (-1) % 13 = 12,所以等式成立。

最后验证第四个等式:

1 + (-1) ≡ 1 + 12 (mod 13)

首先计算 1 + (-1),得到 0。然后计算 1 + 12,得到 13。由于 13 % 13 = 0,所以等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