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布林的《陶偶》是一本长篇科幻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作为私家侦探一样的角色所经历的一系列阴谋和冒险,最后找到事情的真相的故事。这本书后来也出版了单行本,相比较而已译文版真是很赚了,除了长篇,里面还会附赠很多中短篇小说,其中不乏雨果奖作品级别的佳作,像这次推荐的一期里面就有乔治马丁大爷的作品,就是那个写《冰与火之歌》里面杀人不眨眼的作家。
译文版在排版上奉行文字主义,16开的开本左右两列排版,除了一些整页的插画外,基本就是文字加上注释内容了。如果您对这本小说感兴趣,可以考虑购买一本来阅读。
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可以复制自身做成陶偶,并让这些偶人替自己学习、劳动,甚至享乐;真人则安坐家中,等待偶人们上传记忆,把偶人的活动变成自己的经历。莫里斯是个侦探,案件侦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艰难、冒险,现在都由他的偶人们承担。他只需充当偶人们背后的大脑,思考分析,然后享受破案的成就。直到有一天,在一个案件调查过程中,他的偶人纷纷走失,没有回来上传记忆。真人莫里斯只好亲自出马。他惊恐地发现,这个案件潜伏着莫大的危机,甚至会危及他的肉身。好在他的偶人们并没有放弃。虽然已经切断了和本体的联系,但他们仍旧锲而不舍,凭借源自本体的顽强与机智,九死不悔,一步步深入案件的核心。问题是,偶人的寿命只有二十四小时。如果不能及时将自己的经历传回本体,他们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科幻设定是全书的亮点之一,对于未来人类如何创造新的生活形态,如何做到“永生”,相信是世界科学领域都在关注并且为之努力的领域。从古至今,多少帝王就是因为追求着永生的信念才将国家最后覆灭。对于人类而言,灵魂与肉体共同组成了人的根本特征,因此基于这两个方面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尝试来将人类的存在延续下去。
第一种有无限强化自身肉体的方式,也是我们通常意义的永生模式,像现代医学的发展就大大延长了生命体的存续时间。相比较几千年前的人类,当今社会的人类可以说是一个长生不老的神话了。而相信随着器官再生等技术的不断完善,人类肉体所能存续的时间将会越来越长。但是作为一个生命体,其机能延长的时效性还是有限的。于是从灵魂这个角度入手就有了新的视野。
对于灵魂的永生方式,也有着几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是克隆,就是利用自己再造一个自己。这个人和本体有着相同的生命特征。但是又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知道我们的思想是由周围社会关系慢慢塑造的。所以就算这个克隆人还是你的身体特征,但他其实根本不是你。这和你生个孩子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第二种就是灵魂的转移与复制。就是利用一个载体将人类的灵魂信息移植进去。虽然这个载体并没有你的生理特征,但是你的思想却存续了下去。本文所设定的就是这种方式: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可以复制自身做成陶偶,并让这些偶人替自己学习、劳动,甚至享乐;真人则安坐家中,等待偶人们上传记忆,把偶人的活动变成自己的经历。以此来无限延长自己的生命历程,在相同的时间里提高了生命的密度。
陶偶这一设定为文章带来了丰富的哲学层面的思考,同时由于涉及到偶人与自身、偶人与社会等多种矛盾关系,使得文章更具深度和思辨性。此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偶人与真人之间的行为逻辑等问题,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充分思考。这表明,陶偶这一设定不仅提高了故事的吸引力,还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性。
正如《流浪地球》一样,一个引人入胜且富有前瞻性的设定能够提高整个作品的质量。在本文中,作者作为一位久负盛名的科幻大师,其作品往往充满了惊险、幽默等风格的混杂。在本文中,读者可以看到作者对不同人物性格的处理,以及将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述融入主人公身上,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篇阅读下来,读者可以更好地代入其中,感受到语言风格所带来的轻松愉悦,使得硬科幻小说也能成为流行读物。
此外,作者在多线程故事的把控能力方面也表现出色。由于引入了陶偶的设定,本文可以自然地进行多线叙事。每个陶偶及其主人公在本体的多种任务背景下,需要进行多线叙述以阐述故事。显然,作者擅长这种写作方式。关于同一个时间点的平行叙述,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事态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悬疑性和惊险性。作者时常会用第三视角来描述事件的发生,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氛围。而从开篇的单视角到中篇的多视角再到结局的单视角模式,使得整个故事的节奏感得到了很好的把握。
总之,作者以一个新奇且富有前瞻性的设定、精彩绝伦的平行叙事结构,将一部硬科幻小说成功地用侦探故事的框架呈现出来。同时,在故事中还涉及了许多关于存在、伦理、社会结构等方面的讨论,使得这部小说既具有阅读性,又具有思想性,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科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