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隶总督岗位上,曾任过职的74名总督中,要问谁在这里任职时间最长?这当然非李鸿章莫属。李鸿章自1870年47岁第一次任直隶总督起,先后三次出任这一职务,时间长达近25年,是历任直隶总督中任期最长的一位。李鸿章(1823—1901)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重要人物,在晚清中国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几乎都与他有关。特别在担任直隶总督后,他经历了人生最风光的时期。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今天保定裕华路上的直隶总督署,是清朝建在保定的第二座直隶总督署。该署历时长达181年(1730—1911年),对保定城市地位的提高,以及保定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产生过巨大作用,成为保定城的巅峰鼎盛期。但是到清朝末年时,由于时局、事务和人员原因,在保定的直隶总督署存在期间,清政府又在天津先后设了两个直隶总督署。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管理涉外洋务和海防事宜,曾在天津设立了“三口通商大臣”(后改北洋通商大臣)一职,负责直接出面与洋人接触。第一任通商大臣为崇厚。开始的时候,此职直属清政府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不受直隶省管辖。但后来发现,此职因无行政与军警之权,遇事又离不开地方,然而与地方商办协调又极易导致误事。

最惨痛的教训就是发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的天津教案,当时通商大臣崇厚根本无力处理如此大案,清政府只有派远在保定的直隶总督曾国藩前去处理。曾国藩到达天津时,已是案发17天后,此案虽然平息,但最终导致了各方的强烈不满。基于这次教训,清政府决定对通商大臣的设置进行改革,即此职权交直隶总督承担。

第一任“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是李鸿章。由于天津海防和涉洋事务非常繁重,又非常重要,让李鸿章在保定、天津间来回奔波实在不便且容易误事。清政府遂在天津增设一名道员的基础上于同治九年(1870年)又特许直隶总督在天津再设立一处直隶总督衙署让李鸿章根据任务情况“轮驻”。

李鸿章在保定期间,他建立了淮军公所,位于老城区的西南隅,是为了纪念淮军将士而修建的一处昭忠祠,全称"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此外,他还创建了“新武学堂” 。

李鸿章淮军祠堂是为纪念在历次战争中死去的淮军将士,于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七年 (1888年-1891年)经专折奏准,奉诏修建的“淮军昭忠祠”及“公所” (淮军办公驻地)二者合一的建筑群,并兼有安徽会馆之功能。整个建筑分东西两部分,前半部为徽式建筑,后半部为北方四合院式建筑。

李鸿章通过修建祠堂的方式,既强化了淮系集团内部及后代的乡土意识、宗族观念及地域情结,增强了淮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淮系集团的影响力。

李鸿章烩菜是一道河北省的经典名菜,属于直隶官府菜。此菜用上等的海参、鱼翅、鹿筋、牛鞭等配白菜、豆腐、宽粉,加上保定的槐茂甜面酱烩制而成的。据说,李鸿章曾在1896年出使欧美各国,有一次在住处设宴招待美国客人。大概是中国的饭菜香吧,客人很快就把桌子上的菜一扫而空。厨师急了,准备的菜都上完了,而客人根本就没有走的意思。李鸿章急中生智,便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和厨师咬了一阵儿耳朵。不一会儿,厨师端上了一盆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什锦大烩菜。美国人品尝后高兴地说:“总督大人,为何这么美味的菜现在才上啊?”李鸿章笑答:“中国人喜欢将最好的东西放在最后。”客人询问菜名,李鸿章大概没有听明白,说了一句牛头不对马尾的话:“好吃好吃!”没想到这“好吃”和英语“杂碎”发音差不多,客人便高兴的用英语重复着“杂碎杂碎”。正在门后的厨师听了,不禁哑然失笑。只有他们知道,刚才中堂大人是吩咐他们将厨房里的下脚料“乱炖”了一大盆,权解燃眉之急 。

李鸿章在保定留下了一些历史印迹,但是与他在天津众多事迹相比,他在保定的印迹简直是少得可怜。直接的结果是,李鸿章的“重津轻保”和“双署”设置,导致了保定城走向了全面衰落之路。加之他的后任袁世凯继续了他的做法,仍然把重点放在了天津,使保定后来几十年都一蹶不振。

李鸿章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长期主持直隶省和国家外交事宜,一生与列强主持签订了30多个条约,其中不平等条约达12个之多。特别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惨败、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使李鸿章的声誉一落千丈,而且让他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据说条约签订后,俄国代表还对他痛加斥责,又气又恨的李鸿章回到住所后大量吐血,不久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