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首诗歌搞定世界:读《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他一生创作的诗歌虽然不多,仅有200首左右,但这本《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却囊括了他一生创作的所有诗歌,包括《17首诗》、《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空》、《音色的足迹》等13部诗集中的200首诗歌,当然也收录了诺贝文文学奖授奖词。这一刻是他最难忘的。
特朗斯特罗姆于1931年出生在瑞典,1954年就发表了诗集《17首诗》并轰动了诗坛。1990年患脑溢血导致右半身瘫痪,但他依然坚持写作诗歌,并能用左手弹钢琴。他是15年来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他一生生活非常贫困,据说他和妻子每个月月底的时候都要翻一下衣柜中衣服的口袋看有没有没有花的硬币。
特朗斯特罗姆的《风暴》:“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古老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长着巨角的驼鹿,面对九月大海墨绿的城堡垒北方的风暴。正是花楸树果子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座在自己的厩中跺脚”是他诗歌中高超想象力的体现。他把风暴比作漫游者,并遇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橡树林,面对葱郁的橡树林,面对九月大海墨绿的堡垒,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关于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国内最早翻译的应该是北岛。北岛在1984年写的《北欧现代诗》中这么评价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他的诗歌把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与欧洲抒情诗结合了起来”,而在他的诗歌当中,又带着他宗教信仰带来的宁静。然而,进入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逐渐放弃了这种宁静的叙事方式,而是采用了更加明快的风格和经济的首手法。他不排斥隐喻,他让隐喻更加准确、更加坚实、更加敏锐。
这本诗集是李笠翻译的,他和特朗斯特罗姆有着相当程度的熟悉。在这本诗集出版的时候,对早期他翻译过的诗歌中的部分不准确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其实,在我读过第一遍之后,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是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会慢慢发现他诗歌当中的艺术水平和叙事的方式。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意象诡异,音调独特,他的作品需要深厚的诗歌鉴赏能力。马悦然是诸多翻译家中翻译特朗斯特罗姆诗歌水平最高的,她的译作保持了原文想要表达的意境。译者李笠认为,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特朗斯特罗姆一直受到诗人和读者关爱,并被译成60多种语言广为流传。
特朗斯特罗姆是一位传奇人物,一生仅有260多首诗歌却能拿下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文学界的贡献也得到了高度认可。他被称为隐喻大师、后超现代主义诗人、新简单主义的开创者、巴洛克风格的诗人以及现代象征主义诗人。然而,对于特朗斯特罗姆来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是来得太晚了。
要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并不容易,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读出他超乎寻常的想象力。