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赋闲的第九天,我翻完了《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这本书收录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获得新闻界奥斯卡奖的十来篇深度报道。其中有些话题,如对艾滋病人的仇视,种族隔离制度下对有色人种的迫害已随时间流逝得到大幅改善,更多话题,如突然降临无妄之灾的家庭,遭遇暴力求助无门的弱者,极端情况下丧失自我的普通人。当事人的痛苦、绝望和挣扎仍在现代生活中反复上演。
特稿记者们花上几周到几个月时间与被采访者深度交流,甚至同吃同住,零距离观察他们的生活。然后在着手写稿时,把自己抽离出来,用客观而冷静的词语描述整个事情。记得《江城》前言里说,在美国非虚构写作是一项成熟的学科,记者们都受过专业的训练。这本书让我相信了这点。
一是选题。每篇报道选题都善于以小见大,从某个普通人物普通事件里揭露某个社会长期存在问题。二是结构。不管是以时间顺序,还是同时穿插多个视角,每篇报道都结构精巧,让人情不自禁跟着作者的思路一看到底。三是语言。尽管部分文字仍有些浓重的翻译腔,但作者们对文字的操控力无须质疑。
描写患有同一种遗传疾病的兄弟,作者说:“他们共享一切。共享母亲,父亲和妹妹的爱。共享位于......的一间大卧室。共享同一个基因。”映射到俩人同时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寥寥几句就让不安感在心中弥漫。描写困在监狱里的老年人时,作者写:“哈切尔一生中每当喝了威士忌,身上的恶魔就会浮现。如今他76岁......那个被威士忌河冲走一声的年轻男人消失在如今这个跪在泥土里枯瘦老人身上。”被威士忌河冲走一生,真是讽刺又心酸啊。
我总是对他人的生活抱有无尽的兴趣,不仅仅是那些获得巨大成功,有着离奇经历的传奇人物,也包括那些平凡角落里一如你我的普通众生。看过这本书,才清楚了解我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首先和被采访人建立关联,取得他们信任,取得第一手资料就已是天堑)。
还好,有这些优秀的作者贡献这些优秀的文章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