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但你没有提供任何内容让我重构或重新构建。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或者具体的文本段落,我会很高兴帮助你进行修改和改进。

——“误评”秦淮八艳

弘文馆“漫漫古典情”系列的集子从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直读过来,读到皖籍才女闫红的这部《她们谋生亦谋爱》,似乎是看出其中的一些端倪来了。无论是以诗词为中心的引经据典,还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娓娓述说,他们最终的旨归当是写情。写尽人世间的缱绻缠绵,道尽重情男女的生离死别。然而无论是马湘兰的固执坚守,陈圆圆的朝不保夕;还是董小宛的坚忍,都要随这五百年秦淮水流向未知的生命另一端去了,灰飞烟灭,独留吾辈空叹息。

这是一个怀旧的时代,这是一个矫情的季节。阖上书页的时候我在想着的是周汝昌的那个句子——“保容以俟悦己,留命以待沧桑”。十里秦淮,管弦丝竹,脂粉流香,本来就是香艳至极的景致,又无端被蒙上了一层逢着乱世的绝代芳华。所以即使与家国无关,与爱情有染的各种追逐、等待、坚持轮番上演,目不暇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秦淮八艳也以空谷绝音的姿态,在明清的文艺界、政界、商界等各界添上了她们独有的那几笔乱红。

其实古往今来,只要是真挚的感情,那都是一脉相通的。所以我们会有共鸣,觉得作者的这种略带矫情调调的文字,却能够毫不设防的直抵深心。当年秦淮的那八位佳人,许是没有这样聪明透彻的。又或者是心如明镜,却始终放不下,又或者是自欺欺人,谁知道呢?谋生,亦谋爱,为悦己者保容,然而那样艰难地如草芥般活于乱世,那样的“留命”就是为着这样的“沧桑”吗?忽然想起那一句:“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细心保存,妥善安放,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无依。”也许她们也只是怀抱这样的朴素的愿望吧,只是,她们不愿意妥协。没有任何生存保障和情感保障的女子,在那样的时代,就只能是保容不易,留命更难了。

从网络上沸沸扬扬的《误读红楼》开始,作者闫红就开始以这种文风来驾驭此类题材的文本。从接连几部作品的成功我们看出,这无疑是适合她的,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视角是完全的现代,笔致有古风但也不时透露出一股释然和放达,事理分析丝丝入扣,文风清醒。作者闫红曾经在面对媒体的时候说,这部作品的定位就是“误读”, 闫红坦称,主要是因为怕招来“饱学之士”,尤其是这方面的专家学者的非议乃至痛斥,所以不如就地一躺,“你看,我都说自己是误读了,你就别跟我计较了”。其实从治史功力上来说,作者在史实方面,看得出认真下过工夫,但也只是限于中规中矩,不出硬伤罢了。近年来,关于此类畅销文学的争论本来就没有休止,不过这一次,闫红聪明就聪明在,就从私人化的角度,去解读隐藏在历史与传说背后的人性幽谷与险滩,这种笔法,最能暴露一个作者的才调、见识、性情,乃至品格高下。读其书如品其人,风趣来自于聪慧,意气来自于胸襟,我想她应该受得起“才女”这一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