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两个小孩儿在黄大仙庙打闹,归去后却屡次发生诡异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北派说书人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胆子大的民间故事有哪些?1. 话说这在宋朝时期,在一处偏远的小山村住着一个名叫田青的放牛娃,这田青长得可壮实,膀大腰圆,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偶有一日,这田青正在放牛,因为太阳太大,自己躺在不远处的树下乘凉,嘴巴里边还叼着一根狗尾巴草,眯着眼悠哉悠哉地睡着,突然自己的牛叫了起来,这田青对自家的牛特别的熟悉,若是遇到危险就这动静,田青直接坐起身来,拎起了鞭子向着自己的牛跑去,结果到场一看,只见一只硕大的黄鼠狼,正在追着自己老牛啃着老牛的脚踝,已经流出了丝丝血迹,虽然说老牛也是挣扎,但是架不住那黄鼠狼的灵巧。
2. 这田青见状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随手抄起一块土坷垃,砸向了那黄鼠狼,这土坷垃不偏不倚,砸在了那黄鼠狼的脑袋上,土坷垃都砸碎了,不过那黄鼠狼命硬,只不过一副昏昏沉沉的样子,没跑几步,就被田青踩住了尾巴。随后被田青用鞭稍系住了尾巴,倒吊在了背上,尽情的戏弄。“臭小子,快快把那东西放了,不然你就麻烦大了。”张猎户可是村子里出了名的猎户,那打猎的手艺也是一绝,同时田青也是很敬重张猎户的,正因为这张猎户的存在,村子里也少有被野兽袭扰。
3. “这小东西在咬我家的牛,我得教训教训它!”田青这般说着,却将那还在挣扎当真的黄鼠狼放在了地上,而张猎户走过来,亲自下手把那黄鼠狼解开,临走的时候还当那黄鼠狼如人一般说,“小侄不懂事,大仙大人有大量”。见那黄鼠狼一步三回头地离去,田青呵呵一笑。“不就是一只黄鼠狼吗?我记得前几年张叔你连大棕熊也敢弄,至于嘛?”田青呵呵一笑,便从腰间取出水壶,递给了那张猎户,张猎户则是白了他一眼。“你若是真没把这件事当成回事儿,看在我闲着的份儿上,就给你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一听到讲故事...
结果还没等砸上去,就被姨夫出来呵斥住了。张猎户说这玩意正好在门头上,一不小心咬了人咋办?可姨夫说,这条白蛇不咬人,是他们家的家仙儿,大山里头巴不得有蛇一类的东西住在家呢。也正因为这只白蛇在,家里边再也没有鼠患,一家人也平平安安。而且这一只白蛇已经在他们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起初姨夫也是怕伤了人,挑着蛇送出去好几次,但是这小东西用不了多久就又回来了。姨夫又是一个讲究人,所以也就不管这些了,或许这也是这条蛇与他们家的缘分。
中午吃过饭之后,本来姨夫打算让张猎户这表兄弟二人睡一会儿。但结果这二人偷偷跑出去,去了后山玩去了。这一玩不要紧,张猎户发现了后山一座小庙,好奇之下想要过去耍。结果表弟告诉他,那是黄大仙庙,父亲不让去那个地方。结果张猎户就撺掇着表弟,说表弟是个胆小鬼什么的。这表弟一急,居然带头给领着张猎户走进了那黄大仙庙。
这黄大仙庙其实也不大,一进门正中间是一尊泥像,那是一个尖嘴猴腮的神仙打扮模样泥像,看起来有些奇怪。供桌上还有一些贡品及供桌上散落尘土下的几只诡异的脚印。而张猎户顺着这些脚印望去的时候,却在那泥像的一角发现了一张小小的怪脸,正盯着自己。
“妈的,吓死老子啦!”
张猎户咒骂一声,随手抄起一块石头砸向了那张怪脸。此时的表弟似乎也看到了那张怪脸,急忙拦住了张猎户,说那是黄大仙,不可以打的。
“老子管他什么黄大仙黄二仙的,揍了再说!”
张猎户一边咒骂着,一边又抄起地上一个扫把追着那一只黄鼠狼打去。顿时把那黄大仙庙给闹腾得鸡飞狗跳乱七八糟。最后那黄大仙还是瞅着空儿从门上窜了出去,但是张猎户还不消气,刚追出门却被表弟拉住了衣袖,才劝住。
同时张猎户也看到表弟被自己这一闹腾,吓坏了。才告诉表弟说:“放心,那不是什么黄大仙,不过是个个头大一点的黄鼠罢了。”
被张猎户这么一整,表弟也少了玩耍的心情。二人早早地回到了家。因为张猎户来做客,姨夫还特意买了一些野味儿,给张猎户炖了吃。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姨夫还给炖糊了。姨夫也是纳闷儿的不行,这也害得张猎户馋了一晚上。最终吃了点别的垫了垫肚子和自己的表弟躺一起睡着了。
张猎户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黄袍老头递给他一碗野味。他尝了一口,觉得味道很好。老头问好吃吗?他说好吃。老头后退了几步,让他自己拿。张猎户走过去吃了一口,老头又后退了几步。张猎户突然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姨家的柴房里。他的脖子上挂着一把镰刀,刀刃正对着他的喉咙。他吓得冷汗直流,难道自己在梦游?
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表弟。他回头一看,发现表弟手持菜刀,眼神空洞地向他走来。他想夺下表弟的菜刀,但表弟力气很大,甩开他,用菜刀向他砍来。张猎户惊声尖叫,躲闪着表弟的攻击。就在这时,姨夫和姨妈走了进来,把表弟制服。姨夫看着表弟空洞的眼神,转向张猎户:“你们两个今天做了什么?”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张猎户告诉他们今天去了黄大仙庙,还干了一些坏事。姨夫让张猎户找绳子把表弟捆住,但表弟力气太大,捆不住。就在僵持之际,表弟突然身子缩了一下,似乎被什么东西勒住了。姨夫高兴地说:“感谢家仙儿!”然后继续捆绑表弟。此时门外传来怪叫声,姨夫拿着火折子冲出门外,发现院子的东北角有一只体型很大的黄鼠狼被一条白蛇缠住。白蛇身上似乎也有伤。
为了保护家仙儿,姨夫用棍子将黄鼠狼敲晕。但白蛇似乎还不打算放过黄鼠狼,一直缠着它。最后将黄鼠狼勒死,然后张开巨大的蛇头吞噬了黄鼠狼。
胆子大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在清正德年间,北京顺天府有一个武将叫李雄,他是百户,人称李百户。他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将官,不仅膂力过人、善骑射和刀剑,还文采过人。有一年,他随太监张永剿灭陕西安化王立了大功,被朝廷升为锦衣卫千户。
李千户和夫人何氏十分恩爱,何氏生下了三女一男,长女玉英,老二是儿子李承租,三女儿桃英,四女儿月英。何氏自生了小女儿月英后,落下了病根,身体十分虚弱,不到半年就病逝了。
何氏病逝时,玉英才六岁,承祖五岁,桃英三岁,月英才五六个月大。他们虽然有奶娘照顾,但奶娘再好也比不得亲娘。几个孩子天天想娘哭闹,李雄心里既心疼又无奈,只好天天在家陪着孩子们。但是他是个武官,公事繁忙,要是照顾孩子就会耽误公事,要是办公事又照顾不了孩子。就这么拖了几个月,他只好托人做媒给孩子们找了个后妈,帮他照顾孩子。
李雄是个锦衣卫千户,年轻有为,他娶亲自然是千挑万选。好多人家都盼着自家女儿能嫁到李家做少奶奶。可惜李雄挑花了眼,挑来挑去,最后挑了一户焦姓人家的女儿焦氏。就是因为这后妈焦氏,最后竟害了这几个可怜的孩子,令人可叹可恨。
闲话少叙,先说李雄和焦氏成亲时,焦氏才十五六岁。她父母双亡,当时是她哥哥作主,将她嫁与李雄为妻。焦氏的哥哥叫焦榕,专在衙门里打杂的,是一个偷奸耍滑的老光棍。
这焦氏长得也算小家碧玉,女工针织也做得不错。可就是心肠歹毒。她嫁过来时,见丈夫已有四个子女,心里就起了嫉妒之心。后来又见丈夫对四个孩子极是爱护,还要求她不要再生育孩子,她心里就更起了歹意。
她暗自琢磨:要是没有这一窝贼男女,那李家的家业将来不就归我亲生的子女了吗?现如今他家这么多短命贼种,就是再多家产也不够分呀。我可不能白白伺候他们长大,如今先哄好丈夫,有了合适机会就离间他们父子父女,到时候磨死他两三个,剩一两个小贱种就好对付了!
话说这焦氏此时也就十五六岁,她自己将来命长命短,能不能生育都不知道,就在心里琢磨这等残忍念头,要害死丈夫前妻的儿女,真是可恨可笑可悲!
书接上回,这焦氏心里打定主意后,就对丈夫百般殷勤伺候,每日又打扮得花枝招展,果然哄得李雄百般爱怜,对她百依百顺。但是在孩子方面,李雄依然十分爱护,就算孩子们犯了错,他也要求焦氏也好言相教,绝不可责罚孩子们。这焦氏撺掇了好几回,都没有如愿,心里就更加怨恨。
有一天,焦氏趁着李雄不在家,随便找个由头拉起承祖就打。承祖年幼体弱,焦氏下手却狠辣,一顿乱打,打得承祖脑袋肿得如碗大。奶妈们拦都拦不住,承祖疼得嚎啕大哭。
此时玉英年纪虽小,却非常聪慧。她看出了后娘不是善良之人,心疼弟弟无故被打,流着泪哀求后娘饶了弟弟。谁知这焦氏眼一瞪开始骂玉英:“小贱人,谁让你多管闲事了?我看你也皮痒了找打!”
恰好这时李雄回来了。承祖看见父亲,跑过去抱着父亲大哭。李雄见儿子被焦氏打得这么惨,顿时大怒,暴跳如雷,将焦氏一顿大骂。焦氏也撕破脸耍起泼来,要死要活。
此时正好有人将这事告诉了焦榕。他赶紧跑到李家劝解。李雄气呼呼对焦榕说:“我娶你妹妹来,是要她照顾我这几个孩子的。难道我是闲着没事儿找后娘毒打我孩子的?我之前跟她说过几次,要她好生教育孩子,她竟敢如此虐待我的孩儿,简直可恨!”
焦榕一看妹夫气急了,赶紧赔不是说:“妹夫消消气,念在她年纪小,不懂事,饶了她这一次吧。我先把她接回娘家去,教育教育她,到时候再让她回来给你认错!”
李雄此时眼不见心不烦,就同意焦榕把妹妹接回去了。
焦氏跟着哥哥回家后,一进门就埋怨哥哥:“你当哥哥的为啥不帮着妹妹我说话,反倒帮着外人说话?!”
焦榕奸猾一笑说到:“妹子呀,你还是太年轻太冲动了。你想呀,妹夫这么爱他的孩子,你却偏偏打他的孩子,他能不心疼?能不跟你翻脸吗?你现如今刚嫁过去不久,他家里的奴婢奶妈们都跟你不一心。你对孩子们稍有不好的地方,他们肯定会去妹夫那里告发你。我看你应该顺着妹夫的意,对那几个孩子好一点。这样等你老了也有人给你养老。”
焦氏一听,嘴里撇了一下,恨恨地说:“不可能,他们不是我亲生的,让我对他们好万万做不到!”焦榕听了,又奸诈地一笑,说:“既然不可能,那你就暂时假装对孩子们好,假装个一两年。时间长了,妹夫就对你信任了。到那时你再寻些由头把那些不听你话的奴婢奶妈们辞退了,留几个听你话的奴婢服侍你。然后再慢慢寻由头除掉承祖那孩子。至于那几个女儿,到时候让你的心腹手下去外边散播谣言,就说这几个女孩与外人有私情,妹夫听了必会震怒,将她们赶出家去!”
焦氏觉得哥哥的话有道理,点头答应。两个人又嘀咕着商量了一些细节。话分两头,且说李雄骂走了焦氏,心里暗想:“我续弦娶妻本为了给孩子们找个娘,谁知这后娘如此恶毒,狠心打我的孩子。看来我得想个办法解决才是长久之计。”
想了半天,李雄让下人打扫出来一间书房,又聘了一个私塾老先生来家里教玉英和承祖读书。两个孩子和老师的一日三餐由仆人送进书房,两个孩子不和焦氏见面,这样她们就不会有矛盾了。另外,桃英和月英还小,有奶妈照顾,也不会有事。
李雄将孩子们安排妥当后,过了几天派人把焦氏接了回来。此时焦氏打定主意,要假装好妻子好后娘。自回来后,脾气大改,不但对李雄一味的热情讨好,对孩子们更是亲热和蔼,对奴婢们态度也好了。还时不时对奴仆们施以小恩小惠。
那个年代做奴仆的,得了好处就是娘。他们得了焦氏的恩惠,就到处说焦氏的好话。起初李雄还以为焦氏是假装的,可是过了一年多,焦氏还是一样为人谦和,对孩子温柔。李雄就以为妻子真的改过了,他心里还暗暗叹道:“还是我大舅哥焦榕有办法,竟劝得焦氏转了性!”从此以后,他对焦氏就完全放了心,夫妻恩爱。
这焦氏一边假意装好人,一边到处烧香拜佛,想生出一个亲生儿子出来。婚后两年多,她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亚奴。古代人给孩子起名认为名字越贱越好养活。李雄虽然之前不愿意让焦氏再生,可是他和焦氏这一年多感情不错,他也就没有反对。还遍请亲朋好友吃席,给亚奴办满月宴。
不知不觉间,亚奴已经一岁多了。玉英也已经十岁,出落得婉丽飘逸,又生性聪慧、善能吟诗作画、描花刺绣。连她的弟弟李承租虽也赶不上姐姐玉英的聪慧文才。
玉英美丽聪慧,李雄自然高兴。索性把桃英和月英也送进私塾读书。他对焦氏说:“我玉英女儿这么优秀,以后一定要给她找一个有才华的丈夫入赘到咱们家,这样我才放心。”
焦氏听了丈夫的话,表面上笑着赞同。心里却开始设计下手。
这年正是正德十四年,陕西叛贼杨九接连大败官兵,地方告急。朝廷派赵忠为总兵,领兵剿灭叛贼。赵忠知道李雄文武双全,便推荐他为先锋官,领军打头阵。
军情十万火急,耽误不得。李雄只得整备行李,随军出发。临行前,他再三嘱咐焦氏好好照顾孩子们。焦氏假意点头答应,李雄才放心出征杀贼。
李雄统领亲兵剿灭叛贼,奋勇杀敌,初战告捷。杀得叛军大败而逃。李雄乘胜追击数里,不想在山中却中了贼兵的埋伏。外面援军又迟迟未到,李雄和手下亲兵虽然勇猛,可惜敌我人数悬殊。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可叹李雄盖世英雄,英魂永远留在了大山之中。
话说焦氏本来打算设计下手害那几个继子女,可偏偏遇到丈夫出征。她拿不定主意,便回到娘家和哥哥焦榕商量何时下手合适。
焦榕说:“妹子,你先别急着下手。妹夫刚刚离家,如果那几个孩子现在死了,你必然逃不了干系。你还是再等等看情况再找机会。”
焦氏觉得有道理,于是回家继续耐着性子装好后娘。不知不觉到了八月初,朝廷传来消息,说李雄已经战死疆场。焦氏悲恸嚎哭,设了令堂,亲友具来吊唁。丧事过后,焦氏就急不可耐露出本来面目,对四个继子女动不动就一顿打骂。
又过了一个多月,焦氏再也按捺不住恶毒心思,回娘家和焦榕商量了一条毒计,打算先害死承租。
这毒计乃是焦榕想出来的。他对焦氏说:“妹夫阵亡在大山里,尸首没有着落。再等两个月天寒地冻了,让承祖带一个仆人去陕西寻找妹夫尸骸。他是个小孩子,一路上风餐露宿,水土不服,必会病死。就算没有病死,到时候暗中嘱咐仆人卷了盘缠撇下他,那孩子早晚还是得饿死。这样的话,外人谁也不会怀疑到你身上。”
焦氏听了连连赞同。天寒以后,焦氏立刻安排心腹仆人苗全和承祖去陕西寻找李雄尸骸。玉英知道继母不怀好意,大吃一惊,对焦氏说:“母亲,我兄弟还不到十岁,年幼体弱,如何去得那么远的路?我愿意代兄弟去陕西为父亲收尸!”
焦氏听了玉英的话,大骂道:“你个没良心的逆种!父亲尸骨未寒就想找理由出去游山玩水,我偏不让你去!你父亲尸骨未寒,承租是他的亲儿子,出去收尸是应该的。你少来阻拦!”骂得玉英满面通红,哭泣不已。
到了晚上,玉英仍旧止不住哭泣。承租懂事地说:“姐姐别担心我。父亲骸骨暴露山野,我做儿子的该去将父亲带回家的!”姊妹几个说了一夜话,抱头痛哭。
第二天,承祖就和苗全收拾好行李和姐妹们哭着拜别。这苗全乃焦氏的心腹,早就知道主母的意思。
那天正值隆冬,北风呼啸,地上积雪深厚。承祖和他的小厮苗全骑着牲口行走在茫茫雪原上,牲口犹如走在棉花堆里,承祖坐在牲口背上止不住地打寒颤,还多次从牲口背上颠落到雪窝里。他们两个人刚走了十来天,承祖就冻病了,饭都吃不下了。他对苗全说:“我身体难受得很,咱们还是找个旅店歇两天,等我好了再行路。”
苗全说:“小官人,咱这次出来主母给的盘缠本来就少,咱就是不休息,都不一定够用,你再歇两天,那就更不够了!”承祖无可奈何,只得勉强撑着身子继续赶路。又走了两天,到了一个叫保安村的地方。路过一户人家时,承祖已经病得连牲口背都坐不住了。他艰难地对苗全说:“我一步也走不了了,你找个旅店,我们歇息几天再走。”
苗全看承祖确实病得不行了,心中暗想:“这孩子八成撑不过两天了,要是住旅店死了,我也脱不了身,不如就此把他撇了,让他自生自灭!”想完,他就骗承祖说:“小官人,旅店还远着呢,你先在此歇息,等我找好地方,存了包裹就来背你。”承祖不疑有他,只好坐在这户人家的台阶上等着。
谁知等到傍晚,苗全也无踪影,承祖再也坚持不住,一头栽倒在台阶上。这户人家住的是一个孤寡老婆婆。她初时在屋里纺纱,看见一个汉子扶着一个小厮坐在她家台阶上,也不在意。等到傍晚时,老婆婆出去打水,看见小厮还躺倒在她的门口,她赶紧晃醒承祖,并说道:“小官人让让路,我要出去打水了!”
承祖被晃醒时,还以为苗全回来了。谁知一睁眼却是不认识的老婆婆。他慌忙问:“老婆婆怎么了?”老婆婆听他口音不像本地人,就问他:“小官人哪里来的,来此地何事?”承祖回答说:“我是从京城来的,因为病了行动不便,就让家人苗全去找旅店歇宿,可是苗全还没有回来。”
老婆婆说:“你那家人八成不会回来了,他一早就去了,现在天黑了还不回来,肯定是卷了盘缠撇下你跑了!”承祖听了老婆婆的话,大吃一惊,暗想:“苗全肯定是看我病体渐危,不想管我,自己跑了!”想罢禁不住伤心流泪,不知道自己如今该何去何从。
老婆婆看承租可怜,就问他事情原委。承租就把事情来龙去脉细说了一遍。老婆婆听完更觉得承租可怜,她说:“唉,你后母怎会让你一个小孩子在这天寒地冻时千里迢迢去外省呢!”说完她就扶着承租去她屋里歇息,还熬热汤给承租喝。
谁知到了半夜时,承租突然高烧不退,昏迷不醒。老婆婆赶紧给承租请大夫诊治,还拿出自己辛苦积攒的积蓄给承租买药熬药。第二天,邻居们都笑话老婆婆做傻事。但老婆婆却不为所动,依旧努力救治承租。这也是承租命不该绝,遇到了好心人!
在一个遥远的年代,有一个年轻人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躺在床上度过了漫长的一年。终于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他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他对一直照顾他的老婆婆充满感激之情,泪流满面地说:“婆婆,您是我生命的救赎者,就像我的再生父母一样。将来若有幸,我一定会报答您的大恩!”老婆婆微笑着回应:“我不过是碰巧救了你这个孩子,哪里还图什么回报呢?只要你身体能康复就好。”
两天后,年轻人觉得自己已经恢复得足够好,可以继续赶路。他向老婆婆告别,打算前往陕西为已故的父亲收尸。但老婆婆见他身体仍然虚弱,劝他再等一等。然而年轻人心急如焚,担心不能及时为父亲收尸,不愿耽误时间。最终,老婆婆只好送年轻人上路,临别时,她将自己多年积攒的几两银子交给年轻人当作盘缠。两人哭着告别,依依惜别。
附近的邻居都嘲笑老婆婆傻,认为她把辛苦攒下的银子给了一个陌生人,肯定会石沉大海。但老婆婆并不在意,她只希望年轻人能够平安到达陕西,为父亲安葬。
年轻人年幼体弱,又不熟悉路途,一路上为了安全只能走大路。他边走边问路,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壮着胆子来到了战场。
到了战场,年轻人身上只剩下几十文铜钱。他焚烧纸钱,向空中哭泣着祭奠父亲,然后开始寻找父亲的骸骨。然而这里尸横遍野,却没有全尸可寻。他重新焚烧纸钱,祭拜了战场上的所有亡灵,随后心想:“我父亲生前为国尽忠,死后也许成了神。”想到这里,年轻人向空中跪拜道:“父亲,请您显灵,告诉我您身体在何处,让我带您回家安息!”说罢痛哭不已地四处寻找。
走着走着,年轻人来到了一片山林之中。这时,一个和尚从林子里走出来。看到年轻人哭泣的样子,和尚询问他为何如此伤心。年轻人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和尚。和尚听后大吃一惊,说:“小官人,你竟然是李将军的公子!”说完便抱着年轻人痛哭起来。
原来这个和尚曾是羽林军的一员,名叫曾虎二,是李雄的手下亲兵。去年他随李雄出征剿灭叛军。后来中了叛军埋伏,他们几乎全军覆没。李雄虽然勇猛,一个人斩杀了数百敌军,但最后仍寡不敌众。最后先锋军战斗到只剩李雄和曾虎二两个人,都身负重伤。两人只得藏身于一处破屋残垣中躲避。谁知第二天,李雄因伤势过重去世。曾虎二为了怕叛军发现李将军的尸骨,将李将军的尸骸掩埋在了破屋之下。
后来曾虎二被一位老和尚所救。在寺院养好了伤势后,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他剃发出家成为了一个和尚。可惜老和尚在不久前去世了。老和尚去世后,他的两个徒弟无法容忍曾虎二的存在。曾虎二也不想与他们争执,于是独自离开寺庙出去化缘修行。正巧遇到了年轻人。
曾虎二和年轻人抱头痛哭一场。随后,他带着年轻人来到埋葬李雄的破屋,挖出了李雄的尸骸。年轻人小心翼翼地将父亲的骨骸包裹好,准备回家乡安葬。
曾虎二,一位忠诚且有情有义的人,更何况他曾是李雄的部下。他不放心承租一个人回京城,于是自告奋勇护送承租回家。一路上,他靠化缘给他们两个化来食物充饥。回家途中,承租想去看看老婆婆,谁知老婆婆自承租走后,担心牵挂,染上重病,已过世了。承租得知消息,又哭了一场,望空给婆婆磕了几个头,才接着赶路。
两个人又行走了三个多月,才到了京都,离城里大概还有十里多地。曾虎二说:“公子,我现在虽然落发为僧,但毕竟以前是当兵的,万一京城有人认出了我,把我当成逃兵就不好了。此处离你家已近,我们就此别过吧。”
承租垂泪说道:“师父,多亏你一路护送,我才平安回来。我还没有报答你,你怎能就走呢?”
曾虎二也是依依不舍,但是别无他法,两人只得拜别,期待以后再重聚。
话分两头,苗全自从撇了承租,马上就雇了牲口回了家。到家就说小主人到了战场,找不到老爷骸骨整日哭啼,又水土不服,后来就病死了。因为盘缠用完了,他没办法把小主人尸骸带回来,只好也埋在战场了。
玉英姊妹三个本身在家天天被焦氏找理由打骂,已极是苦楚。加上思念父亲,更是难熬。如今听了苗全的话,知道弟弟也没了,更是悲伤。
这苗全私下里把实情告诉了焦氏。焦氏命他守口如瓶。此时李家的仆从们看老爷已经阵亡,小官人也死了,他们大部分都去别家找事做了,家里只剩苗全夫妇和两个奶妈。
此时焦氏恨不得一口气吹大亚奴,好让亲儿子继承李雄的官位。这天,焦氏和焦榕在家商量亚奴将来世袭官职的事儿。她想出金银,让她托哥哥替她跑腿托关系,给亚奴挣个指挥使啥的干干。他兄妹两都是酒罐子,在屋里边喝边聊,直喝到黄昏。家里酒没了,焦氏就让苗全出去买酒。
苗全提着酒瓶刚出大门,远远地就看见承租骑在牲口上正往家而来。他吃了一惊,赶紧回家和焦氏报告。焦氏和焦榕商量了一下,决定让苗全从后门出去买点砒霜回来,将承租伺机毒杀。
承租来到家门口,跳下牲口,背着父亲的骨骸进入大堂。在父亲灵前哭拜了一会儿,焦氏听见哭声,假意让丫鬟去看。丫鬟看见承租,吓得大叫:“公子的魂回来了!”焦氏假意骂了丫鬟一声胡说,就和焦榕一起走到前堂。看见承租,假意热情相待。承租不明就里,只说了苗全的恶行。焦榕故意大骂苗全大逆不道,说势必把苗全送官法办!
此时玉英姐妹们看到兄弟没死,高兴不已。兄妹四个抱头痛哭。焦氏假意说:“你一路劳顿辛苦了,我去给你烫壶热酒解解乏。”说着就往厨下走。
焦氏买好砒霜后,来到后厨烫了壶酒,然后将砒霜倒进酒里。她端着酒回到大堂时,承租刚好和姐妹们团聚在一起。焦榕看见焦氏端着酒进来,赶紧上前接过酒杯递给承租,让他趁热喝。承租有礼貌地对焦榕说:“请舅舅先喝!”焦榕笑着说:“舅舅下午喝过了,不喝了,你赶紧喝了暖和暖和!”承租只得接过酒一饮而尽。
这时,焦榕又倒了一杯酒劝承租接着喝。承租就这样连续喝了三杯酒,忽然觉得肚中绞痛难忍,痛得凄厉大叫,满地打滚。不大会儿就七窍流血而亡。玉英三姐妹看到兄弟突然痛苦死去,急得不行,简直要哭昏过去。
然而,焦氏却说:“承租必是在路上触犯了煞气,如今煞气上身死了!”说罢就让丫鬟找苗全出去买棺材。可怜小承租万里之遥都平安无事,到了家却死于非命。
苗全拿着焦氏给的钱出去买棺木,他私下做手脚扣下些银钱,买的棺木就小了。买回来竟然放不下承租的尸身,两只脚还露在棺外。焦氏一看,一转眼珠,支开了玉英三姐妹,让苗全用斧头砍下了承租双足,这样才勉强盖住棺木。
焦氏就这样草草给承租办了丧事。俗话说当局者迷,承租毒发身亡时,玉英过于悲痛,没有多想。等兄弟下葬后,玉英心里开始疑惑:“为啥我兄弟进家好好地,吃杯热酒就死了?况且口鼻还有出血,死状如此痛苦!另外,开始时听说棺木买小了,怎么后来又能盛下我兄弟了?看来这些事情都很可疑,须慢慢查个明白!”
话说承租死后,焦氏得意地想:“小贱种已死,就剩这几个小贱人,决不能让她们好过,必须让她们怕我!”从此,玉英三姐妹每天都要干活,干得好了一天可以喝两顿稀汤寡水,干不好稀汤也没有,只能饿肚子,而且动不动就会被焦氏寻由头打一顿,身上衣服也都是丫鬟不要的破衣服。
夜里,三姐妹裹着一条破被单睡觉,寒冷难熬,艰难度日。又过了一年,玉英已经十二岁了。二月时,正德皇帝驾崩,嘉庆皇帝继位,下召民间选嫔妃。黄榜贴于各户门上,焦氏看见了,就动了做皇亲国戚的念头。因为玉英才貌兼美,人尽皆知。此时焦氏马上换了脸皮,让玉英穿上绫罗绸缎,每天美味佳肴调养身体。又让焦榕给礼部送银子托关系,把玉英送到了礼部官员面前。
官员看了玉英的容貌,非常满意。只是玉英年纪过小,礼部官怕不合皇帝心意,故而将玉英发回了李家。焦氏一看玉英落选,立马大怒,将玉英打骂一番。脱去华衣的她赶她干活去了。
常言说坐吃山空,李雄在世时,家业尚可,他阵亡后,焦氏天天想着算计这几个继子女,哪有空运营家计。加上前一段皇帝选妃,她又送了那么多礼钱,李家家业已被焦氏用尽了。焦氏还把她的两个贴身丫鬟卖了换钱度日。没多久,卖丫鬟得的钱也用尽了,焦氏就打算卖房。苗全这厮看焦氏败落了,马上起了跑路的心思。一天夜里,趁着焦氏还没有搬走,他偷了卖房钱,带着自己老婆就跑了。第二天焦氏发现苗全偷了她的钱,气得捶胸顿足,又无处去找苗全,最后竟迁怒到玉英姊妹身上,把姐妹三个都鞭打了一顿!
此时买主又来催促焦氏搬家,焦氏无可奈何,想把玉英卖了换钱租房子。焦榕说:凭玉英这容貌,必能得一大笔银子,你要是现在着急忙慌卖了,不一定能卖上好价钱,不如先卖个小的应应急。焦氏觉得有道理,就决定暂时留着玉英,倒把桃英卖到一户人家做奴婢。
焦氏用卖桃英的银子租了一处小房,玉英看着自己住了几辈子的祖宅和妹妹桃英都被焦氏卖了,悲伤难过,却无能为力。话说焦氏新租的房子离她哥哥焦榕家就不远,她只租得两间小房,连口水井也没有,打水都要去邻居家打。焦氏享福惯了,啥活都不干,家里打水做饭洗衣等所有活计都落在玉英和小小的月英肩上。
没多久,卖桃英的钱也被焦氏花尽了。一天傍晚,焦氏领着亚奴在门口玩,看见一个小叫花子在街上乞讨,还是个女孩,声音凄惨可怜。旁边一户人家出来个老婆婆对小叫花子说:小姑娘赶紧走吧,这里人都不富裕,谁有钱给你呀!小女孩哭着说:老奶奶,我不敢回家,我爹妈让我每天讨够五十文才能回家,少一文回家就得打个半死,还不让我吃饭。今天还差六七文,我可不敢回家!越说越哭得厉害,周围人见了,都起了怜悯之心。你一文我一文,不大会儿小女孩就讨够了五十文,千恩万谢回家去了。
焦氏看了这番情景,心里马上起了个贪念。她暗想:家里那个月英样貌平平,卖了也不值几个钱,不如也让月英出去讨钱去,反倒能花的长久!打定主意后,她就对月英说:小贱人,你看见刚才那小叫花子没?一天能赚五十文,你明天开始也给我出去讨钱去!
月英一听大惊,赶紧说:她是个乞丐,她的钱是磕头磕来的,孩儿怎能和她比?焦氏听了喝骂道:怎么比不了?你和她差啥?明天开始你每天都要讨回五十文来,不然看我不打你个半死!
此时玉英打水回来,看见后母要月英出去乞讨,也大吃一惊。她劝后母说:母亲,我家世代为官,怎可让妹妹出去沿街乞讨?岂不辱没门风,被人耻笑?
焦氏听闻后大怒,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朝着她的姐妹玉英打去,一边打一边责骂:“我不让你去乞讨就是给你脸了,还敢阻拦月英出去!”玉英被棍子打得难以承受,只得答应从明天开始出去乞讨。
日子一天天过去,玉英已经十六岁了。三月间,正值焦榕五十大寿。焦氏带着亚奴去给焦榕祝寿,而月英则出去乞讨。家里只剩下玉英一个人看家做针线活。她一边干活一边想:想当年爹爹待我们兄弟姐妹如掌上明珠,却想不到遇到如此恶毒的后母,败了我家偌大家业不说,还害死我兄弟,逼得我两个妹妹一个为奴,一个做乞丐,活着真的生不如死,不如趁今天他们都不在家,自尽一了百了!
过了一会儿,她又想到:我今年已经十六岁了,或许再忍耐几年,嫁得个好丈夫,或许就有出头之日了?!想来想去,满心苦楚,眼泪止不住地流!
玉英哭了半天,又想到:自从爹爹阵亡后,终日被继母虐待,已经很久没有作诗写文了,就趁着今日家里无人,写写诗文抒发一下情绪。她看见屋檐下燕红柳绿景色宜人,又看见屋里桌上有一个帖子,乃是焦榕做寿送给焦氏的帖子。玉英就找出笔在帖子上写了一首《送春诗》和一首《别燕诗》,自己反复读了几遍,心情才好了些。
第二天,焦氏发现了帖子上的诗,马上大怒,骂道:“你这贱人好大胆,竟敢趁我不在写信约汉子,说,你约的是谁?”玉英一看继母如此污蔑她,就回嘴说:“这是从何说起,我只是写了两首诗,你怎敢把这脏水往我身上泼?”
焦氏一听更怒了,掂起棍子没头没脑就往玉英身上打,边打边骂,打得玉英没处躲,只好往大门边跑。焦氏边追边骂:“你往哪跑,想去找你的野汉子打我吗?”
此时焦氏追的一个不小心,竟跌倒了,把自己摔得满头鲜血。爬起来还要打玉英,连亚奴都喊着:“娘,饶了姐姐吧。”
周围邻居都知道焦氏总是虐待两个女儿,今天又听见她打女儿打得厉害,就都围在周围议论。这时焦榕正好来了。焦氏看见哥哥,马上说:“玉英这小贱人偷汉子,还把我打得血流满面,赶紧替我出气!”
焦榕一看妹妹面部流血,以为真是玉英打的,不问青红皂白,接过焦氏手里的棍子就朝玉英身上打去。这时周围邻居都看不过去,纷纷说:“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能犯多大错,她拿棍子打半天了,打得半死了。你个做舅舅的,不分青红皂白也去打,真是太过分了!”焦榕听见邻居如此说,不敢再打,直接走了。
这时邻居们又说到:“哪见过这样的人家,天天都听见她虐待两个女儿。我看这两个女儿早晚得被她打死。要是有一天死了,我们就联名写个诉状,去县衙告她虐待害死人命!”
这是一个关于北宋中期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名叫匡员外的家庭,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他们的后娘想要虐待继子女,不管亲生还是后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虐待任何人,不管是亲生的还是后生的。
匡员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有一天,他去拜访朋友,在那里结识了一位游方道士,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愉快。匡员外邀请游方道士到家中做客,共度半个月美好时光。然而,在这段时间里,这位游方道士原来是个假冒的,真正的身份是一个独行大盗。他利用游方道士的身份,四处游荡作案。他在匡家逗留期间,已经摸清了匡家的底细。
几天后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游方道士闯入匡家大院,对匡家主仆七口人痛下杀手,只留下年幼的匡文曲。他抢走了匡家所有值钱的东西,临走时一把火点燃了房屋。匡文曲的哭声惊醒了住在附近的刘大叔,他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成功救出了匡文曲。
官府接到报案后,经过一番调查,却没有找到凶手的踪迹。此事成为了一个悬案,高高挂在楼阁之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匡家的宗族将匡文曲的田产瓜分,轮流抚养他长大。然而,当匡氏宗族觉得不再需要照顾他时,便将他卖到了冯财主家里当了童仆。
冯财主家里养了几头猪,于是安排匡文曲喂猪。除了日常的打猪草、煮猪食、打扫猪圈外,春秋两季还需要把猪群赶到山上放养。这一天,匡文曲带着猪群走到山上,突然从树林里冲出一头野猪,直奔花母猪而去,与花母猪亲热起来。匡文曲捡起石块驱赶野猪,没想到野猪竟然说起话来。它说:“小兄弟,我是山中的野猪王,看中了这头花母猪,想娶回家中当妃子,希望你能成全。”匡文曲壮着胆子说:“我成全了你,就会丢掉饭碗,你还是成全我吧,让我保住饭碗。我一个孤儿,无处可去,丢了饭碗,就等于失去了活路。”
野猪王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我送你一块无主的金子,你拿去读书,长大后考取功名,也好过当一辈子童仆。”匡文曲大喜过望,当即答应了野猪王的请求。没过多久,野猪王真的叼来了一块金子,足有十几两重。匡文曲收下金子,让它把花母猪带走。临走时,野猪王说:“多谢你的成全,大家交个朋友吧,以后我会去看你的。”说完,带着花母猪离去。
晚上回到家里,匡文曲哭着告诉冯财主,花母猪被野猪拐走了,还被打了一顿。因为晚上没给他饭吃。匡文曲决定离开冯财主家,去寻找自己的命运。他找到了曾救他出火海的刘大叔,拿出金子央求刘大叔帮他赎身。好心的刘大叔找到冯财主,将匡文曲赎了出来。拿着剩下的钱,刘大叔把他送到学堂里寄宿在教书先生家里读书。
过了一段时间,半夜里,匡文曲被猪叫声惊醒。他推开窗户,发现外面站着野猪王和它的妃子,那一只花母猪。匡文曲急忙爬出窗户,和野猪王在外面溜达了一圈。野猪王询问了匡文曲的近况,临走时,从草丛里叼出一块金子,送给匡文曲作为学费和日常用度。
宗氏家族听说了匡文曲赎身的事情,来了好几人,询问匡文曲,钱从哪里来的?匡文曲心里恨他们,怒目不语。宗族的人见问不出所以然,讪讪地走了,从此不管他。
时间一晃,六七年过去,匡文曲已经十四五岁了。教书先生告诉他另找名师,他的才学已经全部交给匡文曲了,继续在他这里读书,不会再有长进。匡文曲于是在小镇上租了一间房子,在小镇上的学院里读书。白天听先生授课,晚上挑灯夜读。
这一天晚上,野猪王独自来看望匡文曲,拖着哭腔讲,花母猪已经死了,他心中十分悲痛。匡文曲已经懂得了思亲之痛,好生安慰了野猪王一番。自此后,野猪王闲来无趣,便隔三差五地来找匡文曲聊几句,两者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常常在一起互诉衷肠。
十八岁这一年,匡文曲参加童生试,中了秀才。第二年考上了举子。第三年被举荐参加进士考试。临行前,匡文曲和野猪王相商,路费不多,想买一匹马当坐骑,让野猪王再送来一块金子。野猪王为难地说:“金子已经没有了,我在山洞里找到的一些无主的金子,陆陆续续地拿给你,恰好用完了。”
匡文曲笑着说:“不碍事,我走着去都城。”野猪王想了想,说道:“也罢,我驮着你去都城吧。”过了一段时间,匡文曲骑着野猪王,启程赶考。
到了都城,引起了轰动。大家都来围观,指着匡文曲和野猪王议论纷纷。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野猪,也没有见过骑野猪赶考的举子。匡文曲下榻在客栈里,把野猪王关在房间里,他足不出户,捧着书本苦读。
这一天,来了一名差役,说是大学士张阁老想吃野猪肉。只要匡文曲交出野猪,保他金榜题名。张阁老是个吃货,吃遍了山珍海味,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野猪肉。他是这次国考的主考官,掌握着考生的生死大权。
匡文曲婉言拒绝了。差役恶狠狠地说:“真是不识抬举!”回到房间里,野猪王说:“你得罪了张阁老,恐怕科举无望了。”匡文曲不信,到了考期,依然参加考试。哪知道皇榜公布时,匡文曲果然榜上无名。
野猪王劝说匡文曲:朝廷里有张阁老这种人把持朝政,就算当了官,也没有出头之日。不如和他一起隐居山林修行。匡文曲同意了。野猪王说:“在你脱离尘世之前,我让你快意恩仇一回。”于是驮着匡文曲往西北方向走去。
这一天晚上,匡文曲来到了一座庄园。野猪王告诉他:“当初杀掉你全家的游方道士已经洗手不干了,现在躲在这里娶妻生子,过上了富翁的生活。我要带你进去,大开杀戒,将他全家主仆十几口全部杀死。”
然而,匡文曲犹豫片刻后说道:“冤有头债有主,我们不能滥杀无辜,只杀凶手就可以了。”于是,野猪王跳进大院内,撞破屋门,咬死了游方道士。
几十年后,有人在深山里曾看见一位骑着野猪的老者,须发皆白,长发飘飘,颇有神仙的气质。据说这位老者就是匡文曲。
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旨在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来劝喻世人。它与封建迷信无关,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勇敢面对命运的不公,坚持正义,不要被仇恨和报复心理所驱使。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你的支持将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源泉!同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